第四章 青河山上据说啥也没有?(求收藏)

换源:

  风尘仆仆的赵晓寻路而来,站在山脚下直皱眉。

蛤蟆仙们说,青河山便是自己个儿索要寻得的修仙之所,而自己又是有仙缘之人,只要修了仙,得道飞升,届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整个村子也有荣光,自己也能享有赵居士家那种灵米。

可没有一个人告诉他,这青河山在哪。

这一路而来,从极寒到酷热,从海边到大漠。

长途跋涉,翻山越岭,赵晓见山便拜,走坏了不知多少双草鞋、

而这里已经是他找到的第一百八十三座山头了,饥肠辘辘的赵晓寻得一面摊坐了下来。

正所谓,吃饭不积极,长大没出息!

于是,赵晓顺应村长临别时的口训,要了一碗阳春面。

等面的时候,赵晓装着样子,向隔壁桌的农夫打听道:“大哥,这座山可是叫‘青河山’。”

“是啊。”

听着这话,赵晓激动坏了,可算叫他找到了。

“那这山上可有修仙者?”

“小兄弟要修仙?”

“正是。敢问...”

“不用问,没有。”

赵晓吃了憋,却听农夫嘟囔道:“来我们这清河山寻人修仙的少年多了去了,我也没见谁真修到了。”

农夫身旁的村妇拍了拍农夫,说道:“他这人口无遮拦的,小兄弟别见怪。”

“是我鲁莽了,不碍事。”

“刚才听小兄弟问修仙的事?”

“嗯,是。大姐知道?”

“这种仙人们的事,我倒是不懂,就是经常能看到很多看上去不一样的人来我们这转悠,年纪轻的大都转了转就回去了。有些衣着稍微考究一点的,都是三五成群,有时候会问村里一些事,问完就了了。”农妇顿了一下,“倒是小兄弟这样...质朴的,打听修仙的,倒是头一次见。”

赵晓心说,也不怪人没好脸色,一般修仙的都是家世尚好的,比如赵居士家那种,哪像自己这样,除了干净,什么锦衣玉带,一样没有。

“那这山上...”

“我们夫妻俩人没上去过,倒是很久以前有人进去过,但都没爬多高就下来了。”

赵晓狐疑:“这是为何?”

“这山看着高,但爬不了一炷香的时间就没路了。”

赵晓认真听着,联想起家乡的那座小山:“那岂不是也猎不到什么珍禽走兽了?我们村子里旁边那座山上,值钱的东西就多着哩。像赵大夫,有时还能采来人参、灵芝什么的奇珍异草,卖出去能换一大笔钱。”

“哪来什么值钱的玩意。

“听进山的猎户和采药人说,这山上挖不到一点好东西,无非就是一些寻常药材。

“而且这山上除了树就是树,笔笔直的一条路也没啥好看的,别说什么奇珍异草,连路边上的花花草草都几乎看不着。

“说来也奇了,我家隔壁陈猎户说这山里啥飞的、跑的都没有,甚至连蛇虫鼠蚁都没有。

“搞得这附近的猎户都去了旁边那几座山,要不这样下去要饿死人的啊。”

听着农妇说的新奇事,赵晓抬头看着眼前这座山。

远看郁郁葱葱的,丛丛簇簇,随着山坡走势,连绵而上。山体高耸入云,看不到尽头。

这么高的一座山,按常理说,一天可能都爬不完,但一炷香就没路了就有点不正常了。

而且越是这样的山,飞禽走兽、奇珍异宝更是数不胜数,但这么却只有树,就真的不对了。

加上方才说的经常路过询问近况的人,赵晓觉着,或许这里就是自己要找的地方了。

这时,阳春面上来了。

清汤寡水的,除了面,汤头上还漂着一根青菜。

赵晓也顾不得许多,赵晓也顾不得许多,这个时候有的吃就已经不错了。

赵晓埋头直接开吃起来。

在一顿酷酷炫面后,最后一点汤底下肚,赵晓砸吧砸吧嘴,从碗里抬起头,准备吃第二碗面条,却发现面条不见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