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点多钟。
汪厂长在办公室看着报纸,哼着小曲。
心情十分美丽。
《少林寺》电影卖出去560个拷贝。
不仅仅是苏越一个人的事情。
这里面。
还有京影厂的一份功劳。
毕竟。
《少林寺》这部电影是京影厂协助拍摄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
汪厂长脸上的笑容就逐渐消失了。
好像有些不太对劲。
今天的京影厂似乎安静的有些过分。
他推开门。
四处瞧了瞧。
一个人都没有。
随便推开一间办公室。
里面也是如此。
正当他疑惑人都去哪的时候。
忽然发现。
有个京影厂的职工正在朝外走去。
“小刘,你过来一下!”
听到汪厂长的声音,小刘略有尴尬的走了过来。
“我问问你,你知不知道,咱们京影厂的人都去哪里了!”
小刘思索一下,点点头。
“他们都去别的单位了。”
汪厂长不明所以:“去别的单位?”
小刘将中午发生在食堂的事情讲诉了一遍。
汪厂长这才明白过来。
感情大家受到张连胜的刺激后,又去别的单位刺激其他人。
然后。
猛地一拍大腿。
“哎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说罢。
汪厂长头也不回的离开京影厂。
只剩小刘一个人不知所措。
……
京城日报。
创刊于1952年,是京城地区日报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尤其是当下的年代。
报纸是大多数人的消息来源。
最近整个报社都很忙碌。
现在投稿的人越来越多,每天的信件都用麻袋来装。
下午的时候。
正在审稿的总编辑听到有人前来汇报。
说是京影厂的汪厂长来了。
他赶忙下来迎接。
“老汪,你怎么有空到我这里的?”
汪厂长很是惊讶。
“诶,老周,你怎么知道我们京影厂协助拍摄的《少林寺》,被领导高度评价,还说是第一功夫片的?”
周总编辑热情伸出去的手,停在半空中。
“我不知道啊!”
“等等.......”
“什么?”
“你再说一遍?”
汪厂长摆摆手,表现得毫不在意。
话语却是没停
“哎呀,不就是我们京影厂协助拍摄了一部电影《少林寺》,领导特意要求在第一时间观看,然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说是风景好、剧情好、演的好,动作好,称之为第一功夫片!”
周总编辑没理会汪厂长炫耀的语气。
他有些诧异。
“我听说过,咱们上级文化部门特意从港岛邀请了一位叫苏越的年轻导演,来拍一部功夫片,由你们京影厂来协助拍摄!”
“但是。”
“领导看完这部电影后,是如何评价的,这件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汪厂长回答道:“当天观看的都是上面的领导,你级别不够,再者说,你现在不是知道了吗!”
身为一个资深的新闻从业者。
周总编辑的敏感性十足。
他连忙问道:“领导评价这件事,现在还有哪家报社知道?”
汪厂长想了想:“报社的话,暂时只有你知道。”
周总编辑瞬间就热情起来。
拉着汪厂长的走就朝着他的办公室走去。
“老汪啊!我有点好茶叶,早就想请你来了,正好今天你有时间,这样,咱们喝喝茶。”
“然后,你顺便给我聊聊这部电影的事情!”
汪厂长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一边走一边说。
“说起这部电影啊,就要从苏越同志说起......”
周总编辑越听越震惊。
在港岛拍摄三部电影,就取得了超过两千万票房的成绩。
面对港岛的天价酬劳,毫不动心。
受到国家文化部门邀请后,提出不要酬劳。
电影的前期筹备到结束,一共才用了短短半年的时间。
拍摄完的电影更是得到领导的称赞。
在中影公司的看片会上,直接卖出560个拷贝数。
同时。
也有些懊恼。
这样的人才,自己怎么一直就没想到呢!
其实。
这也不怪周总编辑想不到。
苏越在回国之后,就忙着电影的筹备和拍摄,
而高层领导看中苏越的事情,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并没有大肆宣传。
这就导致。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叫苏越的港岛导演,回国来拍摄一部电影。
但具体的情况没有去深入了解。
……
一个多小时后。
汪厂长刚一离开,周总编辑就叫过来一位报社内的资深记者。
他把一张纸递了过去。
“这上面写着一些关于苏越同志的事迹,你看一看,然后立刻去京影厂的招待所里采访他,明天我要见报!”
这位记者见到周总编辑很重视。
信心满满的说道。
“保证完成任务。”
……
京影厂的门口。
陆续回来的职工相互打着招呼。
“老李,你去哪了?”
“我去京城电影学院了。”
“怎么样啊!”
“你别说,你还别说,我刚一进去就碰到电影学院的许老师,他问我来干嘛!然后就照着张连胜的那种说法重复了一遍,当然,咱们没有加入到《少林寺》剧组,900多块钱的事就没说!”
“我说:哎呀,你怎么知道我们京影厂协助拍摄的《少林寺》卖了560个拷贝!”
“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
“他看我的那种羡慕眼神,我想想都爽!”
“老张,你去哪了!”
“还能去哪!当然是报社了,他们也是,羡慕的哟!”
……
PS:有人看吗?
有人看的话,发个加更规则。
1000鲜花加更一章
100评价票加更一章
3张月票加更一章
10条评论加更一章
1个打赏加更一章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