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我是京城日报的记者!”
“今天是来采访住在你们招待所里的苏越同志。”
“这是我的证明!”
京城日报的记者有些骄傲的说道。
80年代是纸媒的天下。
报纸拥有着绝对的权威和极高的地位。
记者是当下最令人羡慕的几个职业之一。
不过。
京影厂的门卫大爷对他的身份,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诧异。
他仔细的看了看证明。
反而是摆摆手。
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你先去主楼的会议室里等着吧!”
京称日报的记者对大爷的态度有些疑惑,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他一路小跑来到主楼。
刚一进会议室。
整个人就愣住了。
此时的会议室里坐着十几个人。
而且。
还都是他认识的熟人。
民众日报的记者。
中青报社的记者。
环球文萃的记者。
工人报社的记者。
红中社的记者。
京青报的记者。
……
不怪门卫大爷会对他的态度冷淡。
今天京影厂来的记者实在是有点多。
光是全国性的报纸就来了七八家。
京城地区销量前几位的报社也都派记者来了、
这么一看的话。
他这个京城日报的记者,分量确实有点不太足。
有人将他拉到一旁。
小声问道。
“老刘,你也是来采访苏越同志的?”
“对呀!”
“你们是怎么知道苏越同志的?”
“汪厂长去我们京城日报的时候,他和我们周总编辑说的,对了,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听京影厂职工说的,后来才了解到有这么样一个人物!”
“你说说,咱们自己怎么就把这样的人物给忘了呢!”
“你问我,我问谁去!”
……
过了好一会儿。
只见一个穿着与当下社会格格不入的笔挺西服,样貌英俊的年轻人。
在汪厂长的陪同下,走进了会议室。
一众记者眼前一亮。
他们虽然没有见过苏越的长相,但看其穿着和气质,就能猜出眼前人的身份。
这么年轻。
还这么有才华。
多好的新闻稿啊!
也就是今天来的记者有点多。
要不然。
谁能拿到苏越的专访。
那报纸销量不得突破历史新高啊!
在座的各位记者早就在心中想好了采访的问题。
他们刚想要开口发问。
就看到汪厂长示意大家先安静。
然后才介绍道。
“这位就是你们想要采访的苏越同志。”
“下面,请苏越同志先说几句。”
记者们纷纷掏出笔和本,想要认真的记录下来。
“首先,感谢大家能来采访我。”
“事实上。”
“我也没什么好采访的......”
记者们骚动起来。
什么?
你还没什么好宣传的。
你的那些事迹。
随便拎出来一个。
那就值得大夸特夸,用报纸的一整张版面都写不完。
苏越的话语没停,继续道。
“这样吧!”
“想必大家都知道我此次来京城,是为了拍摄电影《少林寺》。”
“现在电影已经拍摄完成,我想请大家提前看看。”
苏越之所以这么说。
一来是,怕这些报纸对自己过度宣传,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毕竟。
在这年头。
很多人会冒着生命危险,越过边境线,游去港岛。
二来是,想借此机会宣传一下《少林寺》。
本来。
记者们听到苏越不怎么想接受采访。
还以为今天不会有什么收获。
但听到苏越邀请他们提前观看《少林寺》。
一下子来了精神。
他们可都是听说了,《少林寺》电影的拷贝卖出去560个,更是得到上层领导的肯定。
这样一部电影,肯定有内容可写。
在汪厂长和苏越的带领下。
记者们来到京影厂的放映厅。
等大家都坐好。
也不废话。
直接开始放映。
随着电影画面的徐徐展开。
记者们也小声的讨论起来。
“这部电影里的风景也太美了吧!可以说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的淋漓尽致!”
“要我说,还是里面的武打场面好看,我从来就没看见这样的电影!”
“女主角出场的时候,也太好看了吧!还有那首歌,简直不要太应景!”
“结尾的时候,那个女主角的眼含泪水,为什么让我感觉到心碎!”
“我还想再看一遍!”
“还看,你不回去写稿子啊!”
“哎呀,刚才光想着看电影了,你要是不提醒,我差点把正事给忘了。”
……
一直到电影结束。、
大家还有些意犹未尽。
同时。
也深感震撼。
真不愧是第一功夫片。
京城日报的记者看完电影。
就立刻回到报社。
此时已经是下班时间。
但周总编辑还没有离开。
他推门而入。
直接开口说道:“总编,《少林寺》这部电影实在是太好看了!”
周总编辑皱起眉头。
语气有些不悦。
“我让你去采访苏越同志,你和我聊电影好不好看!”
记者这才解释一下。
周总编辑听完后,眉头才舒展开来。
“你是说,今天有十多家报社派记者去采访苏越,始作俑者还都是汪厂长和他们京影厂的职工?”
“他们一下午都没有上班,到处去炫耀,得到消息的报社自然不肯放过这种大新闻!”
“要不是去的记者太多,苏越同志也不会不接受采访!”
“也是,每家报社的记者提出几个问题,就足够苏越同志头疼的。”
“不过,你去这一趟也不是没有收获,这样吧,你赶紧写一篇关于《少林寺》电影的稿件。”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