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少林寺》在京城的各个电影院上映。
第一时间看过人的想再多看几次
没看过的人急的抓心挠肝。
这导致前来排队买票的人如过江之鲤。
有人在下班后,第一时间跑到电影门口排着队。
有人一大早就在电影院的门口等着。
更有甚者。
居然在电影院门前搭起了帐篷,只为了能买到票,看这部电影。
各大报纸也对这一盛况进行了报道。
“《少林寺》一经上映,就观影狂潮,无数人守在电影院的门口,期待着能买到一张电影票,据本报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消息,当下的观影人数已经突破历史新高。”
“《少林寺》造成了当下一票难求的局面,无数人纷纷写信给京城电影公司,要求增加放映场数,据悉,京城电影公司已经把场次增加到最多,即便如此,也无法满足观众们的要求。”
“看功夫,看少林,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电影本身的吸引力,也体现了观众们对电影的热爱与期待,在电影市场方面,一票难求的现象意味着电影的成功,同时,这种现象也促进了电影文化的传播和观众们对电影的艺术欣赏、”
“万众期待的《少林寺》上映后,无论男女老少,都被电影里的剧情和武打场面所吸引,电影里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细节,都传统文化和武术的韵味,导演苏越给我们制造了一个精彩纷呈的功夫梦。”
……
京城。
某个胡同里。
一个少年王小勇拿着木棍比比划划,周围的小伙伴们一脸的羡慕。
只见王小勇耍完一套莫名其妙的棍法后。
指着其中一个小伙伴说道。
“今天你来演大反派王仁则。”
不管小伙伴是否愿意。
又指着另一个漂亮的小女孩说道。
“今天你演牧羊女。”
另外没有被安排的小伙伴们很不满意。
“昨天你已经演过觉远了,今天该轮到我们了。”
王小勇很骄傲的说道:“你们没有棍子。”
小伙伴:“觉远的其他武功也很厉害。”
王小勇:“你们没有棍子。”
小伙伴:“觉远是光头,你不是光头。”
王小勇:“你们没有棍子。”
小伙伴:“咱们今天不说棍子的事!”
王小勇:“我看过三遍少林寺。”
小伙伴们:“......”
王小勇他妈是电影院的售票员,有极大的便利条件。
他都不用买票,能在第一时间看到电影,而且还看了不止一遍。
这也让小伙伴羡慕非常。
其中一个少年看到王小勇他们扮演着《少林寺》的角色,心中很是烦闷。
就在这时。
身边的一个少年猛然起身,对着王小勇说道.
“你们的武功都是假的!”
小伙伴们都有些困惑。
王小勇是演的。
当然是假的。
少年很是坚定的说道:“我准备去少林寺学真武功!”
此言一出。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对呀!
自己怎么没想到啊!
他们可以去少林寺学真功夫。
这不比看过三遍少林寺的王小勇还要厉害。
王小勇不甘示弱:“你知道少林寺在哪吗?你就去学功夫?”
“电影都说了,少林寺在豫州省封市。”
“那你怎么去,走着去吗?我可听说豫州距离京城很远?”
“我当然是坐火车去。”
“坐火车,你买的起票吗?”
“当然买得起,我的压岁钱可有不少啊!”
其他小伙伴们听到这,纷纷响应起来。
“我们也去少林寺学功夫。”
“行,咱们一起去。”
“你们先回去拿点钱,然后在这里集合!”
……
晚饭的时候。
王小勇的妈妈发现。
今天的王小勇有些不同往日。
他好像有些不开心,居然连最爱的西红柿炒鸡蛋也没吃几口。
有些疑惑的问道。
“小勇,你今天是怎么了?”
王小勇犹豫许久,最终狠狠心,说道:“妈妈,我也要去少林寺学功夫!”
“啥!去少林寺学功夫!”
王小勇的妈妈本想让他有一个完整的童年,连衣架都拿在手上。
但转念一想。
王小勇童年完整的次数好像有点多。
这才好声好气解释道。
“电影都是假的,都是演员们演出来的!”
“那,那电影是假的,为什么我的小伙伴们都去少林寺学功夫!”
“什么?”
“你再说一遍。”
等王小勇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他妈才猛地一拍大腿。
“你说说,这不是扯淡吗?”
她刚想起身出门。
就看到王小勇那群小伙伴们的家长匆匆忙忙的走进来。
七嘴八舌的问道。
“小勇他妈,我家孩子在不在你家?”
“小勇他妈,你知道我家孩子去哪了吗?”
“小勇他妈,你看没看见我家孩子?”
王小勇他妈重重的叹息一声。
“你们家的孩子,好像结伴去了少林寺!”
……
京城火车站门前。
一群青少年垂头丧气的站在一起。
身边还有几个警察叔叔。
略显无奈。
“你说说,这群孩子都是怎么想的,居然离家出走,去少林寺学武功!”
“还能怎么想的,看少林寺入迷了呗!”
“你还真别说,看完那部电影,我都想去少林寺看一看!”
事实上。
也不怪警察叔叔都有这种心思。
《少林寺》作为国内的第一部功夫电影,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无数人心中的功夫梦,也正式从这部电影开始。
不多时。
一群家长们奔跑着来到火车站前。
他们看见自家孩子没有登上火车,而是被警察给拦了下来,才彻底的放下心来。
“谢谢警察同志,真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
“没什么,你们回家要和孩子解释解释,那就是一部电影!”
“好的,我们知道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