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冰裂之声

换源:

  紫宸殿内,沉水香袅袅升腾,似要将所有的秘密都掩埋在这氤氲之中。楚瑶垂眸立于案侧,指尖轻抚墨锭,却不曾让其与砚台相触发出丝毫声响。她的余光瞥见那卷摊开的兵部文书,宁王熟悉的字迹如刀锋般刺入眼底——正是昨夜残页上所见的笔势。

皇帝慕容煜端坐龙椅之上,把玩着和田玉扳指的动作忽然一顿。“爱妃可还记得初入宫时的心境?”他的声音低缓,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压迫感,“今日朕想听实话。”

楚瑶抬眸,对上那双深邃难测的眼眸,心中警铃骤响。她微微屈膝,语调平稳如常:“臣妾自是感恩陛下隆恩,从未有过悔意。”

“哦?”慕容煜冷笑一声,手中玉扳指竟被他生生掰断,清脆的裂声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刺耳。“若无悔意,为何有人替你藏匿证据?”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楚瑶心头,但她面上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姿态,甚至嘴角还勾起一抹浅笑。“陛下圣明,臣妾不过区区女子,怎敢涉足朝堂纷争?至于所谓证据……”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案头那份弹劾宁王的密函,语气转为冷冽,“只怕是别有用心之人刻意栽赃罢了。”

就在气氛愈发紧绷之际,殿外忽传来太监尖细的嗓音:“启禀陛下,皇后娘娘求见!”

楚袖下的手指猛地攥紧,指甲嵌入掌心才堪堪压下翻涌的情绪。她迅速调整呼吸,退至一旁,目送萧婉仪款步而入。后者身着明黄色凤袍,眉眼间透着几分急切,却在见到皇帝身旁的楚瑶时微微一滞。

“皇后不在凤仪宫歇息,来此有何要事?”慕容煜眉头微蹙,语气中隐含不悦。

萧婉仪福身行礼,声音温婉却不失威严:“臣妾得知南境军情紧急,特来请旨前往慈宁宫安抚太后。毕竟边关战事牵动国本,怕母后忧思成疾。”

楚瑶闻言,心底暗生警惕。萧婉仪此刻现身绝非偶然,定是察觉到了什么。果然,皇帝沉默片刻后挥了挥手:“去吧,但莫要惊扰太后清净。”

待皇后退出大殿,慕容煜重新看向楚瑶,眼神意味深长。“方才的话,你可听明白了?”

楚瑶垂首应答:“臣妾愚钝,只知谨遵圣意。”然而,她心中已然掀起惊涛骇浪——萧婉仪此举分明是在提醒皇帝,后宫不可因权谋之争乱了阵脚。而皇帝的态度,则更让她感到寒意彻骨。

紫宸殿内的气氛再次陷入胶着,铜漏滴答作响,仿佛每一下都在敲击楚瑶紧绷的神经。慕容煜并未继续追问,而是随手翻开另一份奏折,似乎漫不经心地说道:“南境战报提到,宁王旧部近日遭遇伏击,死伤惨重。你说,这背后会是谁的手笔?”

楚瑶闻之一怔,随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知道,皇帝这是在试探她是否掌握了更多内幕。稍作思索后,她缓缓开口:“宁王殿下忠心耿耿,麾下将士亦多为忠勇之士。若真有奸佞构陷,恐怕不只是针对宁王一人,更是冲着陛下而来。”

慕容煜听罢,唇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却没有接话。他转而执起茶盏,饮了一口热茶,目光却始终未曾离开楚瑶的脸庞。

就在此时,殿外又是一阵喧哗。一名侍卫匆匆奔入,跪地禀报道:“启禀陛下,北境急报!感业寺方向出现大批不明身份的骑兵,正朝京师方向推进!”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令整个紫宸殿瞬间沸腾起来。楚瑶瞳孔骤缩,脑海中飞速闪过白若薇临终前未说完的那句话:“七郎在……”难道,那些骑兵真的与七郎有关?

慕容煜霍然起身,脸色阴沉得可怕。“传令下去,即刻封锁九门,调动羽林卫加强戒备!”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楚瑶,你随朕前往御书房商议对策。”

楚瑶强压下内心的波澜,跟随皇帝离开紫宸殿。一路上,她的思绪不断翻滚:感业寺、七郎、宁王、萧婉仪……这些线索究竟如何交织在一起?而皇帝突然召她同行,究竟是信任还是怀疑?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慕容煜略显疲惫的面容。他径直走向书案,从抽屉深处取出一只檀木匣子,递给楚瑶。“打开看看。”

楚瑶接过木匣,双手微微颤抖。当她揭开盖子的一刹那,一股冰冷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赫然躺着一枚染血的金锁,上面镌刻着与慕容煜眉骨疤痕相同的图腾!

“这是……”楚瑶愕然抬头,却发现皇帝的目光比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今夜,你必须告诉朕真相。”慕容煜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每一个字都像利刃般刺入楚瑶的耳膜。

窗外风声呼啸,乌云遮月,整个皇宫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楚瑶握紧金锁,脑海中浮现出无数疑问。然而,她尚未开口,远处却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划破夜空,直击人心。

那是感业寺的梵钟,此刻竟提前敲响了午夜的序曲。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