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医将空瓶子狠狠摔在地上,玻璃碎片四溅,如同戴瑶此刻的心情。“戴瑶,我看你还能怎么用你的‘现代医法’治病救人!”他语气尖酸刻薄,带着毫不掩饰的恶意。
几乎同时,李嬷嬷尖锐的声音划破了太医院的宁静:“来人啊!戴瑶用巫蛊之术害人!”
戴瑶心中一沉,她知道这是王太医和李嬷嬷联手给她设下的圈套。她环顾四周,原本对她抱有期待的宫女太监们,此刻眼神闪烁,充满了怀疑和恐惧。
“我没有!”戴瑶努力保持镇定,解释道,“我用的都是正经的医术,绝非什么巫蛊之术。”
“还敢狡辩!”李嬷嬷厉声呵斥,“你那些奇奇怪怪的方法,闻所未闻,不是巫蛊是什么?你看看,你把好好的酒精都弄到哪里去了?分明就是用来做法害人的!”
戴瑶深吸一口气,她知道此刻解释再多也无济于事,必须拿出实际成果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她看向一旁患风寒瑟瑟发抖的宫女,眼神坚定:“这位宫女的病症拖不得,我必须立刻开始治疗。”
“我看你还有什么花样!”王太医冷哼一声,抱着双臂站在一旁,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戴瑶没有理会王太医的挑衅,她从药箱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艾草和生姜,开始为宫女进行艾灸和热敷。这些方法虽然简单,却是现代医学中常用的物理疗法,对于缓解风寒症状非常有效。
周围的人们都紧紧盯着戴瑶的一举一动,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怀疑。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治疗方法,心中不免忐忑不安。一些胆小的宫女甚至捂住了眼睛,不敢去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宫女额头上渐渐渗出了汗珠,呼吸也变得顺畅起来。她原本苍白的脸色也逐渐恢复了红润。
“我…我感觉好多了……”宫女虚弱地说道。
周围的人们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们没想到戴瑶的方法竟然真的有效。一些原本对戴瑶抱有怀疑的人也开始动摇起来。
王太医的脸色变得铁青,他没想到戴瑶竟然真的治好了宫女的病。他咬了咬牙,心中暗恨。
李嬷嬷见状,眼珠一转,立刻说道:“不过是碰巧罢了!谁知道她是不是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
她的话音刚落,一个宫女突然指着戴瑶说道:“我…我看到她偷偷往药里加了奇怪的东西!”
另一个宫女也跟着附和道:“对!我也看到了!她一定是用了巫蛊之术!”
这些宫女都是平日里嫉妒戴瑶,受了李嬷嬷的指使,故意来陷害戴瑶的。
戴瑶听到这些谣言,心里很不好受。自己辛苦努力,却被人如此诋毁。但她没有时间伤心,因为她必须专注于接下来的治疗。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继续为宫女进行治疗。她用现代的穴位按摩手法,配合艾灸和热敷,帮助宫女驱散体内的寒气。
李嬷嬷见戴瑶不为所动,心中更加恼火。她走到赵公公身边,低声说道:“赵公公,这戴瑶妖言惑众,竟然用巫蛊之术在宫里招摇撞骗,这事儿要是传到皇上皇后耳朵里,你我都吃不了兜着走啊!”
赵公公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他是个墙头草,哪边得势就往哪边倒。原本见戴瑶似乎有些本事,他还想巴结一番,如今见李嬷嬷如此说,又开始动摇起来。“李嬷嬷说得是,这事儿确实得好好处理。”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不如这样,咱们先把她关起来,等查明真相再说。”
李嬷嬷一听,正合她意,立刻吩咐手下将戴瑶拿下。
戴瑶正在专心致志地为宫女治疗,突然被几个粗壮的太监架了起来,她顿时明白了发生了什么。她没有反抗,只是冷静地说道:“我没有用巫蛊之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治病救人。”
然而,她的解释根本没有人听,李嬷嬷和王太医早就给她扣上了“妖言惑众”、“巫蛊害人”的帽子。
戴瑶被关进了一间阴暗潮湿的柴房里。柴房里弥漫着一股霉味,空气污浊,让人难以呼吸。戴瑶心中虽然委屈,但她并没有放弃希望。她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真相终会大白。
接下来的日子里,戴瑶并没有闲着。她利用这段时间,回忆着现代医学知识,并结合古代的草药知识,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她相信,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也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宫里陆续出现了一些疑难杂症,太医院束手无策。有一个宫女得了怪病,浑身长满红疹,奇痒无比,太医们用尽了各种方法,都无法治愈。眼看着宫女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李嬷嬷和王太医也开始慌了神。
这时,赵公公突然想起了被关在柴房里的戴瑶。他想起之前戴瑶治好风寒宫女的情景,心中一动,或许戴瑶真的有办法。
赵公公将戴瑶从柴房里放了出来,并带她去诊治那个患病的宫女。戴瑶仔细观察了宫女的病情,发现这是一种过敏性皮炎,在现代医学中很容易治疗。她用一些常见的草药,配制了一种药膏,涂抹在宫女的患处。
没过几天,宫女的红疹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宫廷,人们对戴瑶的医术刮目相看。
紧接着,戴瑶又成功治愈了几个用传统方法难以治愈的病例,包括一个患有哮喘的妃子和一个患有心悸的老嬷嬷。这让那些诋毁她的谣言不攻自破。
李嬷嬷和王太医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戴瑶竟然真的有如此高明的医术。
“看来,我们都小瞧了她……”王太医阴沉着脸说道。
戴瑶的成功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宫中开始流传着“神医”的称号,越来越多的人,从宫女太监到妃嫔侍卫,都对这位年轻的宫女刮目相看。以往对她嗤之以鼻的宫女们,如今逢人便夸赞戴瑶的医术高明,甚至偷偷模仿她按摩穴位的动作。曾经对她冷嘲热讽的太医们,也开始放下身段,虚心向她请教那些闻所未闻的治疗方法。王太医的脸色更是阴沉得如同暴雨将至,他紧握着拳头,指甲几乎嵌进肉里,心中充满了不甘和嫉妒。
戴瑶看着络绎不绝前来求医的人群,心中五味杂陈。她欣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现代医学的价值终于在这个时代展现出来,但同时也感到一丝不安。她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今自己锋芒毕露,必然会招来更多嫉恨。她想起李嬷嬷阴狠的眼神,王太医的冷嘲热讽,以及那些躲在暗处窃窃私语的宫女们,心中不禁升起一股寒意。
夜深人静,戴瑶独自一人坐在窗前,手中握着一本从现代带过来的医学书籍。窗外月光皎洁,洒在书页上,映照着她略显疲惫的脸庞。她轻轻翻动书页,指尖划过那些熟悉的文字,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科技与知识的世界。“我必须更加谨慎,”她低声自语,“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迷失方向。”她深知,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宫廷中,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她需要更强大的实力,才能保护自己,才能将现代医学的火种播撒得更远。
她想起最初来到这个世界时的彷徨和无助,想起自己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如何在质疑声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她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杂念抛开,继续研读手中的书籍。她知道,知识就是力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站稳脚跟。
第二天清晨,戴瑶早早起床,开始为病人诊治。她用针灸治疗了一个患有偏头痛的妃子,又用草药调配了一种治疗失眠的香囊。她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位病人,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她的认真和细致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和爱戴。
就在这时,赵公公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戴瑶姑娘,”他压低声音说道,“皇上听闻你的医术高明,想请你去太医院一趟。”
戴瑶心中一惊,手中的药材险些掉落在地……
“皇上听闻你的医术高明,想请你去太医院一趟。”赵公公的话在戴瑶耳边回响,她心跳加速,手心微微出汗。深吸一口气,戴瑶努力使自己保持镇定,跟随赵公公来到富丽堂皇的太医院。
皇上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不怒自威。他听完戴瑶关于“消毒”和“微生物”的解释后,剑眉微微一挑,饶有兴致地问:“你说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竟是病痛的根源?”
戴瑶不卑不亢地回答:“回皇上,正是如此。微臣认为,很多疾病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由这些微小的‘微生物’引起的。只有消灭它们,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
皇上沉吟片刻,目光扫过太医院一众太医,最终落回戴瑶身上。“你的方法,朕准了。从今日起,便在太医院推广试行。”
皇上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太医院炸响。王太医脸色铁青,嘴唇颤抖着想要反驳,却在触及皇上凌厉的眼神后,生生将话咽了回去。其他太医也面面相觑,心中各怀心思。
戴瑶叩谢皇恩,心中既激动又忐忑。皇上的认可无疑是对她最大的肯定,但也意味着她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接下来的日子,戴瑶更加忙碌了。她不仅要诊治病人,还要指导太医们学习新的消毒方法和医疗理念。一些年轻的太医对戴瑶的新方法充满好奇,虚心求教;而一些年长的太医则固守成规,对戴瑶的医术嗤之以鼻,甚至暗中使绊子。
王太医更是将戴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联合李嬷嬷,四处散播谣言,说戴瑶的医术是旁门左道,会危害病人的健康。他还故意刁难戴瑶,给她安排一些疑难杂症,希望她会失败。
戴瑶并未被这些困难吓倒。她沉着冷静地应对一切挑战,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她研制出新的消毒药水,大大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她改良了针灸技术,治疗了许多疑难杂症,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信任和尊重。
夜幕降临,戴瑶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的房间。她点燃一支蜡烛,昏黄的灯光映照在她略显憔惫的脸上。她知道,随着试行范围的扩大,她面临的问题也会更多。她不知道未来还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但她心中充满了信心。她相信,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将现代医学的火种在这个时代播撒开来。
突然,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打破了房间的宁静。“谁?”戴瑶警惕地问道。
门外传来一个低沉而熟悉的声音:“是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