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巩固地位

换源:

  “是我。”舒珩的声音让戴瑶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些。她打开门,舒珩颀长的身影出现在昏暗的灯光下,他手里拿着一盒精致的糕点。“知道你辛苦,特意带了些点心。”

戴瑶接过糕点,一股淡淡的甜香扑鼻而来,疲惫感似乎也消散了几分。“多谢。”她轻声说道,侧身让舒珩进了房间。

舒珩环顾四周,简陋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他微微蹙眉。“你住的地方……”

“比刚来的时候好多了。”戴瑶打断了他,不想让他过多地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最近试行范围扩大了,遇到的问题也更多了,我一直在想办法解决。”

舒珩明白她话里的意思。自从戴瑶的医术在宫中逐渐崭露头角后,就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王太医和李嬷嬷为首的保守派,表面上对戴瑶的医术表示怀疑,暗地里却不断给她制造麻烦。

“今天王太医又来找我了,说我的药方不合规矩,需要重新审核。”戴瑶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他不过是想拖延时间,阻止你继续推广新的医术。”舒珩一眼看穿了王太医的伎俩。

“我知道,但他毕竟是太医院的老人,我一个小小宫女,也不好和他正面冲突。”戴瑶叹了口气,“我现在最担心的是药材和设备的供应。随着试行范围的扩大,需要的药材和设备也越来越多,但太医院那边却一直以各种理由拖延,我担心……”

她的话还没说完,门外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赵公公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戴瑶姑娘,李嬷嬷让你立刻去她那里一趟。”

戴瑶和舒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不安。李嬷嬷在这个时候找她,肯定没什么好事。

戴瑶简单整理了一下衣衫,跟着赵公公来到了李嬷嬷的房间。李嬷嬷正襟危坐,手里拿着一份清单,脸色阴沉得可怕。

“戴瑶,你看看这份清单,这是你最近申请的药材和设备。”李嬷嬷将清单扔到戴瑶面前,“你一个宫女,竟然敢申请这么多珍贵的药材,你以为太医院的库房是你家开的吗?”

戴瑶拿起清单,看了一眼,上面列出的药材和设备的确不少,但都是她进行现代医疗方法试行所必需的。“李嬷嬷,这些药材和设备都是为了……”

“为了什么?为了满足你那点可怜的好奇心吗?”李嬷嬷厉声打断了她,“宫里的规矩你懂不懂?一个宫女,就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要妄想一步登天!”

戴瑶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李嬷嬷,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治病救人,为了……”

“够了!”李嬷嬷猛地一拍桌子,“我告诉你,这些药材和设备,你一件也别想得到!你要是再敢胡闹,我就把你赶出宫去!”

赵公公在一旁添油加醋:“戴瑶姑娘,你就听李嬷嬷的吧,别再执迷不悟了。”

戴瑶紧紧地攥着手中的清单,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她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束缚住了手脚,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李嬷嬷:“即使没有这些药材和设备,我也会想办法继续我的试行。”

李嬷嬷冷笑一声:“那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戴瑶转身离开房间,赵公公在她身后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句:“不知天高地厚……”

回到自己的房间,戴瑶将门紧紧地关上。舒珩还在那里等着她,看到她脸色苍白,关切地问道:“怎么了?”

戴瑶将手中的清单递给他,声音沙哑:“他们不给我药材和设备……”

舒珩看完清单,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看来,我们得另想办法了……”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窗外漆黑的夜空中,“也许,我们可以……”

戴瑶颓然地坐在床边,无力感如潮水般涌来。李嬷嬷的刁难让她明白,在等级森严的宫廷中,一个小小宫女的身份如同枷锁,限制着她的一举一动。没有药材和设备,她的现代医疗知识就像是被困在笼中的猛兽,无法施展其真正的力量。

舒珩轻轻地握住她的手,给予她无声的安慰。“别担心,总会有办法的。”他语气坚定,仿佛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戴瑶迷茫的前路。

戴瑶抬起头,看着舒珩深邃的眼睛,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她不能就这样放弃,她必须想办法自救。

接下来的几天,戴瑶没有再去太医院申请药材和设备,而是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宫廷的各个角落。她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试图从现有的资源中找到突破口。

她发现,宫廷中虽然药材珍贵,但一些被视为废弃的物品却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例如,御膳房丢弃的动物骨骼,可以经过处理后提炼出骨胶,用于制作敷料;一些被淘汰的铜器,可以改造成简易的医疗器械;甚至连宫女们绣花剩下的丝线,也可以用来缝合伤口。

一个念头在戴瑶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既然无法获得现成的资源,那就自己创造!

她开始动手改造这些被废弃的物品。凭借着现代学霸的知识体系,她将动物骨骼清洗干净,用小火慢熬,最终提炼出了粘稠的骨胶。她将废弃的铜器打磨光滑,弯曲成各种形状,制作成了简易的手术刀、镊子等工具。她甚至用丝线和布料,缝制出了简易的口罩和手套。

虽然这些自制的工具和材料远不如现代医疗设备先进,但在戴瑶巧妙的构思和精细的操作下,它们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一天晚上,舒珩再次来到戴瑶的房间。他看到戴瑶正对着昏暗的烛光,小心翼翼地打磨着一块铜片。“你在做什么?”他好奇地问道。

戴瑶抬起头,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我在制作手术刀。”她将手中的铜片展示给舒珩看,“虽然简陋了一些,但总比没有好。”

舒珩看着戴瑶手中的“手术刀”,心中充满了敬佩。他知道,戴瑶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挑战着这个时代的局限。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的。”他握住戴瑶的手,给予她坚定的支持。

戴瑶看着舒珩,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坎坷,她都不会孤单。因为,她有舒珩,有她自己的智慧,还有那颗永不放弃的心。

“明天,我要用这些东西进行一次新的尝试……”戴瑶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在宣告着什么。

戴瑶选择了一个患有顽固性咳嗽的宫女作为她的第一个病人。这个宫女名叫小翠,已经咳嗽了数月,太医院的太医们都束手无策。戴瑶用自己制作的听诊器仔细地听了小翠的肺部,又询问了她的病史和症状,初步判断她是患了支气管炎。

她用自制的骨胶敷料敷在小翠的胸口,并用熬制的草药进行内服治疗。几天后,小翠的咳嗽竟然奇迹般地减轻了。这个消息迅速在宫中传开,许多患有类似疾病的宫女都纷纷前来求医。

戴瑶并没有拒绝她们,而是耐心地为每一个人诊治。她用自己改造的工具和自制的药物,治疗了各种各样的疾病,从简单的感冒到复杂的炎症,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李嬷嬷和王太医等人原本等着看戴瑶的笑话,没想到她竟然真的治好了这么多人。他们又气又恼,却也无可奈何。毕竟,事实胜于雄辩,戴瑶的治疗效果摆在那里,容不得他们质疑。

“这个戴瑶,真是走了狗屎运!”王太医气急败坏地对赵公公说道,“她一个小小宫女,怎么可能懂医术?一定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赵公公陪着笑脸说道:“王太医息怒,这戴瑶虽然有些本事,但终究只是个宫女,翻不出什么大浪来。”

王太医冷哼一声,心中却暗自盘算着该如何对付戴瑶。

戴瑶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她知道自己现在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还有很多人在盯着她,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她坐在窗前,望着天上的明月,心中思绪万千。她知道自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她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宫廷中的医书,并将现代医学知识与古代医术相结合,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她发现,古代医书中记载的一些草药和治疗方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她将这些古代医术的精髓融入到现代医疗方法中,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一天晚上,戴瑶正在研究一本古医书,突然发现了一种名为“紫灵芝”的草药。这种草药在书中被描述为可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但由于生长环境苛刻,极其稀有。

戴瑶看着书中的描述,心中一动。她想起自己在现代医学书籍中看到过一种名为“灵芝多糖”的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功效。难道这紫灵芝就是灵芝的一种?

她立刻开始翻阅其他的医书,试图找到更多关于紫灵芝的记载。终于,在一本古老的药典中,她找到了紫灵芝的详细描述,以及它的生长环境和采摘方法。

戴瑶看着书中的记载,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如果能找到紫灵芝,或许……”她喃喃自语,起身走到桌边,拿起笔墨,开始在一张纸上绘制紫灵芝的图像和生长环境地图。

“明天,我需要去……”

“明天,我需要去御花园西侧的假山附近。”戴瑶目光坚定,她记得药典中提到紫灵芝喜阴暗潮湿,而御花园西侧的假山符合这个条件。

第二天清晨,戴瑶便向李嬷嬷请示要去采摘一些草药。李嬷嬷本想刁难她一番,但想起戴瑶最近治好了不少宫人,皇上也略有耳闻,便勉强同意了。

戴瑶按照药典的记载,在假山附近仔细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在一处隐蔽的石缝中,发现了一株通体紫色的灵芝。那灵芝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正是她苦苦寻找的紫灵芝!

回到住处,戴瑶小心翼翼地将紫灵芝处理干净,并用现代医学的提取方法,提取出了灵芝多糖。她将提取物加入到治疗咳嗽的药方中,发现药效果然提升了不少。小翠和其他几位咳嗽的宫女,在服用新的药方后,病情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戴瑶的成功引起了王太医的注意。他原本对戴瑶不屑一顾,但看到她接连治好几个太医院都束手无策的病人,心中嫉妒不已。他假意关心戴瑶的研究,实则想套取她的秘方。

“戴宫女,你的医术真是令人佩服啊,”王太医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不知你用的什么妙方,竟然能如此迅速地治愈咳嗽?”

戴瑶早就料到王太医会来探听虚实,她微微一笑,说道:“王太医过奖了,我只是用了一些普通的草药,再加上一些祖传的秘方而已。”她故意将“祖传秘方”四个字说得含糊不清,让王太医摸不着头脑。

王太医不死心,继续追问道:“不知戴宫女能否将你的秘方告知老夫?老夫也好学习学习。”

戴瑶心中冷笑,这王太医分明是想窃取她的成果。她故作犹豫地说道:“王太医,这秘方是我家传的,恕我不能外传。”

王太医见戴瑶不肯透露秘方,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戴瑶看着王太医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警惕。她知道,王太医不会轻易放弃,以后必定还会想方设法来对付她。

傍晚,戴瑶再次来到小翠的房间,为她诊脉。小翠的咳嗽已经基本痊愈,精神也好了许多。

“戴瑶姐姐,谢谢你,”小翠感激地说道,“要不是你,我恐怕……”

戴瑶笑着打断她,“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她为小翠掖好被子,转身准备离开。就在这时,她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她停下脚步,侧耳倾听。那脚步声越来越近,似乎正朝着她的方向走来……“谁?”戴瑶低声问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