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瑶听到那些关于自己的谣言后,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般沉重。她知道,在这个尔虞我诈的宫廷里,流言蜚语就像一把锋利的刀,能杀人于无形。她必须尽快找到散布谣言的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她开始暗中调查,四处打听,但线索少得可怜。大多数人只是人云亦云,根本不知道谣言的源头。她试探性地询问了几个平日里关系不错的宫女,但她们都只是摇头,表示不知情。
戴瑶有些沮丧,她感觉自己就像掉进了一个迷宫,找不到出口。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李嬷嬷出现了。
“哟,这不是我们的戴神医吗?”李嬷嬷阴阳怪气地说道,脸上带着一抹嘲讽的笑容,“怎么,最近不太得意啊?看来,你的那些小伎俩终于被揭穿了。”
戴瑶冷冷地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她知道,李嬷嬷一直看她不顺眼,这次的谣言事件,说不定和她也有关系。
“怎么,哑巴了?”李嬷嬷见戴瑶不说话,更加嚣张起来,“我早就说过,你一个小小宫女,怎么可能有什么真本事?不过是仗着皇上的宠信罢了。现在好了,真相大白,我看你还怎么得意!”
戴瑶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她不想再被李嬷嬷这样羞辱,她要反击。
“李嬷嬷,”戴瑶语气平静地说道,“我知道你一直不喜欢我,但你也不能这样污蔑我。我的医术是不是真本事,皇上和各位太医都看得清楚,不是你一句话就能抹杀的。”
“哼,死鸭子嘴硬!”李嬷嬷冷哼一声,“你以为你还能翻身吗?这次的谣言传得这么厉害,皇上迟早会对你失去信任。”
戴瑶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是吗?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匆匆跑来,对李嬷嬷说道:“嬷嬷,王太医请您过去一趟。”
李嬷嬷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之色。“看来,有好戏看了。”她瞥了戴瑶一眼,然后跟着太监离开了。
戴瑶看着李嬷嬷离去的背影,心中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安。她总觉得,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
接下来的几天,谣言愈演愈烈,甚至有人开始公开指责戴瑶是妖女,要求皇上将她处死。戴瑶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但她并没有放弃。她相信,真相终会大白。
一天,戴瑶正在院子里晒药材,突然听到一阵喧闹声。她抬头一看,只见一群太监簇拥着皇上和皇后走了过来。戴瑶心中一惊,连忙跪下行礼。
“戴瑶,”皇上沉声问道,“关于你的那些谣言,你有什么要说的?”
戴瑶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皇上。“皇上,臣女冤枉!臣女的医术都是家传,绝对不是什么旁门左道。至于那些说臣女恃宠而骄、目无尊长的话,更是无稽之谈!臣女一直谨守本分,从未做过任何违反宫规的事情。”
皇上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戴瑶。皇后则在一旁劝说道:“皇上,臣妾相信戴瑶不是那种人。她一直尽心尽力地为宫里的人治病,从未有过任何怨言。”
就在这时,王太医走了出来,跪在地上说道:“皇上,臣有罪!”
“你有什么罪?”皇上问道。
王太医抬起头,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李嬷嬷,然后说道:“……是臣散布了那些关于戴瑶的谣言。”
皇上威严的目光扫过王太医和瑟缩在一旁的李嬷嬷,沉声问道:“为何要如此做?”
王太医额头渗出汗珠,声音颤抖着说道:“臣…臣嫉妒戴瑶的医术,她一个小小宫女,却屡屡治好臣等束手无策的病症,臣…臣一时糊涂……”
李嬷嬷见状,连忙磕头道:“皇上明鉴,老奴也是受了王太医的蛊惑,一时鬼迷心窍才帮着他散播谣言,老奴罪该万死!”
戴瑶垂着头,长长的睫毛遮住了眼中的情绪。她感觉自己总是被人针对,心中有些委屈,但她知道现在不是难过的时候,她要想办法彻底证明自己的清白,并将幕后之人绳之以法。这后宫之中,人心复杂,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她悄悄握紧了藏在袖中的一个小瓷瓶,里面装着她配置的特殊药粉,这是她为自己准备的最后一道防线。
皇上听完王太医的辩解,并未立刻下定论,而是将目光转向戴瑶:“戴瑶,你可有话说?”
戴瑶深吸一口气,抬起头,语气坚定:“皇上,民女确实医术略通一二,但也并非无所不能。王太医德高望重,在太医院多年,民女对他十分敬重,从未想过会得罪于他。至于他所说的嫉妒,民女更是百思不得其解。”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民女初入宫廷,不懂规矩,难免会有些许错漏,但民女从未有过害人之心。若真如王太医所言,他因嫉妒而散播谣言,那民女也无话可说,只望皇上明察秋毫,还民女一个公道。”
戴瑶这番话说的不卑不亢,既没有直接指责王太医,又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委屈和立场,令皇上对她更加赞赏。
皇上沉吟片刻,吩咐道:“赵公公,将王太医和李嬷嬷暂时收押,待朕查明真相后再做定夺。”
赵公公领命,立刻将两人带了下去。戴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心中却暗暗松了口气。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要想彻底洗清嫌疑,她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接下来的几天,戴瑶表面上依旧如常,侍奉皇上,为宫中众人诊治,但暗中却开始收集证据。她凭借自己对现代医学的理解,以及对宫廷药材的熟悉,仔细分析了之前几位病患的药方,发现了一些端倪。这些药方虽然看似寻常,但其中几种药材搭配在一起,却会产生一些微妙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恰好与谣言中描述的症状吻合。
此外,戴瑶还注意到,王太医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出入药房,而且每次都待很久,这让她更加怀疑王太医在暗中做了手脚。她趁着夜深人静,潜入药房,仔细检查了王太医用过的药材和工具,终于找到了她想要的东西——一小包残留的药粉。
戴瑶将药粉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藏好。她知道,这包药粉就是揭露王太医阴谋的关键证据。
第二日清晨,戴瑶早早地来到了御花园,等待着皇上的到来。她知道,今天将是她反击的关键时刻。
远远地,她看到皇上和皇后并肩走来,身后跟着一众宫女太监。戴瑶深吸一口气,上前行礼。
“戴瑶,”皇上开口道,“关于你被诬陷一事,朕已经有所了解。今日召你来,是想听听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戴瑶抬起头,目光坚定,缓缓开口:“皇上,民女有证据证明,王太医才是散播谣言的真凶……”她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布包,轻轻打开……
戴瑶缓缓打开布包,露出里面一小撮灰白色的粉末。她举起布包,面向众人,声音清脆有力:“这便是从王太医用过的药杵上收集到的药粉,经民女查验,这药粉并非寻常药材,而是由几种药材特殊炮制而成,服用后会产生一些类似中毒的症状,与之前几位病患的症状完全吻合。”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王太医利用这种药粉,故意让病患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然后散播谣言,说是民女医术不精,甚至暗中害人。他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嫉妒民女的医术,想要败坏民女的名声,让自己重新获得皇上的信任和重视。”
戴瑶的话掷地有声,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不已。皇后的脸色变得凝重,看向王太医的目光充满了怀疑。而那些原本对戴瑶抱有敌意的宫女太监们,此时也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王太医脸色惨白,嘴唇颤抖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怎么也没想到,戴瑶竟然能找到这样的证据,将他精心策划的阴谋彻底揭穿。
皇上沉着脸,看向王太医,厉声问道:“王太医,你可还有什么话说?”
王太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颤抖着,却依旧不肯承认:“皇上,臣冤枉啊!这药粉…这药粉并非臣所有,一定是有人栽赃陷害臣!”
戴瑶冷笑一声,上前一步,说道:“王太医,你敢不敢当着皇上的面,将这药粉服下?若是你没有做过,自然不会有任何反应。但若是你心虚,那就……”
她的话还没说完,王太医便吓得连连后退,脸色更加苍白。他不敢服下这药粉,因为他知道,一旦服下,他的谎言便会彻底败露。
“皇上,”戴瑶转向皇上,语气坚定,“王太医的反应已经说明了一切。请皇上明察秋毫,还民女一个公道!”
皇上看着王太医惊恐的表情,心中已经有了判断。他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来人,将王太医押入大牢,严加审讯!”
随着皇上的命令,侍卫立刻上前,将王太医拖了下去。
戴瑶看着王太医被带走的身影,心中并没有一丝喜悦。她知道,这只是宫廷斗争的冰山一角,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她。
她深吸一口气,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打气:“戴瑶,你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这个尔虞我诈的宫廷中生存下去!”
皇上的目光落在戴瑶身上,带着一丝赞赏:“戴瑶,你做的很好。朕相信你的医术和人品。从今日起,你便正式成为太医院的医女,继续为朕和宫中众人诊治。”
戴瑶连忙跪下谢恩:“谢皇上恩典!”
消息传开,戴瑶的名声更加响亮,那些曾经诋毁她的人都不敢再出声。一些原本对戴瑶持观望态度,甚至心怀敌意的大臣和妃嫔,也开始重新审视她。
傍晚,戴瑶正在整理药材,一个宫女走了进来,恭恭敬敬地行礼:“戴医女,丽妃娘娘请您过去一趟。”
戴瑶微微蹙眉,丽妃……她放下手中的药材,淡淡说道:“我知道了,这就过去。”
丽妃宫中,香炉袅袅,弥漫着淡淡的兰花香。丽妃斜倚在软榻上,手里拿着一卷书,见戴瑶进来,便放下书卷,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戴医女来了,快坐。”
戴瑶依言坐下,丽妃屏退左右,这才开口道:“本宫听闻你医术高明,今日特地请你来,是想请你为本宫调理身子。”丽妃顿了顿,又补充道,“本宫久病不愈,太医院的那些太医都束手无策,如今听闻你妙手回春,便想请你一试。”
戴瑶谦虚道:“娘娘谬赞,民女只是略懂医术,不敢当‘妙手回春’之称。娘娘龙体欠安,民女定当尽力而为。”
丽妃的示好,戴瑶心中明白几分。王太医的倒台,让她在宫中的地位迅速提升,曾经那些对她冷眼相待的人,如今都换上了另一副面孔。
接下来的几日,戴瑶为丽妃诊治,细心调理。丽妃的身体果然渐渐好转,对戴瑶更是赞赏有加,时常赏赐一些珍贵的药材和饰品。一些原本对戴瑶持观望态度的大臣和妃嫔,看到丽妃如此器重她,也纷纷开始示好,甚至有人主动提出要与戴瑶合作,共同研究新的药方。
戴瑶的名声在宫中如日中天。然而,树大招风,这看似平静的局面下,暗流涌动。
一日,戴瑶去太医院取药,却发现原本应该准备好的药材迟迟未到。负责配药的药童支支吾吾,说是药库的钥匙不见了,无法取出药材。戴瑶心中疑惑,这药库的钥匙一向由李嬷嬷保管,怎么会无故丢失?
好不容易等到李嬷嬷拿来钥匙,打开药库,戴瑶却发现所需的药材被堆放在最里面,上面还压着许多其他的药材,显然是故意为之。戴瑶不动声色地取了药,回到自己的住处。
类似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有时是药材被替换,有时是重要的医书被藏匿,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让戴瑶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她意识到,这些小动作虽然不足以构成威胁,却像一根根细小的刺,扎得她心烦意乱。
这天傍晚,戴瑶在御花园散步,偶然听到两个宫女在窃窃私语。
“你说这戴医女,运气也真是好,竟然能让丽妃娘娘对她另眼相看。”
“谁说不是呢?听说她之前不过是个小小的宫女,如今却成了太医院的红人,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哼,我看她得意不了多久。有些人啊,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戴瑶停下脚步,目光冷冽地看向那两个宫女。她们察觉到戴瑶的目光,立刻噤声,慌慌张张地行了个礼,便匆匆离开了。
戴瑶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心中升起一丝不安。是谁在背后捣鬼?这些小动作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嫉妒,还是另有图谋?
回到住处,戴瑶点燃了烛火,屋内昏黄的光线映照在她沉思的脸上。她走到书桌前,拿起一张纸,开始将最近发生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写完最后一笔,戴瑶抬起头,目光落在窗外漆黑的夜色中,轻声低语:“看来,这宫中,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突然,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响起,戴瑶警觉地问道:“谁?”门外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是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