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混源灵农(1)

换源:

  李铭坐在炕上,拿出混源手机,查看这个平行世界的信息,分析自己穿越这个位面的系统任务。

提高这个世界粮食产量,作为拯救者的主要任务,其他额外的事情没有必要去干涉。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两天了,东北兴安岭这个地方现在是冬天,并不适合大面积种植粮食,除非布置阵法营造出恒温空间才能短时间内提高粮食产量。

心中有了决定,立即给混源手机下达指令道:“在兴安岭区域,选择一块能够供应十亿人的粮食种植区。”

煤油灯的火苗在寒风中摇曳,李铭的影子被拉得老长,在糊满炼钢宣传单的墙上扭曲晃动。

他摩挲着混源手机冰凉的青铜外壳,视网膜上瞬间展开全息投影地图,整个兴安岭区域化作一片闪烁的光点,宛如浩瀚星空中的璀璨星河。

【平行世界信息检索中……】

【世界背景:1958年华夏东北,处于大炼钢铁运动时期,粮食短缺危机加剧】

【灵能分布:兴安岭地下灵脉纵横,贝加尔湖底存在上古禁制,西伯利亚冻土带蕴含珍稀灵植】

【天道盟动向:追踪者已入境,预计48小时抵达,危险等级:A级】

李铭眉头紧锁,手指在虚拟屏幕上快速滑动。

系统任务栏鲜红的字样格外醒目:

【主线任务:在1959年春播前,将靠山屯粮食产量提升300%,避免饥荒危机】

【隐藏任务:揭露日伪残留势力阴谋,摧毁生化武器研究资料】

“提升粮食产量才是重中之重。”他喃喃自语,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霜花。

混源系统的粮食供需模型正在快速运算,一幅幅画面在他眼前闪过:面黄肌瘦的村民们在寒风中排队领取少得可怜的口粮,饿殍遍野的惨状触目惊心。

这些画面如同一把把重锤,狠狠敲击着他的心脏。

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了兴安岭中部的一片区域。

那里被系统标记为“灵脉交汇点”,地下涌动的灵能强度足以支撑大型聚灵阵的运转。

“就这里了!”他眼神一亮,果断下达指令:

“启动【灵脉定位】,规划十亿人规模的粮食种植区。”

混源手机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无数数据流从屏幕中倾泻而出,在空中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格。

兴安岭的地形图在网格中不断放大,最终定格在一片被白雪覆盖的山谷。

【检测到合适区域:兴安岭腹地无名谷,灵能浓度超标27倍,具备改造潜力】

李铭闭上眼睛,集中精神,圣帝印记在皮肤下泛起微光。

他开始在脑海中构建种植方案:

首先,利用混源系统兑换“四季恒温阵”,改变山谷的气候环境;

其次,从系统商城兑换抗寒高产的灵能作物种子,如之前发现的赤焰麦;

最后,布置灵能灌溉网络,将地下灵脉的能量引入农田。

“但是,阵法的布置需要大量的灵能材料。只能使用虚空成阵。”他睁开眼睛,查看了一下,发现这个山谷面积太小。

突然,他想到可以检索平行位面北大荒此时的信息作为参考,便再次给混源手机下达指令:

“检索北大荒目前具体信息。”

【平行位面北大荒信息检索完成】

【历史背景】1958年,现实位面的北大荒正迎来十万复转官兵开垦浪潮,拖拉机轰鸣声中,冻土被犁开第一垄沟壑。

但受制于传统农耕技术,当年小麦亩产仅150公斤,且冬季最低气温达-40℃,常规作物难以越冬。

【地理数据】三江平原地下水位距地表1.5-3米,黑土层平均厚度1米,腐殖质含量是黄土的十倍,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极强,但春季融雪易形成内涝,秋季早霜常导致作物减产。

【人口动态】新成立的友谊农场、五七九农场等26个国营农场,已吸纳转业军人8.5万人,但农业机械缺口达60%,人力开垦效率极低。

李铭瞳孔微缩,两组数据在视网膜上激烈碰撞:

“平行位面的黑土地天然肥沃,适合布置阵法,大面积种植农作物。”

他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速敲击,开始推演跨位面生态改造方案。

李铭深吸一口气,神识如潮水般汹涌扩散,瞬间笼罩整个北大荒。

随着他意念一动:“布阵可能造成位面动荡,时空静止启动”。

立即整个星系静止下来,虚空之中泛起阵阵涟漪,世界壁垒在混沌能量的冲击下缓缓开启。

漆黑的混沌能量如活物般翻涌而出,在他的操控下化作万千流光。

这些流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聚成复杂的阵纹,每一道阵纹都闪烁着神秘的光芒,蕴含着开天辟地的伟力。

他口中念念有词,十指翻飞间,阵纹不断重组、叠加,形成一个巨大的阵法雏形。

最终,李铭大喝一声,所有阵纹轰然合一,一座横跨北大荒的巨型阵法瞬间成型。

北大荒瞬息之间成为了一个复合聚灵阵法空间,其中温暖如春,灵气弥漫,黑土地也变得松软起来。

李铭测试后,阵法效果非常不错,加载了一个敌我识别功能,亲和民众劳作,自由出入。

阵法领空加入敌我飞行器识别功能,禁止敌机入侵,探测。

敌机一旦进入就会分解为能量。

又一想清理了地下洞穴各类小动物,不然在阵法加持下,就会产生异变,成为妖兽,造成灾害。

又设置一个妖化禁制,保持生态平衡。

灌溉系统也安排上。

于是,地面出现了纵横交错的灌溉系统。

【气候监测】

阵法启动后,卫星云图显示北大荒上空形成直径三百公里的暖湿气旋,常年笼罩的霜雾开始消散,监测站记录到地表温度在十二小时内回升15℃。

【地质反馈】

地动仪指针剧烈震颤,三江平原地下三百米深处传来沉闷轰鸣,原本冻结的永冻层出现裂隙,富含矿物质的地下水顺着新形成的岩脉上涌,在地表汇聚成星罗棋布的小型湖泊。

李铭额头沁出细密汗珠,神识穿透阵法观察各项数据:

“能量消耗比预计高出40%,好在阵纹可以萃取外虚空混沌能量转化为灵气,而不消耗世界本源。”

他屈指弹出九枚刻满符文的混沌石,化作流光没入大地,瞬间在阵法九宫方位形成灵能枢纽。

“该解决人力和机械问题了。”

李铭嘴角勾起弧度,指尖划过虚拟面板调出时空裂隙管理系统。

随着界面蓝光闪烁,后世2050年跨时代的各种自动化无人驾驶农机具化作流光坠入现实。

一个智脑中枢接管了整个阵法,写入无人机具的自动化智能调度系统,实现智能全自动化无人作业。

粮食仓储加工生产线也要安排上。

李铭瞳孔微缩,视网膜上两组数据如交错的星轨般剧烈碰撞。

全息投影中,平行位面黑土地的土壤样本与当前北大荒的冻土数据在量子计算界面疯狂刷新,泛着幽蓝的冷光。

“平行位面的黑土地天然肥沃,适合布置阵法,大面积种植农作物。”

他的喉结上下滚动,骨节分明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敲出一连串玄奥符文,量子计算机发出蜂鸣,开始推演跨位面生态改造方案。

混源手机警报器突然发出尖锐鸣响,李铭猛地按住太阳穴——那是神识过载的前兆。

但他无暇顾及,深吸一口气,银白色的神识如潮水般冲破实验室防护层。

刹那间,呼啸的北风凝固在半空,飘落的雪花悬停成冰晶帷幕,整个北大荒在他的感知中化作精密的机械齿轮。

“布阵可能造成位面动荡,时空静止启动!”

随着沙哑的低吼,他指尖迸发的混沌能量在虚空中撕开裂缝。

银河在这一刻凝滞,无数星辰成为悬在天幕的宝石,连时间的沙漏都停止流动。

世界壁垒在混沌能量的侵蚀下泛起涟漪,漆黑的能量如活物般翻涌而出,在空中凝成无数发光粒子。

李铭的道袍被无形能量掀起,发丝根根倒竖。

他咬破舌尖,喷出一口精血在空中画出阵眼,那些混沌粒子立即沿着血线游走,逐渐勾勒出上古周天星斗大阵的雏形。

每一道阵纹都闪烁着神秘的光芒,蕴含着开天辟地的伟力。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时空中回荡,古老的咒语唤醒沉睡的天地法则,十指翻飞间,阵纹不断重组、叠加,如同活过来的星图。

当最后一个阵纹嵌入北斗方位,整个北大荒突然爆发出刺目白光。

横跨千里的巨型阵法轰然成型,原本冰封的大地开始震颤,永冻层传来冰层断裂的轰鸣。

在阵法笼罩下,零下四十度的严寒被无形屏障隔绝,温暖的灵气如春水漫过雪原,黑土地在灵力滋润下变得松软如海绵。

李铭踉跄着扶住实验台,额头布满冷汗。

但他顾不上休息,立即调出阵法管理界面。

全息投影中,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在眼前滚动:

防御系统:

启动敌我识别矩阵,允许携带灵气认证的飞行器通过,未经授权的敌机一旦进入,立即触发湮灭程序,将其分解为最基础的能量粒子;

生态管控:

地底扫描显示三百米深处的洞穴中,蛰伏着数十种寒地生物。

李铭挥手间,一道金色禁制沉入地下,将所有生物的生命体征锁定在现有状态,防止灵气催化导致的物种异变;

水利工程:

随着符文的注入,大地如同被无形巨手重塑,纵横交错的灌溉渠破土而出,连通地下新形成的湖泊系统,自动调节水量的水闸在渠口缓缓升起。

量子卫星云图上,一个直径三百公里的暖湿气旋正在形成。

原本终年不散的霜雾开始消散,监测站的温度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

半小时后,地表温度回升了15℃,冻土开裂的轰鸣中,富含矿物质的地下水喷涌而出,在荒原上形成星罗棋布的湖泊,倒映着久违的蓝天。

“能量消耗比预计高出40%!”李铭盯着不断跳动的能源读数,脸色凝重。

但很快,他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阵纹在吸收外虚空混沌能量时,竟产生了额外的灵气转化。

他屈指弹出九枚刻满符文的混沌石,每一枚都蕴含着宇宙初开的能量。

混沌石没入大地的瞬间,阵法九宫方位亮起璀璨光芒,形成源源不断的灵能枢纽。

解决了能量问题,李铭的目光投向远方荒芜的田野。“该解决人力和机械问题了。”

他调出时空裂隙管理系统,2050年的科技树在眼前展开:

智能农机:搭载量子导航的无人收割机、具备AI种植决策的播种机,化作流光坠入现实,在雪地上整齐排列;

智脑中枢:融合修真阵法与现代科技的超级AI接管整个系统,通过灵力波动控制所有机械,实现全自动化作业;

粮食工业:从收割到加工的全流程生产线破土而出,粮仓的穹顶在灵力作用下瞬间成型,传送带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

当第一缕朝阳穿透云层,北大荒的雪原上,崭新的农业基地正在阵法光芒中苏醒。

李铭望着这片即将丰收的土地,疲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更多的挑战和奇迹,正在被重塑的时空中悄然酝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