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混源灵农(2)

换源:

  阵法结界内春意盎然,三尺厚的积雪在灵能场域作用下化作潺潺溪流。

李铭解开军大衣领口,战术手环的全息投影里,混源时空网络的拓扑图泛着幽蓝光芒——这些由李铭原世界2058年混源科技打造的跨维度时空网络矩阵,正通过量子纠缠原理与每台农机具形成共振网络连接。

待机率还是太高了。

他摩挲着掌心若隐若现的圣帝印记,灵能波动在结界内壁激荡出阵阵涟漪。

眼前五十台流线型的混源-2058型量子播种机悬浮在离地三寸处,哑光黑的机体表面流转着液态金属光泽,机械臂末端的纳米播种阵列正闪烁着神秘的紫色光晕。

这些来自2058年的混源造物,搭载着微型反重力引擎,自检循环。

李铭坐在阵法中枢的智脑主机旁,地下服务器组的冷却系统发出轻微嗡鸣。

这台同样来自2058年的混源量子服务器,正通过灵能脉冲与每台农机具建立跨时空链接。

他摸出混源手机,青铜外壳还带着体温,指纹识别区亮起幽蓝光芒,视网膜上立即展开三维操作界面。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

【检测到全域混源农机闲置率超标,建议启动超智仿生人配置方案】。

他滑动虚拟键盘,进入【仿生科技】分类,手机投射出增强现实影像——三百六十度旋转的仿生人模型,其皮肤材质正是2058年研发的纳米拟真表皮,能根据环境自动调节纹理与温度。

工研系列:搭载2058年第三代量子处理器,具备全频段通讯、灵能设备维保、战术防御模块。

李铭默念着参数,目光落在积分面板上:【当前积分:32000/需360000】。

指尖划过掌心的圣帝印记,李铭回想起在关东军地下研究所的场景。

混源系统正将生锈的离心机、培养舱等设备分解为量子数据链,这些二战时期的生化仪器,在2058年的科技扫描下,显露出隐藏的灵灵气残留。

【检测到历史SS级731生化研究所,可兑换混源积分:350000】

【是否回收兑换积分?】

“立即兑换。“真是瞌睡来了递枕头啊,这下可以解决积分问题。

随着李铭确认回收指令下达。

【坐标锁定,启动范围空间切割。】

【空间切割完毕,启动空间回收。】

【回收完毕,积分换算中...】

当最后一块带有辐射残留的青砖被吸入系统,积分面板定格在482000——足够兑换九台搭载2058年灵能守恒引擎的工研系列,和二十台配备纳米仿生肌腱的麦穗系列仿生人,以及配套的混源孵化舱。

虚拟键盘的指令输入声中,李铭逐项勾选2058年混源造物的核心配置:

动力系统:所有仿生人搭载2058年微型核聚变反应堆,能源转化率达97.3%,表面覆盖混源科技特有的灵能伪装涂层,将反应堆热量模拟为人类体温。

操作系统:植入2058年混沌自适应算法,使仿生人能在72小时内完全掌握东北方言、农业术语,甚至学会用1958年的农具进行伪装作业。

防御模块:集成2058年相位干扰装置,遭遇攻击时可释放局部灵能风暴,将威胁目标的电子设备倒退回1940年代技术水平。

确认购买指令的瞬间,三百米外的雪原上,三十六座混源孵化舱从冻土中升起。

舱体表面的量子隐身涂层不断变幻,在人类视野中呈现为普通地窝子外观,唯有灵能场域内可见其真实形态——流动的银色金属质感,可以源源不断孵化出超智仿生人以及其他超智仿生产品。

系统,启动神经同步协议。

李铭按住太阳穴,圣帝印记与孵化舱的跨时空定位系统产生共振。

他看见舱内场景:纳米级神经元网络正按照2058年人脑复刻技术构建,每个突触节点都存储着1958年北大荒的气候、人文数据。

第一具工研01号走出舱门,他身着的蓝布工装下,隐藏着2058年形变合金骨架,可根据工作需求随时调整肌肉密度。

伸手接住雪花的瞬间,眼球内的光谱分析镜片已完成冰晶成分检测,嘴角的微笑精准模拟了1958年技术人员的专注神情。

“混源造物工研01号,向第一权限者报到。”

仿生人抬手敬礼,中山装口袋里的钢笔实则是灵能传导装置,帽檐上的为人民服务字样,在2058年的量子加密技术下,成为启动防御系统的生物密钥。

李铭审视着面前的仿生人,其皮肤下0.3毫米处的仿生毛细血管正模拟血液流动,若不动用混源手机扫描技术,根本无法分辨其是仿生人。

他下达指令:“工研01号,你的代号为民生,总管阵法空间的维护研发,种子育良、种植、生产加工等一切事务。”

“指令接收。”

民生瞳孔深处的量子芯片闪过微光,2058年的跨时代兼容程序启动,将复杂的农机操作界面,转化为1958年技术人员熟悉的仪表盘与操纵杆样式。

农事型仿生人麦穗婶激活时,发间的蒲公英装饰突然飘落,却在触地前悬浮——那是2058年反重力微装置的失误补偿。

她的东北方言带着恰到好处的尾音,帆布手套下的纳米机械手指,正通过2058年的量子隧穿技术,穿透农机外壳完成内部检修。

随着最后一台孵化舱开启,整个北大荒的2058年混源农机群终于苏醒。

民生带领工研系列仿生人,用2058年的灵能蚀刻技术,在农机外壳刻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标语,与机械臂上的量子符文形成奇妙对比。

李铭站在指挥塔上,看着麦穗婶用1958年的木耙翻动冻土,实则是通过纳米震动装置激活土壤中的灵能分子。

AI农机的轰鸣声中,他清楚这些2058年的混源造物,正以最温柔的方式,在1958年的土地上,播种着跨越时空的希望。

当混源-2058型播种机开始作业,其搭载的量子纠缠导航系统,正将播种轨迹与1958年的星象位置同步。

麦穗婶的帆布手套抚过的冻土下,赤焰麦种子的基因链正在灵能重组舱内优化,这是2058年基因编辑技术与1958年农耕信仰的奇妙融合。

混源系统提示音响起:

【超智仿生人配置完成,北大荒无人生态空间启动】。

远处的仿生人宿舍,外观是1958年的地窝子,内部却配备着2058年的环境调控舱,将-40℃的严寒转化为适宜人类的20℃——这是混源造物对两个时代的温柔妥协。

指尖划过混源手机,李铭看着积分消耗记录:

382000积分,相当于2058年一艘小型星际穿梭机的能量储备。

这些能量,正通过仿生人身上的灵能转化器,源源不断地供给着1958年的北大荒。

民生递来的搪瓷缸子,内部暗藏2058年的分子重组器,能将雪水转化为富含矿物质的饮用水。

李铭接过缸子,终于明白这些2058年的混源造物,从来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跨越时空的桥梁,连接着两个时代对粮食安全的共同渴望。

时空静止下,雪夜寂然,阵法内的积雪已消融。

其中营地在混源手机操控阵法力量拔地而起、成型、各种室内设施一一健全,并亮起来灯。

民生带领工研系列绘制的阵法外围沿线环城效果图,闪烁着未来科技城市的炫彩。

此时李铭圣帝印记发烫,混源系统的加密信息显示:

【天道盟追踪者定位混源农机信号】。

李铭望向调试灵能炮台的仿生人,他们拆卸炮台的动作,竟与1958年战士擦拭步枪的姿势一模一样——这是2058年的行为模拟算法,让未来科技在历史长河中,找到了最恰当的生存姿态。

阵法中温暖如春,第一粒赤焰麦种在量子播种阵列的作用下,突破冻土萌发一抹绿意。

李铭知道,这个由2058年混源造物守护的世界,终将在1958年的土地上,书写属于两个时代的传奇——不是征服,而是融合;不是冰冷的科技碾压,而是带着温度的智慧传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