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时分,青瓦白墙的小村落突然炸开刺耳的哭嚎。苏海棠攥着刚采的车前草,被撞得一个趔趄——只见王婶披头散发地冲来,衣襟沾满泥污,嗓子哭成破锣:大夫!求您救救虎娃!他...他吃了林子里的蘑菇
怀中的孩子面色青紫,唇角还沾着斑驳的褐色黏液,小手无意识地抽搐着。苏海棠蹲下身时,指尖触到孩子滚烫的额头,鼻腔里涌进令人作呕的腐腥气。急救知识在脑海中飞速闪过,她扯开孩子的衣襟,冰凉的听诊器贴上稚嫩的胸膛:心跳紊乱如鼓,呼吸却愈发微弱。
快!烧热水,拿粗盐!她撕开急救包,翻出压舌板,去村口折几根艾蒿!围观的村民面面相觑,有人迟疑着问:姑娘,咱们这都是请济世堂的...话音未落,孩子突然剧烈抽搐,白沫顺着嘴角溢出。
苏海棠猛地掰开孩子牙关,压舌板抵住舌根:再不催吐就来不及了!滚烫的盐水灌下去时,孩子呛出几口混着菌丝的呕吐物,可青紫的脸色仍未好转。她咬牙摸出酒精棉片,扯开孩子袖口,手腕内侧的青筋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灰黑。
让开!苍老的呵斥声中,青衫老者拄着檀木拐杖闯入。他身后跟着拎药箱的学徒,金丝眼镜在暮色里泛着冷光:我是济世堂坐堂医柳明轩,岂容你这野路子...
柳大夫,快救救我儿!王婶扑通跪地。柳明轩捻起孩子的手腕,瞳孔骤缩:见手青中毒?这毒入血攻心,神仙难救!人群顿时爆发出压抑的啜泣。
苏海棠却突然扯开急救包夹层,取出密封的银针盒:我有办法!她用酒精棉片反复擦拭银针,针尖在烛火上燎烤时,柳明轩冷笑:雕虫小技!灸法需配七十二味...
艾草来了!粗粝的嘶吼撕破焦灼的空气,浑身湿透的壮汉撞开半掩的木门,雨水顺着蓑衣滴滴答答砸在青砖上。他怀中的艾蒿还带着山野的露水,叶片被雨水冲刷得翠绿欲滴,茎秆粗壮遒劲,每一片羽状复叶都舒展如羽。
苏海棠接过艾蒿的瞬间,浓郁的辛香扑面而来。这种在现代常作驱蚊之用的草本植物,此刻却承载着生死一线的重量。她指尖摩挲着叶片背面细密的白色绒毛,脑海中飞速掠过《本草纲目》的记载——艾草性温味苦,入肝脾肾经,可回阳救逆、逐湿寒、通十二经。在古代,这株看似寻常的植物,曾是医家手中驱邪扶正的利器。
顾不得雨水浸透的裙摆,苏海棠蹲坐在泥地上,迅速将艾蒿分成三股。她十指翻飞,动作娴熟得仿佛千百次重复过这般操作——或许是前世记忆在作祟,又或许是医者本能使然。湿润的草茎在她掌心渐渐拧成紧实的绳状,尾端打了个精巧的结。
快取火折子!她高声喊道。火苗舔舐着艾绳的瞬间,青烟袅袅升起,带着独特的药香弥漫整个屋子。这种烟雾不仅能消毒空气,更能借热力将药效渗入肌肤。苏海棠眯起眼睛,在氤氲的烟气中,依稀看见古代医馆里悬壶济世的画面。
此时,柳明轩的呵斥声从身后传来:小小女子,竟敢擅用灸法!艾草需配伍...话音未落,苏海棠已拈起消毒后的银针。火光映照下,银针泛着冷冽的光泽。她屏息凝神,手腕如灵蛇般轻巧摆动,针尖精准刺入孩子头顶的百会穴——此乃诸阳之会,可醒脑开窍;接着是足底的涌泉穴,肾经起始之处,能引火归元。
艾烟缭绕,银针闪烁。在这充满未知与质疑的时空里,现代医学与传统医术奇妙地交融。柳明轩正要发作,却见原本僵直如木偶的孩子,手指突然微微抽搐,仿佛被春风拂动的柳枝。紧接着,一声微弱的呜咽从孩子喉间溢出,如同干涸的土地迎来第一滴甘霖。
围观的村民发出压抑的抽气声。王婶瘫坐在地,双手捂住嘴,泪水夺眶而出。苏海棠望着孩子逐渐缓和的面色,额前的碎发早已被汗水浸湿。她知道,这场与死神的博弈,暂时告一段落,但前路,还有更多的未知与挑战在等待着她。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