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墨工制弩(三矢连发技术)
阴山脚下的铁匠营里,炉火映红了张扈满是汗水的脸庞。他粗糙的手指抚过新制的弩机,青铜构件在火光下泛着幽暗的光泽。刘贤站在一旁,手中把玩着一支三棱箭簇,箭尾的羽毛在穿堂风中轻轻颤动。
使君请看,张扈的声音沙哑如磨刀石,这弩臂用的是阴山南麓十年的柘木,在水中浸泡了整整三个月。他说着用铁钳夹起弩臂,木纹在火光中呈现出流水般的纹路。
吕布赤着上身走进来,肩头的伤疤还渗着血珠。他一把抓过弩机,粗壮的手指扣动扳机,弩弦发出铮的一声脆响。不够力道,他皱眉道,匈奴人的皮甲能挡住这种箭。
刘贤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缓缓展开:《墨子·备城门》有云:弩机用铜百斤,弦用牛筋三股。但我们要的不是守城弩。他的手指停在简上一处墨迹斑驳的地方,要的是能在马背上连发三矢的利器。
张扈的眼中突然迸出精光。他转身从木箱深处捧出一个漆盒,盒中整齐排列着十二个青铜构件。这是祖上传下的连弩残件,他声音发颤,缺了最关键的悬刀。
炉火突然爆出一个火星,刘贤的眼中映着跳动的火焰。他取出一块绢布,上面密密麻麻画满了机括图样。悬刀在这里,他指着图中一个精巧的杠杆装置,用青铜铸成三寸长,要淬火七次。
整整三天三夜,铁匠营里锤声不绝。吕布亲自抡起二十斤的铁锤,将烧红的铜锭锻打成薄片。张扈的眼睛布满血丝,却死死盯着渐渐成形的悬刀。第七次淬火时,铜件浸入马血中,发出嗤的声响,腾起的白雾中隐约现出青紫色。
第五日拂晓,第一把连弩终于制成。弩身长二尺三寸,比寻常手弩短了四寸,但弩臂却厚了三分。张扈颤抖着装上三支箭,箭槽里暗藏的机关发出咔嗒轻响。
校场上,吕布策马疾驰,在百步外突然转身。弩机咔咔咔连响三声,三支箭几乎同时钉入箭靶,最后一支甚至穿透了裹着三层牛皮的靶心。围观的将士们发出震天欢呼,刘贤却盯着弩机沉思——第二支箭比第一支慢了半息。
问题在悬刀的复位,他喃喃自语,手指抚过弩机上细微的磨损痕迹,要用鱼胶混合铜屑润滑。
当夜,改良后的连弩终于达到了刘贤的要求。张扈跪在地上,将第一把成品呈给刘贤:请使君赐名。
刘贤望着阴山方向,轻声道:就叫破虏吧。
月光下,三百把新制的连弩整齐排列,箭槽泛着冷光。山风掠过,仿佛已经听见了匈奴人溃逃时的哀嚎。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