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曲品茗。”
姜裕大方坐下,提起茶壶倒了杯热茶。
熊仁道:“姜公子,这听曲品茗是私事,不如请这两位在门外等候。”
“不必,我信得过他们。”
姜裕看向竹帘后的女乐师。
“奏乐。”
女乐师颔首抚琴。
悠悠琴声在房中回响,两人对视一眼无奈坐下。
姜裕闭眼享受琴音,完全不顾旁边脸色难看的两人。
期间两人眼神多次变幻,但碍于秦风和赵三,到了嘴边的话也只能咽下。
好容易等到一曲终罢,董大舒装作无意道:“不知姜公子对未来有何打算?”
“我这人胸无大志,只想平平安安过日子。”
姜裕拿起点心笑了笑。
“姜公子有如此才能,自当报效朝廷,眼下边关军饷告急,急需筹措,依我看公子能担此大任。”
董大舒一脸正色。
姜裕“噢”了一声,揶揄道:“两位消息如此灵通,难道在朝中身居高位?”
“咳咳。”
熊仁咳嗽两声,提醒董大舒不要装得太过,姜裕不是傻子,装得太过反而容易被识破。
“我也想报效朝廷,奈何已是半步知天命,今生无望,但我在朝中有几位同窗,倒是时常讨论家国大事。”
三人交谈间,女乐师识趣从小门退出。
姜裕闻言淡定喝茶,心中却不住冷笑。
这老狐狸倒是会骗人,不止说在朝中有旧,还特意点出是同窗,又说什么时常讨论家国大事,能知晓军饷告的,在朝中至少也是五品官。
如果换个人说不定就被他蒙住了,顺着他的话往下问。
但姜裕不同,前世看了那么多的宫廷剧,皇帝当面也不见得会怕,更何况是两个打算蒙他的骗子。
“敢问董先生和同窗讨论出什么来了?”
董大舒表情一僵,没想到姜裕会有此问,当下竟不知如何作答。
好在熊仁及时接话。
“姜公子,探讨内容都是朝廷隐秘,不能外泄,公子若想知道,必须成为其中的‘一员’。”
谈话至此,姜裕总算知道了他们的目的,这是要拉自己入伙。
“我听宋老说,两位都是黄天教管事,不知这黄天教是干什么的?”
两人心中暗道,宋有莲果然告诉了姜裕他们的出身。
不过姜裕好奇的模样,也坐实了董大舒的猜测,宋有莲没有全盘托出。
董大舒装出一副忧国忧民的表情。
“不瞒姜公子,我黄天教的教义便是‘救民水火,不分老幼’。”
“当今天下纷争渐起,不少百姓都在受苦,我黄天教正是为解救百姓而生,教中能人志士众多,但唯独缺少公子这般大才。”
姜裕装作诚惶诚恐摆手。
“我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如何担得起董先生如此称赞,既然黄天教内能人志士众多,想来也不缺我这一个。”
董大舒一脸肯定的看着姜裕。
“公子岂能妄自菲薄,教内能人志士虽然不少,但在钱财方面却有欠缺,而公子恰好精通商贾之术。”
飙演技?那就看谁演得过谁!
“原来两位先生找我,只是看中我能赚钱,却并非看重我的为人。”
江裕长叹一声,说完端起茶杯一饮而尽,眼神也变得哀伤起来。
董大叔闻言一征,这是什么情况?
心中暗道我们才接触多久,就看出你的为人?吸收你入教自然是重你能赚钱。
旁边熊仁严肃道:“我们又岂是浅薄之人,公子仪表堂堂,有时常行善举,如此大才即便不能赚钱,也是我黄天教急需的贤才!”
“两位先生说的可是真话?”
姜裕抬头,一脸渴求的看着两人。
两人对视一眼,当即并指发誓。
“我二人刚才所言若有半点虚假,甘愿天打雷劈。”
砰!
话音刚落突然听到一声炸响,两人脸色一变差点没瘫软下去。
秦风推窗查看,街上,三个孩童正在点炮仗。
“去别处玩去,休要在此惊扰客人。”
茶楼掌柜赶走孩童。
姜裕并未嘲笑两人,毕竟戏还没演完。
“两位先生甘愿放下如此毒誓想来绝不会骗我,只是我眼下还不能加入黄天教。”
“这又是为何?”
董大舒皱眉。
难道今天注定要无功而返?
姜裕诚恳道:“两位先生诚心邀请我入教,我自然要做出一番成绩,否则入教后被他人耻笑,岂不是连累两位先生。”
“公子的意思是?”
两人不知不觉便被姜裕带偏。
“我要在郡城再开一家火锅店,郡城人口众多,一定能大赚一笔,届时赚取到的钱财将全部交给两位先生。”
两人闻言大喜,表面却摆手拒绝。
“我二人要这些钱财有何用,我们的教你是救民水火不分老幼,这些钱财应当救民才对。”
“自当救民,之所以将钱财交于两位先生,一是为了感激两位邀我入教,二也是为了向教内其他人证明,您二位的眼光没有错。”
两人听着不由开始幻想,嘴角也不自觉上扬。
“只可惜眼下还有一个难题。”
一声叹息将两人拉回现实。
“姜公子有何难处但说无妨,只要是我二人能帮上忙的绝不推辞!”
“公子眼下已经算是半个黄天教的人,有难处也可向教内求援。”
姜裕故意犹豫。
“此事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
“请公子直说!”
“公子如此犹豫,莫不是信不过我二人?!”
两人面带怒色。
见两人已经彻底上钩,姜裕也不再犹豫,直言道:“如今我手里还缺二百两银子才能在郡城开店。”
“区区钱财何足挂齿,二百两我二人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董大舒说着掏出两张银票。
这是房郎中让他们送回教内的‘资金’,如今却送给了姜裕。
“这如何使得。”
姜裕嘴上说着不要,手却已经接过了银票。
“如何使不得,等公子在郡城开了店,两百两用不了几日便能赚到,况且公子赚到的银两都要送给我教,说到底都是一家人。”
董大舒大笑道。
“董先生说得在理,那我就收下了。”
姜裕将银票揣入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