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与两位先生相谈甚欢收获颇多,需得好好感悟。”
姜裕抱拳辞行。
熊仁笑道:“我二人能结识公子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秦风打开门,姜裕大步下楼,两人板着脸跟在背后。
路上三人一直沉默,抵达客栈门口时,赵三再也按耐不住,主动道:“少爷,您真要加入那什么黄天教?”
姜裕还没开口,秦风就替他给出了回答。
“你没长脑子?朝廷严禁异端邪教,黄天教之所以现在还能活着,无非是没引起朝廷注意,一旦东窗事发,所有教众都要死。”
“少爷聪慧过人,怎么可能以身犯险。”
赵三‘恍然大悟’,奉承道:“原来还有这一说,那他们岂不是白给少爷送钱?”
“白送钱?”
秦风呵了一声。
“让你代替少爷和他们周旋,他们会给你钱?”
“我这样,怎么看也不都不像富家少爷。”
赵三摇头。
姜裕坐到窗边。
“没有那般复杂,不过是利用了人心的贪婪骗了他们一次,估计他们此时已经反应过来了。”
“那他们会不会报复?”
赵三眯眼,杀气腾腾道:“不如让他们彻底闭嘴!”
“别乱来。”
秦风眼神制止赵三,严肃道:“我们现在是少爷的私军,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少爷,难道你想给少爷添乱?”
赵三忙道:“我就说说,哪会真的动手。”
姜裕相信赵三真想动手,刚才他流露的杀意做不得半点假。
“就算他们报复也不怕,朝廷不允许异端邪教存在,只要他们敢来,报官便是。”
姜裕笑着宽慰。
“早点休息。”
说完,姜裕上楼回房。
“相公。”
床上传来呼唤。
“娘子,我回来了。”
姜裕脱下外衣钻入被窝,刚伸手表情就变了。
“娘子没穿衣服?”
“刚洗完澡,还没换相公就回来了。”
柳小婉埋头嗡声道。
“那刚好,为夫有件喜事与你分享。”
姜裕搂住柳小婉。
柳小婉抬头。
“什么喜事?”
话音刚落,柳小婉突然感觉胸前手掌下滑,羞涩道:“相公,不是要说事吗?”
“娘子太美,我的手都有自己的想法了。”
姜裕厚着脸皮回应,随后低头含住双唇,拉起被子盖住头。
……
翌日。
夫妻俩吃过馄饨朝城门走去,赵三、秦风腰挂长刀,手提肉菜跟在背后。
若不是火锅店还需要人手,小六他们也想看看姜裕的出身地。
出了城,四人沿官道走了一刻转入小路。
前几日下大雨冲毁了一节小路,路过行人用石木重新搭好。
阳光洒落,气温渐升。
四人坐在树下歇息。
“小哥,青阳村是不是往这边走?”
挑着扁担的麻衣汉子站在太阳下问路,左手牵着一个小男孩,右后方站着一布衣妇人。
“顺着这条路一直走,尽头就是青阳村。”
姜裕点头,取出一个牛皮水袋递给秦风。
“我家少爷给你们的。”
秦风递出水袋。
“不用不用,我不渴。”
汉子咽着口水拒绝。
“你不渴,你孩子呢,你妻子呢?”
秦风打开水袋俯身喂到小男孩嘴边。
小男孩舔着干裂嘴唇,眼巴巴的看着清水,犹豫片刻抬头看向汉子。
汉子本想让小男孩拒绝,毕竟萍水相逢还是小心点好,但看着孩子渴求的眼神,到了嘴边的话又变成。
“喝吧,慢点喝。”
“嗯。”
小男孩笑着点头,接过水袋小口吞咽。
喝了几口,小男孩捧起水袋递给汉子。
汉子用满是老茧的手掌揉了揉小男孩,笑道:“爹不渴,给你娘喝吧。”
小男孩抱着水袋跑到妇人面前。
“娘,喝水。”
“狗儿乖。”
妇人接过水袋小口吞咽。
“走吧。”
树下四人起身。
“公子,你的水袋。”
汉子喊了一声。
“送你们了,拿着吧。”
姜裕摆手。
汉子还想说什么,四人已经消失在林间。
“少爷,他们似乎是逃难来的。”
秦风想起汉子箩筐里装的东西,都是些衣服、锅碗瓢盆之类的生活用品。
“多半是家里遭了难,去投奔亲戚。”
赵三猜测道。
“你们知不知道现在边关的情况?”
姜裕看向秦风。
秦风摇头。
“认识的袍泽大都死了,而且边关军情一向是隐秘,想要得知也无从下手。”
“回城后暗中招收信得过的人手,钱不够找我拿。”
姜裕打算未雨绸缪。
“是。”
秦风抱拳领命。
站在半山腰上,山坳中的青阳村清晰可见。
“走吧。”
姜裕深吸一口山风,加快步伐朝村口走去。
“人杰地灵。”
赵三想了半天,只能想到这个词。
青阳村村口,几个农妇坐在树下,边闲聊边纺线。
“姜秀才家的宅子都要建好了,比他爹活着的时候还要气派。”
“也不知道姜秀才跑哪去了,好像十多日没见到他了。”
“还能去哪,自然是带着他娘子游山玩水去了,留下姜大山帮他看家,也不想着帮他二叔成个家。”
……
“几位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说曹操曹操到。”
“鬼啊!”
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妇人们惊慌失措,抬头就见姜裕站在不远处。
看到姜裕脚下的影子后,妇人们确定他是人。
“姜裕,你就不怕吓死人?!”
膀大腰圆的妇人怒道。
“你们背后嚼舌根都不怕,我怕什么。”
姜裕呵呵一笑,牵着柳小婉走进村子。
妇人叉腰便要理论,突然被秦风瞪了一眼,到了嘴边的话瞬间咽了下去。
“管好自己嘴。”
秦风冷冷开口。
直到秦风和赵三走远,妇人们才回过神来。
“那两人是谁?怎么长着一张凶神脸?”
“高的那个还行,矮的那个和老鼠似的,贼眉鼠眼,一看就不是好人。”
“怎么感觉他们像仆人?难道姜裕出了趟门还收了两个仆从?”
几人窃窃私语,姜裕回村的消息很快传遍全村。
“这边,这边,今天加点紧,争取把瓦盖上,免得又下雨。”
姜大山为匠人们倒茶。
“放心,天黑前一定能干完。”
李木匠笑着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