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
普陀山。
降龙罗汉一路行走,穿过紫竹林,便到了观世音菩萨所在之处。
而等到他到来之时,观世音菩萨已经等候许久。
降龙罗汉刚想开口,观世音菩萨却是直接伸出手掌,示意降龙罗汉不要多言,而后便直接开口。
“不必多言。”
“我已通过阿赖耶识得知你此行目的。”
“不必提及如来法旨,也不必将那法旨交我。”
“这法旨我不曾见过,更不曾知晓其中内容。”
“你带着它回转大雷音寺便罢。”
不听不看,自当从未知晓此事,便算不得是拒接如来法旨。
降龙罗汉闻听此言,也是一时作难。
他领如来口令,将法旨传递给观世音菩萨。
此前从未设想,观世音菩萨居然会拒绝如来法旨!
可现在问题摆在面前。
若是观世音菩萨不接,又当如何?
一时间,降龙罗汉居然进退两难。
眼见降龙罗汉作难,观世音也是轻声道:“当年西行一事,贫尼尽心尽责,最后却没分得多少功德。”
“天命棋局乃是并非天定之事,而是私欲迸发,与我这方外之人,并无一分一毫的关系!”
“现而今,操弄天命人一事,我已放走坐下童子红孩儿,外加普陀山山神黑熊精,也算是略尽绵薄之力。”
“料想如来,也不能苛责于我。”
言及此处,观世音面色也是转冷。
她冷哼一声,现出不拘太子法相,已然是动了怒火。
“若是如来诘问,你可将我话带到。”
“就说,当年的慈航道人,不欠多宝道人什么!”
降龙罗汉虽然只是罗汉,但身为十八罗汉之一,其修为地位,在灵山之中,比之一般的菩萨也不遑多让。
因此也知晓不少的天地大秘。
一般的人不知道多宝道人与慈航道人二人的身份来由,降龙罗汉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话已经说到这份上,降龙罗汉却也是不好多言。
只是行一个佛礼,道一声佛号,便自顾自退去了。
待到降龙罗汉退去,龙女从紫竹林中走出,看向降龙罗汉离去的方向,又看了看观世音菩萨。
自拜入佛门之后,观世音菩萨在多次轮回中,拥有了诸多法相。
不拘太子法身,乃是男相,斗法所用之相。
饶是龙女这般日夜随身之侍女,也是不曾见到这法相。
此刻难得一见,也是不由得多看两眼。
随后便轻声安慰道:“菩萨切勿动怒,不应为小事而伤了无尽岁月修来的心境。”
观世音菩萨却是轻笑一声。
复又回复自身本相。
“我并未动怒,只是不得不装作动怒罢了。”
“若非如此,如何能够喝退降龙罗汉?”
“天命棋局,在我派遣出红孩儿和黑熊精之时,便已经置身其中,谈何脱身不沾因果?”
“此番拒绝如来法旨,也只是因为棋局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不复原本情况。”
观世音菩萨目光幽深。
阿赖耶识妙用无双,可预感祸福吉凶,可感知前尘往事,因果交加。
当年领受如来法旨,操控西游之时,阿赖耶识就曾给过她预感。
大凶险,同时也是大机缘。
因此,她才会甘心入局,领如来法旨,布局西游。
故此,西行之中,她步步小心,谨小慎微,在西行大获成功之后,也得到了部分西行功德。
而在方才,降龙罗汉带着如来法旨前来之时,阿赖耶识给她的预示却是全然不同。
大凶险!
刀兵加身!
如此凶相,岂敢入局?
而导致这一感应的原因,不用多想,观世音也知道,正是那猴子的师尊,再次出山了!
也唯有这一个可能,方才能够解释,为何天命棋局局势骤变。
猴子师尊既然已经复出,再去谋算猴子,岂不是自寻死路?
“传下命令,今日起,普陀山紧闭山门。”
“若是有人来问,便说我闭关修行。”
龙女应是。
虽然她也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菩萨所言,并未错过。
……
黑风山。
万壑争流,千崖竞秀。
鸟啼人不见,花落树犹香。
雨过天连青壁润,风来松卷翠屏张。
端的一副秀美景色。
而在这秀美之中,却走着一个三尺长短的老者。
老者衣衫褴褛,额发光秃,只有几搓毛发,随风飘荡。
“天规好,天规妙,要我土地巡山了(liao)!”
“……”
声音沙哑。
哼唱着自编自曲的小调,这黑风山土地一步三摇。
漫步在黑风山中,也是快活。
虽说八百年前,因为观音禅院被一把火烧了,此地少了些人烟,他也少了些香火。
可这也似乎并非坏事。
也少了些喧嚣。
多些人气,少些人气,山依然还在,他依然还是土地。
他本就不是个喜好热闹的性子,如今倒也是乐的自在了。
虽然自从那黑熊精回来黑风山,此地有时喧嚣。
可毕竟也是在南海观世音手下呆过一场,也不是什么嗜杀之妖。
更不存在欺压他的情况,黑风山土地也懒得管这些闲事,更不想沾染这些腥臊。
土地的声调不断拔高。
也转过一个山头。
正在此刻,却见得一位道士装扮之人自远方天边而来。
黑风山土地探出神识感知。
在他的神识感知之中,那老道士所处的空间,却是一片空白!
似乎,这老道士只有他肉眼可以看到,而他的神识却是丝毫探查不得!
黑风山土地揉了揉眼睛,再次凝眸看去,不由得惊呼一声。
“奇哉怪哉!”
“为何肉眼可见之人,却神识洞察不得?”
“此前不曾见过如此怪事!”
此言一出,那老道士的身形已经来到了黑风山土地近前。
原以为是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士,真正到了近前,黑风山土地才终于发觉,不是什么老道士。
反而是一个青年道人。
道人身穿道袍,那道袍仿佛星辰点缀,白日生辉,熠熠生光。
一手架着一柄拂尘,正好整以暇的看着他。
正是李菩提是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