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诱惑(十)

换源:

  气氛越来越紧张,多亏同学们奋力拉着,两人才没动起手来。直到来上课的老师向教室走来,上课铃声快要响起了,同学们才纷纷回到座位,两人也气哼哼地坐了下来。

这节课后,班长就将两人冲突的情况及时告诉了班主任老师。

班主任李老师,年纪约三十五六岁,比李长山的妈妈大一些。李老师相貌端庄,一头齐耳短发,是一个纯净的教师,纯净得只是教书育人,如同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中的主人公。她作风干练,教语文课,课讲得好,对同学和蔼,有耐心,既有母亲般的关怀,又有一般母亲不具备的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深得同学们的喜欢和信赖。

当时的生活很拮据,每年一块五的学费,许多同学不能及时缴纳,家长能拖就拖,实在催得紧了,就先交一块或五毛应付一下,因此,每年的学费往往会拖上一个月才能交齐。对此,老师也很头疼。一般的老师在催交学费时,往往连挖苦带讽刺,说些“你爸妈发了工资,还要在兜里捂热乎了咋地?”之类的刻薄话,被说的同学,自然很难堪,没被说的同学,也都低下头,大气都不敢出,小心脏“砰砰砰”地跳个不行。

李老师的做法则很顾及同学的感受,她每次只是将交了学费的同学名字及所交钱数念一遍,然后问同学有没有记错或漏记的,没有异议后,再说上一句:“没交的或没交齐的同学,尽快交来。”

李老师是李长山小学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李长山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交作业时,李老师见他字迹工整,一笔一画写得认真,就真诚地夸赞道:“字写得真好,都快赶上我了。”

这句话对李长山影响很大,既是他学习的动力,也指引他养成了尊重人的习惯。

班长回来后,就分别通知李长山和张宏革上午放学时别走,李老师有事找他们。

中午放学时,李老师来了,见班长也没走,就让他回家了。

教室里只剩三人时,李老师就让两个孩子坐下,和颜悦色地询问起黑蜻蜓的情况。李长山讲了捕获黑蜻蜓的经过,坚决否认是从张宏革那里偷来的。张宏革也讲述了自己黑蜻蜓的来历,以及昨天丢了,今天就在出现李长山那里的事实,认定李长山偷了自己的。

李老师微笑着听完两人的讲述后,略微沉吟一会儿,就下了结论:“你们的蜻蜓都是自己抓的。张宏革的蜻蜓弄丢了,但不是李长山的那只,那只是他自己的。”

李长山很是折服,用感激的眼光看着李老师。张宏革也听出李长山的讲述自然合理,捕获的过程也和自己的差不多,心中也认同李老师的结论,于是脸颊发热,低下了头。

李老师端详起了那只蜻蜓:“蜻蜓真漂亮,难怪招人喜欢。”

又转向李长山说道:“张宏革住在街里,难得见到这样的蜻蜓,因此特别珍惜。而你家在老发电厂,挨着河边,这样的蜻蜓很多,并不稀奇。是不是这样?”

李长山点了点头。李老师又将目光转向张宏革,张宏革也点了点头。

李老师又对两人说道:“今天的事,也确实凑巧。张宏革的蜻蜓刚丢,李长山的蜻蜓就出现了。张宏革就会想,这样稀罕的东西,你李长山怎能凑巧也有,肯定是偷的。李长山则是这样想的:这种寻常玩意儿,谁会去偷?这样一来,问题就产生了。对不对?”

这番入情入理的话说到两人心坎上了,他们几乎同时点了点头。

李老师见疙瘩解开了,就对李长山说:“你看这样好不好?这只蜻蜓就给张宏革吧,他真的喜欢。你自己再抓一只吧。好抓的话,也给我抓一只,做书签很漂亮的。”

李长山痛快地答应了。

张宏革倒有些不好意思:“还是李长山留着吧。”

李老师拍了板:“你自己再好好找找,找到了就还给李长山,找不到就算了。”

张宏革只得接受了李长山的黑蜻蜓,并投以羞愧抱歉感谢杂糅的目光。

李老师随即说道:“不早了,快回家吃饭去吧。家里肯定等急了。家长要问,就说帮老师收作业、送作业了。”

两人听罢,各自回家去了。

其实,李老师不仅也要回家吃饭,而且还要做饭,她的时间更宝贵。可孩子们不会想到这一层,他们只会想自己倒霉被留了,耽误了回家,不会想到老师会怎么样。

第二天早晨上学,李长山刚转到通往校门的路,就看见了张宏革。张宏革见到他,就走了过来,拉了拉李长山的胳膊,不好意思地说自己的蜻蜓找到了。

原来,昨晚做作业时,张宏革不禁又欣赏起了李长山的黑蜻蜓。在一旁看小人书的弟弟见了,惊讶地说:“哥哥,你又逮了一只?”

张宏革一听就愣了:“又逮了一只?”

弟弟也愣了,就翻开小人书,现出了黑蜻蜓:“这只不是你抓的吗?”

张宏革顿时明白了。原来,那只黑蜻蜓被弟弟顺走了。弟弟也喜欢它。

张宏革对比了两只蜻蜓后发现,两者在形状、标本姿态上都有着明显可辨的不同。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头脑发热,看仔细了,就不会闹出这么大的误会了。

张宏革越看越愧疚,第二天便早早出门了,在李长山上学的路上等他。

说清了情况后,张宏革就要将蜻蜓还给他。

李长山制止了正要打开书包的张宏革,说道:“这只就送给你了。你那只就给弟弟吧。我自己好办,反正要给李老师抓,一顺手的事。你要是愿意,星期天来我家,咱们一起抓。”

张宏革高兴地答应了。两人一起走向学校,不时地拉拉手。

这一天,张宏革特意向李老师报告了情况。李老师也很欣慰。

从此以后,两人成了要好的朋友。张宏革家里有一些旧的小人书,如剧照本《冰山上的来客》、剧照本《五十一号兵站》、《铁道游击队》、《岳飞传》等,这些在当时是很难看到的,张宏革都借给李长山看了,李长山很是喜欢,也开拓了眼界。

李长山和张宏革一起给李老师抓了许多黑蜻蜓,从中选了五个好的送给了李老师,又捕获了一只少见的很大的黑蝴蝶,制成标本,一并送给了李老师。

李老师接到这些质朴而饱含深情的礼物时,很是高兴。两人察觉到了她灵动的眼神,以及道谢时柔和的语气。

李老师很珍惜这份礼物,并没有作为书签,而是珍藏在了一本书里,每次看了,心中都是暖暖的、充满欣慰的。退休以后,更是时时跟旧同事、旧邻居展示这份珍藏,述说其背后的故事,作为自己教师生涯的一份纪念。

李长山与张宏革的友谊,后来被同学总结为是“蚂螂牵的线”,有的同学还打趣道:“你们要是一男一女的话,那就是‘蚂螂传情’了,更浪漫了!”(感谢您的关注和帮助!)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