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暗流涌动

换源:

  击退陈涛后,沈鹤的威名愈发远扬,前来归附的人络绎不绝,营地迅速扩张,俨然成为了这片区域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

然而,树大招风,沈鹤的崛起引起了各方更为密切的关注,一场场暗流在平静的表象下悄然涌动。

在炎国内部,朝中大臣们对沈鹤的势力发展议论纷纷。

一些保守派大臣认为沈鹤乃一介草莽,如今势力坐大,恐成国家心腹大患,力主出兵剿灭;而另一派则觉得当下炎国正面临周国与蛮族的双重压力,不宜再树强敌,可采取招安的方式,将沈鹤纳入朝廷麾下,为炎国所用。

炎国皇帝赵桓在两派之间犹豫不决,最终决定先派人去试探沈鹤的态度。

与此同时,周国也密切关注着沈鹤的动向。周国丞相林渊深知沈鹤此人若不能为周国所用,日后必成大患。

他向周国皇帝进言:“陛下,沈鹤崛起于炎国边境,其野心勃勃,若任其发展,待其羽翼丰满,无论是对炎国还是我周国,都将是巨大的威胁。我们可暗中联合炎国的反对势力,一同设法除去沈鹤。”

周国皇帝权衡利弊后,采纳了林渊的建议。

而蛮族那边,他们在南下侵扰炎国后方的过程中,也听闻了沈鹤的事迹。

蛮族大首领阿古达觉得沈鹤是个值得招揽的人才,若能让沈鹤带领他的人马归附蛮族,那对于蛮族的扩张将大有裨益。

于是,阿古达派出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前往沈鹤的营地。

沈鹤这边,面对各方势力的动作,他心中早有准备。

当炎国使者前来试探招安之意时,沈鹤心中冷笑,他深知炎国朝廷内部腐败不堪,自己若归附,不过是沦为他们争权夺利的工具。

但他并未当场拒绝,而是委婉地表示需要时间考虑,以此来拖延时间,观察炎国内部的局势变化。

不久后,周国暗中联合炎国反对势力的消息传到了沈鹤耳中。沈鹤明白,一场更大的危机即将来临。

他一边加强营地的防御工事,一边召集麾下将领商议对策。将领们纷纷义愤填膺,叫嚷着要主动出击,先下手为强。

沈鹤却冷静地说道:“不可冲动,周国与炎国的反对势力既然联合,必然有所准备。我们若贸然出击,正中他们下怀。我们需以静制动,等待时机。”

就在这时,蛮族使者抵达了营地。沈鹤接见了使者,使者献上礼物后,传达了阿古达的招揽之意。

沈鹤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礼物,心中思索起来。

他深知蛮族生性残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若归附蛮族,不仅会失去民心,也违背了自己统一天下、结束乱世的初衷。

但此刻,他也不想与蛮族交恶,多一个敌人。

沈鹤思索片刻后,对蛮族使者说道:“多谢大首领的厚爱,沈某深感荣幸。只是沈某在此地根基未稳,尚有诸多事务需要处理。待我处理妥当,必定前往蛮族营地,面见大首领,共商大事。”

蛮族使者见沈鹤并未直接拒绝,心中也算有了底,便告辞离去。

送走蛮族使者后,沈鹤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自己现在处于各方势力的夹缝之中,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但他并未退缩,反而激起了心中的斗志。他决定利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为自己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沈鹤先是派人散布消息,称炎国即将招安自己,且会给予高官厚禄。

这一消息传到周国和炎国反对势力耳中,引起了他们的恐慌。

周国担心沈鹤真的归附炎国,会增强炎国的实力,于是加快了与炎国反对势力联合行动的步伐。

而炎国朝廷内部,那些原本主张剿灭沈鹤的大臣们,听闻沈鹤可能被招安,也开始在朝中大肆宣扬沈鹤的威胁,力主尽快采取行动。

一时间,炎国内部关于沈鹤的争论愈发激烈,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沈鹤又暗中与炎国边境一些对朝廷不满,但又不敢公然反抗的小势力取得联系,向他们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抱负,承诺若有朝一日成就大业,定会给他们一席之地。

这些小势力在沈鹤的拉拢下,纷纷表示愿意暗中支持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