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青竹是西方教大兴之望

换源:

  八宝功德池水!那是接引圣人以大毅力、大宏愿,汇聚西方微薄功德和天地灵粹,凝聚而成的神水,有洗涤元神,净化业力,增长福缘的无上妙用,每一滴都珍贵无比!

这两样东西,平日里连弥勒、药师这些入门多年的弟子,都难得享用一次。现在,却要全部供给青竹!可见两位圣人对他的重视程度!

准提又看向青竹,目光灼灼:“徒儿,你的悟性虽高,但修行之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单靠自己摸索,终究容易走偏。从今日起,为师将亲自指点你修行,为你讲解大道,解答疑惑。”

圣人亲自指点!

这待遇,在整个洪荒,恐怕也只有那些最受宠的核心亲传弟子才能享有!

青竹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惶恐,连忙跪拜下去:“弟子何德何能,敢劳师尊师伯如此厚爱!弟子定当竭尽全力,刻苦修行,绝不辜负师尊师伯的期望!”

“起来吧。”准提笑着将他扶起,“你担得起这份厚爱。记住,你的成长,便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很快,弥勒便捧着一个玉盒和一个玉瓶回来了。玉盒中,静静地躺着三枚鸽卵大小,通体浑圆,散发着淡淡清香和道韵的金色果实,正是菩提子。玉瓶中,则装着小半瓶闪烁着七彩宝光,蕴含着精纯功德之力的池水。

准提接过,将菩提子递给青竹:“这三枚菩提子,你每日炼化一枚,可助你巩固道基,提升悟性。”

又将玉瓶递给他:“这功德池水,你每次修炼前饮用一滴,可洗涤灵台,净化法力。”

青竹双手颤抖地接过这两样重宝,感觉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资源,更是师门的信任和期望。

就这样,在两位圣人的重点关照和资源倾斜下,青竹开始了他在须弥山突飞猛进的修行生涯。

他每日清晨,先饮一滴八宝功德池水,洗涤身心,净化杂念,让灵台保持空明澄澈。

然后,他会去菩提树下,盘膝而坐,炼化一枚菩提子。菩提子入腹,化作精纯的乙木灵气和菩提道韵,滋养他的法力,温养他的元神,让他时刻处于一种接近悟道的状态。

白天,准提圣人会亲自为他开小灶,讲解西方教更深层次的教义,传授各种基础神通的修行法门,并随时解答他在修行中遇到的任何疑问。

有了圣人的亲自指点,再加上他那逆天的悟性,青竹对道法的理解简直是一日千里!

任何晦涩难懂的经文,准提稍加点拨,他便能瞬间领悟,甚至还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任何复杂繁琐的神通法门,准提演示一遍,他便能掌握精髓,并且很快就能运用自如,甚至还能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微调,使其威力更增,或者消耗更小。

准提越是教导,心中越是惊喜,也越是感慨。他从未遇到过如此“好教”的徒弟!简直就像一块海绵,无论灌输多少知识,都能瞬间吸收消化,并且还能自行衍生出更多的东西。

他甚至感觉,再这样下去,自己这个当师尊的,恐怕很快就要被徒弟“掏空”了!当然,这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在圣人指导、逆天悟性和顶级资源的三重加持下,青竹的修为,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开始了疯狂的飙升!

他本就因为万载苦修和艰难化形,打下了相对扎实的根基(虽然功法粗陋),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足够的能量。如今,这些障碍被一一扫除。

《菩提静心诀》在他手中,运转效率越来越高,从天地间汲取能量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八宝功德池水和菩提子提供的精纯能量,源源不断地补充着他的消耗,推动着他的法力积累。

仅仅是数月之后,他便水到渠成地突破了人仙境界的瓶颈,正式踏入了地仙(炼神返虚)的层次!

这还没完!

地仙境界的关卡,在他面前仿佛形同虚设。

依靠着逆天的悟性,他对天地法则的理解远超同侪,根本不存在什么境界壁垒。法力积累足够,便能自然而然地突破。

地仙初期、中期、后期……

天仙初期、中期、后期……

一个个小境界,被他如同吃饭喝水般轻松跨越。

当然,这个“轻松”是相对洪荒漫长的修炼时间而言的。实际上,每一次突破,青竹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将自身的根基打磨得无比扎实。他的悟性,更多的是体现在“没有瓶颈”和“效率极高”上,而非凭空提升修为。

但即便如此,他的修炼速度,也足以让洪荒绝大多数生灵为之汗颜,甚至让弥勒、药师这些师兄师姐们望尘莫及。

不过短短数十年时间(对于洪荒修士而言,数十年真的只是弹指一挥间),青竹的修为,便从刚入门时的人仙初期,一路狂飙,直接冲到了天仙后期的境界!

这种修炼速度,简直骇人听闻!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准提和接引几乎要以为他是哪位大能转世,或者动用了什么禁忌秘法了。

但他们仔细观察过,青竹的根基异常稳固,法力精纯无比,元神凝练清明,没有任何走火入魔或根基不稳的迹象。一切的进步,都源于他那恐怖的悟性和源源不断的资源堆砌。

两位圣人心中大慰,更加坚定了之前的判断——青竹,就是西方教大兴的希望!

随着修为的提升和对西方教法门的深入理解,青竹的悟性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自身的修行上。

他在修炼之余,开始回顾那些西方教的基础功法和神通,比如弥勒师兄修炼的《未来星宿劫经》入门篇,药师师兄钻研的《琉璃药王诀》基础篇,以及其他几位同门修炼的法门。

以他现在的境界和悟性,再去看这些基础法门,简直是洞若观火。

他发现,这些功法虽然也是圣人所传,根基不凡,但或许是因为早期创立,或许是为了普适大众,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可以优化和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在针对不同跟脚、不同资质的弟子时,可以进行一些更具针对性的调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