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随我学习,已有时日。”陆火缓缓说道,“我观你天资聪颖,悟性非凡,尤其对烹饪、养生乃至其背后蕴含的道理,有独到之见解。你,可愿真正拜入我的门下,继承我的‘灶火大道’?”
伊尹闻言,身体猛地一震,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和激动。
拜师?!继承大道?!
他虽然年纪小,却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陆火先生在他心中,早已如同天人一般!能得到先生的亲自指点,已是天大的幸运,如今先生竟然要收他为徒,传授那神妙的“灶火大道”?!
巨大的幸福感瞬间淹没了他!他毫不犹豫地,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陆火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弟子伊尹,拜见师尊!”少年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充满了无比的真诚和坚定,“弟子愿一生追随师尊,学习灶火大道,万死不辞!”
“好,好,快起来。”陆火连忙用一股柔和的力量将他扶起。虽然他是火焰化形,并无实体,但他的力量运用却恰到好处,让伊尹感觉如沐春风。
看着眼前这个眼神中充满了孺慕和求知欲的少年,陆火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也没想到,自己入世传道,竟然这么快就找到了如此完美的传人!这或许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吧。
“从今日起,你便是我陆火门下,首席大弟子。”陆火郑重地说道,“灶火大道,博大精深,不仅关乎口腹,更关乎养生,关乎民生,关乎天地造化。为师会倾囊相授,但也需你自己用心体悟,刻苦修行,方能有所成就。”
“是!师尊!弟子定不负师尊厚望!”伊尹再次躬身,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知识的渴望。
就这样,在这青阳山下的简陋茅屋前,陆火正式收下了他灶火大道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弟子——伊尹。
有了伊尹这个核心弟子的加入,陆火传授灶火大道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伊尹不仅自己学得快,还能帮助陆火,将那些复杂的道理和技巧,用更浅显易懂的方式,转述给其他资质稍差的学徒。他甚至开始尝试,根据不同人的体质和需求,设计出不同的食谱和养生方案,效果斐然,深受大家的信赖和喜爱。
而陆火的名声,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得越来越广。
不仅仅是青阳山附近的村镇,就连更远地方的人们,甚至一些修仙家族的后辈子弟,都听说了这位“灶火先生”的神奇,不远千里前来求学。
他们来的目的各不相同。
凡人大多是为了学习能改善生活、强身健体的烹饪和养生之术。
而那些有灵根的后辈,或者低阶散修,则隐隐能感受到陆火(虽然他极力收敛)和伊尹(在陆火的指点和灶火滋养下,也开始显露出不凡潜力)身上那股独特的、充满生机和道韵的气息。他们渴望学习的,不仅仅是凡俗的技艺,更是希望能从这独特的“灶火大道”中,窥得一丝仙缘,或者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修行之路。
陆火来者不拒,秉承“有教无类”的原则(虽然他自己可能没意识到这正是截教的宗旨)。
对于凡人,他耐心传授基础的烹饪、养生知识,改善他们的生活。
对于那些有心向道者,他则会根据其资质和心性,适当地传授一些更深层次的,蕴含着法力运用的灶火技巧,比如如何用微弱的灵力控制火候,如何用特定的食材搭配灵草炼制简单的“灵食”,如何通过特定的呼吸吐纳之法配合饮食来温养自身等等。
渐渐地,以陆火的茅草屋为中心,青阳山下,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充满活力的学习团体。
人数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
茅草屋早已不够用,热心的村民们自发地在附近开辟出更多的空地,搭建起更多的简易灶台和棚屋,供大家学习和交流。
这里没有森严的门规,没有高高在上的仙师架子。只有一位温和的“陆先生”,一位聪慧的“伊尹小师兄”,以及一群对生活充满热爱,对知识充满渴望的求学者。
他们在这里,学习如何生火,如何做饭,如何调养身体,如何理解食物与生命的关系。
他们在这里,分享着彼此的收获和喜悦,感受着灶火带来的温暖和凝聚力。
一个以“灶火”为核心,以改善民生、滋养生命为目标的独特道统雏形,就在这片看似平凡的土地上,悄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陆火看着眼前这欣欣向荣的景象,看着那些因为他的教导而变得更加健康、更加快乐的人们,看着伊尹那日益沉稳、隐隐已有大家风范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他知道,他的灶火大道,已经不再是他一个人的道了。
它已经在这片凡俗的土地上,找到了最肥沃的土壤,拥有了最坚实的根基。
而他,作为这一切的开创者,也将在这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不断地印证自身,完善自身,向着更高远的境界,稳步前行。
青陽山下,陸火的茅草屋早已不再是最初那般簡陋。熱心的山民和前來求學的弟子們自發地動手,用更好的木材和石料,將其擴建成了一片錯落有致的院落。院中不僅有數個大小不一、設計巧妙的改良灶台,還開辟了菜園,種植着各種常見的蔬菜和一些陸火指點下尋來的、具有食療效果的草藥。
每日里,這片院落都充滿了勃勃生机。炊煙裊裊,飯菜飄香,伴随着人们學習、交流、請教的聲音,以及孩子們嬉鬧的笑語,構成了一幅充滿溫暖和希望的凡俗畫卷。
陸火,或者說“陸先生”,依舊保持着那個温和的青年形象,穿梭于灶台和學徒之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