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的颓势,如同黄昏笼罩大地,日益深重。贾母重病缠绵,贾政被革职后心灰意冷,贾赦被吓得噤若寒蝉。荣国府内部,弥漫着压抑、抱怨和无休止的争吵。林黛玉身处其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窒息和压迫。
王夫人和薛姨妈“金玉良缘”的念头从未断绝。她们见贾宝玉日益颓废,贾府地位不保,反而加紧了对黛玉的算计。她们开始暗示黛玉,贾府日后能否维持体面,全靠她和薛宝钗的“齐心协力”。这让黛玉更加厌恶。她知道,在她们眼中,自己不过是林家巨额遗产的载体,以及维系贾府体面的工具。
每日清晨,她都会被贾府的各种琐事和争吵惊醒。那些尖刻的言语、自私的嘴脸,如同毒蛇般缠绕着她的心。她的咳疾愈发严重,夜里常常无法安眠。她感到自己的生命正在一点点地被贾府的污浊所吞噬。
然而,在贾府的阴霾之外,贾瑄的侯府却如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黛玉虽然身处贾府,但她通过紫鹃和一些暗中传递的消息,悄悄关注着贾瑄的动向和事迹。
她听闻侯府的纪律严明,与贾府的懒散形成鲜明对比。她听说贾瑄每日处理军务政务,勤勉非常,丝毫没有世家公子的纨绔。她还听说,京城百姓对贾瑄赞不绝口,称他为“活菩萨”,说他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惩治了许多欺压百姓的恶霸。这些消息,如同清风般吹散了她心头的郁结。
她回忆起贾瑄在侯府当众驳斥贾府的情景。他那双冰冷而深邃的眼睛,那份果断而决绝的气势,依然历历在目。他敢于直面贾府的虚伪,敢于撕下他们的面具,这让她内心深感佩服。他没有被贾府的“恩情”所束缚,也没有被贾府的威势所吓倒。他是一个真正的独立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力量。
她也回想起那次“偶遇”。贾瑄在马车旁擦肩而过时,那短暂而深意的眼神交流,让她感受到了他与贾府男子截然不同的态度。他没有轻浮,没有敷衍,只有一种沉静的理解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那一眼,仿佛看透了她的所有愁绪,也似乎包含了对她未来的某种承诺。
黛玉的心中,对贾瑄的敬佩与日俱增。她开始将他与贾宝玉进行对比。贾宝玉的“痴情”是表面化的,他的“善心”是虚伪的。他只懂得沉迷于自己的小世界,对贾府的衰败熟视无睹,对自己的无能不思进取。而贾瑄,却是真正的强大,真正的有担当。他不仅能保护自己,更能保护他所看重的人和事物。
她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在这贾府,她终究是寄人篱下,命不由己。贾母的偏心、王夫人的算计、薛宝钗的步步紧逼,让她感到无处可逃。她曾经的依靠,贾宝玉,也已然沉沦。她需要一个真正的港湾,一个能够给她带来安全和自由的归宿。
而贾瑄,似乎正是那个人。他有侯爵之位,有皇帝的信任,有百姓的拥护,更有那份正直和强大的力量。他能够保护她,能够让她脱离贾府的桎梏。她开始幻想,如果能与这样一个人并肩而立,那她的生命,是否会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这种信任,如同种子般在她心中悄然萌芽。她不再仅仅是旁观者,她开始主动去寻找贾瑄的更多信息。她会借故让紫鹃出去办事,实则打探贾瑄的政绩和日常。她也开始从贾府丫鬟们的闲谈中,收集关于贾瑄的只言片语。
每一次得知贾瑄又做了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她的内心便会多一份安定。每一次听说贾瑄如何惩治了贪官污吏,她的眼中便会多一份亮光。她发现,贾瑄所做的一切,都与她内心对“正义”和“公道”的渴望不谋而合。
她开始相信,贾瑄并非贾府口中的“忘恩负义”,而是真正清醒的强者。她开始相信,他有能力改变这个世道,也能将她从这个腐朽的贾府里解救出来。这份信任,虽然还很微弱,但却足以成为她对抗贾府的力量源泉。
黛玉心中明白,这份信任的萌芽,意味着她即将做出一个重要的选择。她不再被动地承受命运的安排,她将主动寻求改变。而贾瑄,那个强大而清醒的男子,将成为她唯一的希望。她的信任,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穿透了贾府的层层阴霾,为她指引了方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