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赐婚的圣旨,如同照亮林黛玉生命的一束光。她带着紫鹃,在侯府的隆重迎接下,离开了那个让她日渐枯萎的荣国府。踏入侯府大门的那一刻,她感到周身一轻,仿佛卸下了压在心头多年的重负。侯府没有荣国府那般繁复的规矩和阴暗的角落,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明亮而开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一种说不出的清新,与贾府那股混杂着脂粉、旧物和腐朽的气息截然不同。
贾瑄为黛玉安排了侯府内最清雅舒适的院落。院子里种着她喜爱的竹子和芭蕉,屋内陈设简洁却不失品味,每一件物品都恰到好处,透着一种沉静的雅致。侍女们恭敬有礼,动作轻柔,再没有贾府那些丫鬟的敷衍和怠慢。黛玉在这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和尊重。她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侯府的生活,如同为黛玉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她不再需要面对贾母的偏心,王夫人的算计,贾宝玉的纠缠,以及贾府内部无休止的争斗。她的心情渐渐舒畅,压抑在心头的郁结也随之消散。奇迹般地,她的咳疾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脸色也渐渐红润起来,眼神中重新焕发出了光彩。紫鹃看着黛玉的变化,心中充满了欣慰。她知道,姑娘终于找到了属于她的安宁之地。
贾瑄虽然公务繁忙,但他从未忽略黛玉。他每日都会抽出固定的时间,陪伴黛玉。有时,他会带她在侯府的园子里散步,欣赏四季的景致。有时,他会邀请她到书房,与她一同品茶,共同阅读。在这些相处的时光里,他们的交流日益深入。
贾瑄发现,黛玉不仅仅拥有令人惊艳的诗才,更有着一颗剔透玲珑的心和超越常人的智慧。她对世事的看法,往往一针见血,直指核心。她不像贾府那些女子,只关心脂粉衣饰,只沉溺于小情小爱。她关心百姓的疾苦,关心国家的兴衰,关心世间的公道与正义。
“林姑娘以为,如今朝中弊病,何者最为深重?”贾瑄有时会放下手中的奏章,目光深邃地看向黛玉,认真地请教她的看法。他将她视为可以平等交流的知己,而非仅仅是未来的妻子。
黛玉会沉思片刻,然后轻声说出自己的见解:“窃以为,人心不古,官吏贪腐,乃是万恶之源。上梁不正下梁歪,若不能肃清官场,即便有再好的律法,也难以推行。”她会结合自己对贾府的观察,对世情的理解,分析官场的种种乱象。她的分析往往深刻而独到,让贾瑄眼前一亮。
贾瑄会将自己的一些治世理念和改革设想,与黛玉分享。他会告诉她,他希望建立一个怎样的天下,一个怎样的秩序。他希望百姓安居乐业,希望官吏清廉正直,希望国家强盛安定。黛玉听着他的讲述,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她看到了贾瑄身上那份真正的家国情怀,那份为天下苍生而奋斗的担当。这份担当,是她在贾宝玉身上从未见过的。
他们发现彼此在思想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深恶痛绝贾府的虚伪和腐朽,都渴望一个更加清明公正的世道。他们对人性的弱点有着清醒的认知,却又对人性的美好抱有希望。他们的灵魂,在这些深入的交流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贾瑄欣赏黛玉的清醒和智慧,也心疼她过去的遭遇。他用自己的强大和温柔,给予她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被爱。他会鼓励她继续创作诗词,支持她追求自己的兴趣。他为她提供了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让她可以完全地展现真实的自我。
黛玉则被贾瑄的正直、强大和远见所深深吸引。她在他身上看到了真正的力量和希望。她知道,他不仅仅是她的爱人,更是她的知己,是她在这世间唯一的依靠。她愿意与他并肩而立,共同面对未来的风雨。
她开始主动参与到侯府的一些事务中。她会帮助贾瑄整理文书,校对账目,甚至对一些政务提出自己的建议。她的细心和智慧,让贾瑄感到事半功倍。她成为了贾瑄最得力的助手和最亲密的知己。
两人的感情,在共同的理念和相互扶持中日益深厚。他们之间没有贾宝玉那般的痴缠和矫情,只有一种基于理解、尊重和信任的深沉爱意。他们的爱,是灵魂的契合,是理想的共鸣。这份情感的萌芽,如同春日里的花朵,悄然绽放,不张扬,却深沉而持久。贾瑄与林黛玉,在侯府这个全新的天地里,共同开启了属于他们的篇章。他们的结合,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对新秩序、新生活的共同向往。贾府的衰败,为他们提供了重生的土壤。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