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侯府落定,贾府密谋

换源:

  贾瑄入京之后,并未直接返回贾府。他率部直入皇宫,觐见天子。大殿之上,皇帝御赐金椅,贾瑄谢恩落座。君臣二人相谈甚欢,皇帝对贾瑄的功绩赞不绝口,并赐下无数珍宝、良田、府邸。其中,京城西郊的一座豪华侯府,更是昭示着皇帝对贾瑄的器重与信任。贾瑄在宫中待了半日,才在禁卫军的护送下,前往新赐的侯府。

贾府得知贾瑄未归,立刻派人到城门口“迎接”。贾政特意吩咐,要排场大些,要让京城百姓看到贾府的“情谊”。然而,他们却扑了个空。贾府的仆从们在城门口等候良久,却始终不见贾瑄的踪影。眼见日头西斜,他们才悻悻而归,将这个消息禀报给贾政。贾政听闻,气得脸色铁青。这无疑是贾瑄对贾府的无声驳斥,让他颜面尽失。

“他竟敢如此傲慢!”贾政怒拍桌案,他从未受过如此轻视。贾赦则眯起眼睛,哼了一声:“我看他就是得意忘形了。不过是个替身出身,得了些功劳,就忘了自己是谁了。”他语气中充满酸涩,却又带着一丝不可置疑的贪婪。王夫人则愁眉不展,她更担心贾瑄的势力会盖过贾宝玉。

当日晚间,贾母便召集了贾政、贾赦、王夫人、邢夫人等核心人物,在荣禧堂密谈。烛火摇曳,厅内气氛凝重。贾母的脸色苍白,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精明。她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缓缓开口:“如今贾瑄已经封侯,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他终究是贾府的血脉,是咱们家族的荣耀。这泼天的富贵,断没有让外人占去的道理。”

贾政闻言,心头一动。他知道贾母要说什么。贾母继续道:“他替宝玉去了军营,这份军功,本就是宝玉该得的。如今他得了侯爵,得了赏赐,总要为家族出力。我的意思是,既然他替宝玉吃了苦,这荣耀,也该由宝玉来承接。”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宝玉是荣国府的嫡孙,是咱们贾家的希望。若能将这侯爵之位,或是其中一部分军功,过继到宝玉名下,那贾府的百年基业,便可再添光彩!”

贾政沉吟片刻,点头道:“母亲言之有理。宝玉是天选之人,他日必成大器。贾瑄此番,是替宝玉完成了应尽之事,这荣耀归于宝玉,乃是天经地义。”他语气中带着冠冕堂皇的借口,内心深处却充斥着虚伪的算计。他认为只要将贾瑄的功劳归于宝玉,便能将贾瑄重新掌控在贾府手中。

贾赦眼神发亮,他最关心的还是财富。他搓了搓手,谄媚地笑着:“老太太说得是!宝玉是凤凰,贾瑄不过是个泥瓦匠,修房子是他的本分。这房子修好了,自然归宝玉住。我看那贾瑄,想必在边疆也捞了不少油水吧?若能让宝玉得了侯爵,那他的一切,不都是贾府的了?”他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贾瑄财富的觊觎。

王夫人则冷着脸,她一心只为宝玉谋划。她开口道:“侯爷之位,皇帝亲封,恐怕难以更改。但军功,却是实打实的。若是能让贾瑄将那军功的‘名头’让给宝玉,再让宝玉得个什么爵位,那也是好的。至于侯爷的赏赐,自然也该由贾府统筹使用。”她的话语更加直接,将贾瑄完全视为工具。

贾母听着众人的附和,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她认为这个计划天衣无缝。在她看来,贾瑄不过是个无根无基的替身,贾府对他有“养育之恩”,如今得了功劳,自然要“回报”家族。她对贾瑄的忠诚和感恩深信不疑。

“如此,明日便由贾政带着宝玉,一同去侯府拜访。好言相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他,贾府是他的根,家族是他的靠山。让他明白,只有将荣耀归于家族,他才能真正立足京城。”贾母语气笃定,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众人纷纷应是,脸上都带着即将到手的喜悦。

他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算计之中,想象着贾瑄回到贾府,卑躬屈膝地献上一切。他们从未想过,一个能够在战场上斩杀千敌,从底层爬上侯爵之位的人,会是他们能够随意揉捏的软柿子。贾府的密谋,在贾瑄看来,不过是跳梁小丑的拙劣表演。而这场表演的结局,只会是他们自食恶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