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虏自漠南进犯国朝北境,攻占关隘。
军情急报传到都中神京,诏令兵部尚书史鼎为北境兵马都统,谋定北境各州守军会师讨贼。
此时,乌堡主领着村民分发弓刀鼓板,已然进入了战备状态。
“胡虏进犯了,鞑子入关了!”
“小主请放心,老奴一定死守乌家堡。”
乌家堡堡主乌进忠亲手送上了乡团这个大礼。
恰好,史鼎和统军使冯唐率领神威军赶到,会师各州戍兵,势如破竹。
史鼎见到贾珫,甚是欣喜。
“大侄儿,你竟还活着,好极了。”
荣国府的贾母史太君是史鼎的姑姑。
史鼎便是贾珫的表叔了。
眼下,没有时间过多的寒暄。
史鼎并非武将出身,眼下官居兵部尚书,此行更是钦差大臣的身份。
史鼎把贾珫带来的乡团入编,命他即日领兵讨贼,驱除关内的胡虏。
拼杀了三天三夜,终于从来犯胡虏手中夺回了紫荆关。
“这三天三夜的拼杀,有一个人浴血奋战,杀敌无数。”
“此人当记首功,想必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
史鼎正说着,士兵们之中就有人喊了贾珫的名字。
没错,他就是贾珫,一位普通又特殊的骑兵。
“贾珫记首功,晋升都将,整编黑云都。”
虽然是连升两级,但史鼎此话一出,众将士皆无异议。
刚结束三天三夜的拼杀,贾珫却仍然不尽兴。
何况,只是把胡虏赶出了紫荆关,漠南还被胡虏占据着。
大胜之际,贾珫还想杀向漠北腹地,但兵部尚书史鼎始终不允。
“驱除胡虏,时不待我,贾珫请战漠北。”
贾珫当着众位将士说道。
“胡闹!大战刚结束,正是众将士休养之时,如何出战?”
史鼎当即驳回了贾珫的主战之请。
“胡虏此次突袭我们,集结了数万大军,已是极限。”
“眼下,胡虏北逃,正是乘胜追击的机会。”
“杀得胡虏数年内不敢进犯,如此才是。”
贾珫据理力争,仍然坚持请战。
此时,大将军卫青思虑再三,已作谋定。
“传令诸将,弓箭全力掩护,阵前将士即刻撤回,退守关隘。”
卫青的军令还在帐内,贾珫即刻阻止,跪请出战。
“大将军,此时退守,动摇军心士气。”
“请派我上阵杀敌,击溃阵前来犯胡虏。”
听了贾珫的请战之言,卫青恍然大悟。
大敌当前,最重要的是军心,是士气。
全军一鼓作气,上阵迎战,才有胜算。
“传令,全军将士,同仇敌忾,上阵杀敌。”
“骑兵贾珫听令,本将军卫青,与子同仇,与子偕行。”
二人相视一笑,戮力同心,躬先表率,振奋全军士气。
大将军令下,守关将士披甲戴胄,上阵杀敌。
卫青冲杀在前,贾珫紧随其后。
拼杀了三天三夜,来犯胡虏全军覆没。
黑云都损兵折将,一千将士死伤过半。
在全军整编大会上,大将军卫青为全体将士加记军功。
因死伤过半,四位什将战死了三位,黑云都只能进行重新整编了。
“这三天三夜的拼杀,有一个人浴血奋战,杀敌无数。”
“此人当记首功,想必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
卫青正说着,士兵们之中就有人喊了贾珫的名字。
没错,他就是贾珫,一位普通又特殊的骑兵。
“贾珫记首功,晋升什将。”
虽然是连升两级,但卫青此话一出,众将士皆无异议。
贾珫当了什将,帐下领十队,共三百骑。
刚结束三天三夜的拼杀,贾珫仍然不尽兴。
贾珫当然应该抓紧时间,主动进入漠北腹地,擒拿胡虏可汗。
“大将军,擒贼先擒王,贾珫请战漠北。”
贾珫当着众位将士说道。
“胡闹!大战刚结束,正是众将士休养之时,如何出战?”
卫青当即驳回了贾珫的主战之请。
“胡虏此次突袭我们,集结了五千大军,已是极限。”
“眼下,漠北兵力必然虚弱,我们若趁虚而入,必将胡虏可汗手到擒来。”
贾珫据理力争,仍然坚持请战。
“此事非同小可,尚需从长计议。”
“我已急报京师神威统军使,冯唐老将军自有定夺。”
“想来三个月内,京师就会增派一个都的兵力。”
“黑云都的职责是镇守关隘,不是出征讨伐。”
卫青言之凿凿,坚持不准贾珫征伐漠北。
等京师增援,只怕三个月之后,就晚了。
更何况,万一增派一个指挥使来,只怕功劳全被抢了去。
“兵不在多,三百骑兵,足矣!”
“若大将军许我三个月,那三个月后,漠北胡虏必无兵卒。”
“兵贵神速,定杀得胡虏可汗,遣使纳贡,永世称臣。”
贾珫的豪言壮志令大将军卫青动容不已。
一个气宇轩昂的身影浮现在他的脑海。
他好像看见了贾代善魂归,漠北胡虏口中的昔日战神。
不知是不是被点燃了斗志,大将军卫青终于改口了。
“三百骑,真的够?”
“够!”
“贾珫听令,命你三日内率三百骑,扫荡漠北腹地。”
“末将遵令!”
三日后,黑云都什将贾珫,领帐下三百骑兵,整装待发,北上进入漠北腹地。
新晋无敌战神的名号响彻漠北。
整个漠北之地恐怕已经没有负隅顽抗的兵卒了。
此时,贾珫已经杀到了胡虏大可汗的面前。
“就剩你一个了,刚好凑个整。”
“你不能杀本大汗。”
“为何不能,我偏杀了。”
“将军饶命,杀我不值啊!”
“怎讲?”
“若杀了本大汉,胡虏各部恐生变数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