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紫荆关黑云都

换源:

  深冬腊月。

国朝北境紫荆关。

镇守关隘的是黑云都。

黑云都皆是骑兵,曾经隶属神威军。

紫荆关是国朝北大门,与胡虏的漠南之地接壤。

今日是农历除夕。

只有半数的将士值守。

休假的将士,欢聚一堂。

“五魁首啊!”

“六六六!”

“七个巧啊!”

“八匹马!”

紫荆关北口的瞭望台上。

十位轮岗士兵,五五交接班勤。

“兄弟们!”

“我口水都快流干了。”

“你们可终于来接班了。”

“都已经吃饱喝足了。”

“美食佳肴给你们留着了。”

“菜香!饭饱!”

“大将军下令,值守将士不可饮酒。”

“等明日休假,再一醉方休。”

......

不知过了多久。

紫荆关的夜渐渐深了。

“瓜啊~~~~~”

“瓜啊~~~~~”

“瓜啊~~~~~”

北面突然传来阵阵呐喊声。

守岗士兵顿时心头一紧。

只见黑压压的一片,向关隘涌来。

“有胡虏!”

“关北口外正面,有胡虏!”

“快去报告大将军,关北口外正面,有胡虏!”

大将军卫青,黑云都的都指挥使。

都指挥使领十个营,每营置一指挥,称营将。

每个营将麾下辖十个总旗。

每个总旗领十个小旗。

每个小旗有十个骑兵。

都指挥使卫青得报,立即召集帐下的营将。

因有半数将士休假,部分士兵更是醉酒状态。

今夜仅五位营将值守备战,事态异常紧急。

卫青随即下传指令,部署作战任务。

“你们俩领帐下十个总旗的骑兵,合力正面迎敌。”

“遵令!”

两位营将齐声应答。

“你们两个各率十个总旗,分别从东、西两侧合围来犯之敌。”

“遵令!”

两位营将齐声应答。

“你领剩余的十个总旗,持弓箭镇守关隘,远距离射杀靠近关隘的胡虏。”

“遵令!”

最后一位营将应答。

“另外,带个话给你帐下的贾珫,让他立刻来见我。”

都指挥使卫青补充说道。

营将这才明白,为何是他帐下的十个总旗留守关隘。

因为他的帐下有个贾珫。

......

不一会儿,一个英姿煞爽的士兵来到了都指挥史的面前。

他就是贾珫。

“大敌当前,如果你想回京,我会放你走。”

卫青说。

“回京?漠北的胡虏亲自送上门来了,大将军却要我回京?”

当逃兵是不可能的,贾珫继续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可就等着这一天,先在战场杀敌,再回京师领功。”

“舅舅,这不就是你一直以来,对我的期望吗?”

卫青听了,面露微笑,倍感欣慰。

原来,贾珫是卫青的亲外甥。

贾珫的生母卫氏,是贾赦明媒正娶的侧室。

既是二房,贾珫便是庶子了。

卫氏是个高冷的女子,很快遭到了贾赦的冷落。

贾珫因此亦被贾赦嫌弃,自幼是在军中随母舅卫青长大的。

“胡虏这次突然进犯,来势汹汹,恐怕预谋已久。”

大将军卫青似乎另有顾虑,没有让贾珫上阵杀敌的意思。

贾珫当然不会临阵脱逃。

贾珫铁了心留下,正想请战,即见有人来报。

“报!关北口外东侧,有胡虏!”

“报!关北口外西侧,也出现了胡虏!”

卫青听了,吃一大惊。

“糟了!敌人太狡猾,阵前诸将恐被合围。”

贾珫跪请出战。

“大将军,请派我上阵杀敌,击杀阵前来犯胡虏。”

大敌当前,最重要的是军心,是士气。

全军一鼓作气,上阵迎战,才有胜算。

此时,大将军卫青思虑再三,已作谋定。

“传令,休假取消!”

“全军将士,同仇敌忾,上阵杀敌。”

“无法上阵者,军法处置!”

大将军令下,守关将士披甲戴胄,上阵杀敌。

舅甥二人相视一笑,戮力同心。

卫青冲杀在前,贾珫紧随其后,宛如上阵父子兵。

躬先表率,振奋全军士气。

眼看全军将士就要全军覆没,骑兵贾珫临危受命。

都指挥史卫青命他八百里加急,携带一纸军情南下京师奏报。

倦怠的战马驮着贾珫,憋着最后一口气,疾驰在山野小道。

战马疾驰五百里后便已筋疲力竭,贾珫也因身负重伤而性命不保。

他自知命不久矣,无力完成紧急任务,途中发现一片田庄,随即闯进了一个村庄。

迷迷糊糊的贾珫见前方路口有房屋一片,也不知是何村庄。

他径直往前冲去,等瞥见到了人影这才松一口气,一股脑儿地从马上摔了下来。

村民见此场景,禁不住大声疾呼道:

“来人啊!快来人啊!都快快来啊!”

此地正是荣国府的田庄产业,村庄即是乌家堡。

乌家堡众人先是围观一阵,方才认出又是战马,又是士兵。

奄奄一息的贾珫被抬往乌家堡堡主的家宅。

堡主姓乌,叫乌进忠,是已逝荣国公贾代善的忠仆。

在乌家的大宅子里,堡主乌进忠闻声出来。

见状,顿时吃一大惊。

“快!给他喂一口茶水,听他有何话要说。”

喂下一口茶水后,贾珫终于微微睁开了眼睛。

乌堡主再细看时,发现那血迹斑斑的皮甲上,绣着“贾珫”二字。

此时,乌家堡的村民再次围了上去,你一言我一语,低声交头接耳。

堡主乌进忠立即呵斥众人道:

“闲杂人等保持肃静,若是能退到门外去,最好不过了。”

众人顿时吓退,给弥留之际的贾珫留出了喘息的空间。

“送去......京师......”

贾珫的声音极其微弱,那是濒死之人难以咽下的气息。

他缓缓从皮甲里扒出一纸血迹斑斑的军情。

“紫荆关......急报......”

贾珫断断续续,还没说完,就背过头,昏死过去了。

堡主乌进忠见状,慌忙对围观的众人质问道:

“去请乡医了吗?乡医他人呢?人来了吗?”

“来了来了,乡医人来了。”

说话声从众人身后传来,想来早就到了,被堵在了门外。

原来是乡团的人闻声赶来,且早去请来了乡医。

乡团是北境乡村特有的军事力量。

数年前便有诏令,国朝北境乡村,召集乡民,自备兵械,弓刀鼓板,团结为社,勤学武艺,弓箭刀枪皆训练有素,当自保卫,以备胡虏群盗。

此时,乡团的壮士们在闲杂人等中开出了一条道,引乡医进入了乌宅。

乡医随即查验了贾珫的伤情。

很快就粗略得出了结论,生死已明。

乡医向堡主乌进忠摇头示意。

在他看来,这名战士已然没了性命。

但,北境的军情急报仍需接力送往关隘,送往京师。

乡团的一众壮士,自告奋勇,无一懦夫。

三名乡团壮士来到马棚牵马,怀揣情报,骑马离去。

堡主乌进忠领着乌家堡的民众在门口目送,远去。

就在众人转身准备散去的时候,贾珫此时竟睁开眼睛,直直坐了起来。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