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书法之道,博大精深,永无止境。
他还需要不断地临摹,不断地感悟,才能真正达到更高的境界。
但无论如何,顿悟了“颜筋柳骨”之后,他在书法上的造诣,已经远远超越了同龄人,甚至比许多成年人还要出色。
这为他将来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又增添了一项重要的资本。
他的神童之名,也因为这一手出神入化的书法,而更加名副其实。
林黛玉自小便聪慧过人,又兼喜爱诗文,平日里除了阅读各种书籍,也常常会自己尝试着写一些小令或绝句。
她心思细腻敏感,情感丰富,所作的诗词,往往带着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哀婉,却又充满了灵气和才情。
宝玉知道黛玉喜爱诗文,也时常会与她一同探讨诗词的格律和意境。
两人在文学上的共同爱好,让他们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
这一日,宝玉见黛玉手中拿着一块素白的手帕,正在上面绣着几朵兰花。
那帕子质地轻柔,洁白无瑕,只是显得有些单调。
宝玉心中一动,便笑着对黛玉说道:“林妹妹,你这帕子如此素净,倒不如让我在上面为你题写几句诗,岂不更添几分雅致。”
黛玉听了,抬起头来,看着宝玉,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她知道宝玉不仅诗才敏捷,而且书法也写得极好,若是能得他在自己的帕子上题诗,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她微微一笑,说道:“宝玉哥哥若肯赐墨,那自然是妹妹的荣幸。只是,妹妹这帕子粗陋,怕是污了哥哥的笔墨。”
宝玉笑道:“林妹妹说笑了。佳人美玉,相得益彰。有好帕,自然也要配好诗好字才是。”
说着,他便让丫鬟取来了笔墨纸砚。
黛玉将那块素白的帕子小心翼翼地铺在书案上,眼中充满了期待。
宝玉深吸一口气,凝神静气,提起毛笔,饱蘸浓墨。
他略作思索,便决定写一首自己前世记忆中,非常喜欢的一首描写兰花的隽永小诗。
他觉得,这首诗的意境,与黛玉的气质颇为相符。
他手腕轻抬,笔尖在洁白的帕子上缓缓落下。
只见他下笔沉稳厚重,笔锋转折之间,尽显“颜筋柳骨”的风范。
那字迹,既有颜体的雄浑大气,又不失柳体的挺拔俊秀,每一个笔画都充满了力量感和美感。
他写的是: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短短四句诗,将兰花的优美姿态,清幽香气,以及其高洁的品格,都描绘得淋漓尽致。
诗句隽永,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写罢诗句,宝玉意犹未尽,又在诗旁,随手用淡墨勾勒了几笔兰草。
他虽然并未专门学习绘画,但凭借着超凡的悟性和对美的感知,那几笔兰草画得也是疏朗有致,颇具神韵,与那手好字和那首好诗,相得益彰。
待墨迹稍干,宝玉将帕子轻轻拿起,递给黛玉,笑道:“林妹妹,你看如何。”
黛玉接过帕子,仔细端详着。
只见那洁白的帕子上,墨色淋漓,字迹遒劲俊逸,诗句清雅脱俗,兰草淡泊高洁。
诗画双绝,美不胜收。
黛玉只觉得眼前这方小小的帕子,仿佛瞬间变成了一件稀世珍宝,让她爱不释手。
她看着帕子上的诗画,又看了看身旁的宝玉,眼中异彩连连,心中充满了欢喜和感动。
她轻声赞叹道:“宝玉哥哥,你这字写得真好,诗也作得这般有风骨,画也画得这般有神韵。妹妹真是佩服之至。”
宝玉笑道:“林妹妹喜欢就好。”
黛玉将那方题了诗画的帕子,视若珍宝,小心翼翼地折叠好,贴身收藏起来。
她觉得,这方帕子上,不仅有宝玉哥哥的才华,更承载着他们之间一份特殊的情谊。
从此以后,这方帕子便成为了黛玉最珍爱的物品之一,时常会拿出来独自欣赏,每看一次,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暖意和甜蜜。
而宝玉,通过这次为黛玉题帕,也更加感受到了黛玉对自己的那份纯真而深厚的情感。
他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位可以倾心相交的知己。
他会好好珍惜这份情谊,也会努力去守护这份美好。
宁国府与荣国府一街之隔,同为国公府第,平日里也是往来密切。
只是与荣国府相比,宁国府的风气却要差了许多。
宁国府的当家人贾珍,为人荒淫无度,不务正业,整日价只知吃喝玩乐,斗鸡走狗。
其子贾蓉,也是个不成器的纨绔子弟,有其父必有其子。
父子二人将宁国府搞得乌烟瘴气,府中上下,也是怨声载道。
这一日,宁国府的老仆焦大,因多喝了几杯黄汤,酒劲上涌,竟在府门前大发酒疯,破口大骂起来。
焦大是宁国府的老资格奴仆,曾跟着太爷出过兵,打过仗,立过功劳,平日里便有些倚老卖老,不将众人放在眼里。
此刻酒壮怂人胆,更是口无遮拦,将宁国府内部那些见不得光的丑事,一件件都抖落了出来。
他骂道:“我要RECEIPTS,我要到太爷的坟前去告状去。我替太爷出力,挣下这份家业,如今倒好,你们这些不肖子孙,一个个都只知道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我也不愿意说。如今可好,连我这老货也不放在眼里了。”
他骂得声嘶力竭,言辞污秽不堪,将贾府内部的种种不堪和龌龊,都赤裸裸地揭露了出来。
周围的下人们听了,都吓得魂飞魄散,纷纷避之不及,生怕惹祸上身。
也有人上前劝阻,却被焦大一把推开,骂得更凶了。
恰巧此时,宝玉正从宁国府探望秦可卿回来,路过府门,远远地便听到了焦大的醉骂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