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精神饱满

换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宝玉一天天长大。

虽然还不能说话,行动也受限,但他已经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

他不再像刚出生时那样,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模糊和混沌。

他的视力渐渐清晰,能够看清抱着他的人的容貌,也能分辨出房间里的陈设。

他的听力也更加敏锐,能够捕捉到更多的信息。

他开始有意识地聆听周围人的交谈,努力从中获取关于这个世界,这个家族的一切。

奶妈和丫鬟们的窃窃私语,是他最常听到的。

她们谈论着府里的新鲜事,哪个主子赏了什么东西,哪个丫鬟得了脸,哪个管事又在背后作威作福。

这些看似琐碎的闲聊,却为宝玉勾勒出了荣国府日常生活的一角,也让他初步了解了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等级制度。

贾母和王夫人等长辈,对他更是疼爱有加。

贾母时常将他抱在怀里,口中“心肝肉儿”地叫着,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期盼。

王夫人虽然不像贾母那般外露,但看向他的目光也充满了温柔和关切。

她们会教他认人,指着某个丫鬟说“这是袭人”,指着某个嬷嬷说“那是李嬷嬷”。

她们也会给他讲一些简单的道理,虽然他现在还无法回应,但她们相信这孩子是“衔玉而生”的,定然与众不同,能听懂她们的话。

清客相公们是荣国府的常客,他们往往学识渊博,能言善辩,时常出入贾母和贾政的书房,谈笑风生,吟诗作对。

宝玉被抱在贾母身边时,也常常能听到他们的谈话。

这些人谈论的内容包罗万象,从诗词歌赋到时政见闻,从坊间趣事到古今逸史。

对于急于了解这个时代的宝玉来说,这些无疑是宝贵的信息来源。

某日,天气晴好,贾母心情舒畅,便在自己的院中设了小宴,请了几位平日里常来走动的清客相公说话解闷。

宝玉依旧被贾母抱在怀中,像个吉祥物一般,安静地听着。

清客们为了奉承贾母,自然是使出浑身解数,或讲些新奇有趣的笑话,或点评时下的流行诗词。

一位姓詹的清客,捋着胡须,摇头晃脑地吟诵起一首新近流传的七言律诗。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他的声音抑扬顿挫,带着特有的韵味。

另一位姓胡的清客则接口点评道:“詹先生此诗,平仄对仗工整,意境也颇为不俗,只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句,似乎与南唐冯延巳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太过雷同,少了些新意。”

詹清客闻言,面色微微一滞,随即笑道:“胡兄所言极是,在下也是偶得此句,觉得颇有雅趣,便信手拈来,倒是忘了出处,惭愧,惭愧。”

贾母呵呵笑道:“什么出处不出处的,只要听着好听,便是好诗。你们这些文人墨客,就是讲究多。”

清客们也纷纷附和,场面又热闹起来。

宝玉静静地听着,那些平仄格律、引经据典的词句,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耳中。

他虽然是现代人的灵魂,对这些古代的诗词文化并不精通,但此刻,他却感觉自己仿佛能够理解其中的奥妙。

那些字词的排列组合,那些声调的起伏变化,似乎都蕴含着某种规律。

就在此时,他脑中再次轰鸣一声,如同有什么东西被瞬间打通了一般。

无数的信息碎片在他脑海中飞速闪过,然后迅速重组、归纳。

【顿悟】

“过目不忘”。

“闻声知雅意”。

两种天赋能力,如同醍醐灌顶一般,瞬间融入了他的灵魂深处。

“过目不忘”,让他拥有了超凡的记忆力,凡是眼睛看到过的文字、图像,耳朵听到过的声音、旋律,都能清晰地记在脑海中,并且能够随时提取。

“闻声知雅意”,则让他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不仅能听懂话语的表面意思,更能敏锐地捕捉到说话人的语气、情绪以及话语背后隐藏的深层含义。

宝玉心中狂喜。

这两种天赋,对于他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过目不忘”可以让他快速学习和掌握这个时代的知识文化。

“闻声知雅意”则能让他更好地与人交流,洞察人心,在这个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游刃有余。

他强压住内心的激动,表面上依旧是个懵懂无知的婴儿。

但他的世界,却因为这两个天赋的觉醒,而变得更加清晰和广阔。

他更加专注地聆听着清客们的谈话,那些原本有些晦涩的典故和术语,此刻在他听来,竟是如此的浅显易懂。

他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真正实现了一日千里。

为他快速掌握这个时代的语言文化,打下了坚实无比的基础。

他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存和发展,又多了一重重要的保障。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转眼间,宝玉便到了周岁的年纪。

在古代,周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尤其是对于荣国府这样的人家,更是要大操大办。

为了宝玉的周岁抓周礼,荣国府上下都忙碌了起来。

贾母更是亲自过问每一个细节,务求尽善尽美,希望能给自己的心肝宝贝孙儿讨个好彩头。

抓周这日,荣国府内张灯结彩,宾客盈门。

贾府的亲朋故旧,沾亲带故的王孙公子,以及平日里常来走动的清客相公们,都纷纷前来道贺。

正堂之内,更是热闹非凡。

一张铺着大红锦缎的巨大案几摆在堂中,上面琳琅满目地放着各种象征不同职业和未来的物品。

有象征文运的笔墨纸砚、书籍印章。

有象征武途的弓箭刀枪、虎符帅印。

有象征财富的算盘金银、珠宝玉器。

还有象征田园生活的稻穗农具,以及胭脂水粉、乐器玩具等等。

林林总总,不下数十样,每一样都制作精巧,寓意吉祥。

吉时已到,在众人的簇拥下,身着大红锦袍,头戴嵌宝虎头帽的宝玉,被奶妈小心翼翼地抱了过来。

此刻的宝玉,经过“胎息诀”的滋养和自身有意识的锻炼,身体比同龄的婴儿要强健不少,精神也显得格外饱满。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