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想在府里谋份差事,或是做些营生,也有些门道在里面。”
贾芸听宝玉这么一说,顿时喜出望外,连忙躬身说道:“宝叔肯指点侄儿,侄儿感激不尽。
还请宝叔教我。”
宝玉便将贾芸带到一处僻静的凉亭下坐下,然后不经意地,却又切中要害地,指点了他几句。
他说道:“芸哥儿,你若想在府里谋差事,首先要明白,这府里的差事,大多都是由那些有头有脸的管事们把持着的。
你若想从他们手中得到好处,就必须懂得如何与他们打交道。”
“如何打交道呢。”
贾芸虚心请教道。
宝玉微微一笑,说道:“这打交道,也是一门学问。
首先,你要嘴巴甜,会说话,见了那些管事们,要多说些恭维奉承的好话,让他们听了心里舒坦。
其次,你也要懂得送些小礼,不必太过贵重,但心意要到。
比如,他们喜欢喝什么茶,抽什么烟,或是家里有什么红白喜事,你都要留心记下,在合适的时机送上一些,他们自然会对你另眼相看。”
他又说道:“再者,你也要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要让他们觉得,你是个能办事,会办事的人,把差事交给你,他们也能放心。
平日里,要多观察,多学习,了解府里各项事务的流程和规矩,这样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抓住它。”
贾芸听了,连连点头,觉得宝玉说的这些,虽然简单,但却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是他以前从未想过的。
宝玉又继续说道:“除了在府里谋差事之外,你也可以考虑做些小本营生。
比如,府里每日采买的那些花草蔬果,你若是能找到门路,从外面以更低的价格采买进来,再转卖给府里,也能赚取一些差价。
或者,你也可以学些手艺,比如编织些小巧的竹器藤器,或是制作些精美的香囊荷包,拿到外面去卖,也能补贴些家用。”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无论做什么营生,都要记住,诚信为本,童叟无欺。
只有这样,才能做得长久。
还有,也要懂得审时度势,哪些营生有前景,哪些营生风险大,都要自己仔细琢磨清楚,不可盲目跟风。”
宝玉这番话,虽然是以孩童的口吻说出,但其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智慧和经商的门道,却让贾芸听得茅塞顿开,如醍醐灌顶。
他以前只知道一味地去求人,却从未想过,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和技巧。
他也从未想过,除了在府里当差之外,自己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谋生。
宝玉的这番指点,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他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和方向。
贾芸激动得站起身来,对着宝玉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宝叔,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您今日的这番指点,侄儿永世不忘。
侄儿回去之后,定当仔细琢磨,努力去尝试。
将来若能有所成就,皆是宝叔的恩德。”
宝玉微微一笑,扶起贾芸,说道:“芸哥儿不必如此多礼。
我也只是随口说说罢了,能不能成,还要看你自己的努力和造化。
你若是有什么难处,尽管来找我,我若能帮得上忙,定然不会推辞。”
贾芸听了,更是感激涕零,连连称谢。
自此以后,贾芸便将宝玉视为自己的恩人和指路明灯。
他按照宝玉的指点,开始有意识地去与府中的管事们打交道,也开始尝试着做些小本营生。
虽然过程依旧艰难,但也渐渐地有了一些起色。
他对宝玉的感激和敬佩之情,也日益深厚。
而宝玉,则通过这次对贾芸的指点,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知识和智慧的力量。
他知道,自己所拥有的那些超越时代的见识和经验,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何等的宝贵。
他愿意将这些知识和智慧,分享给那些值得帮助的人,让他们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决心。
贾蔷是宁国府贾珍的庶出堂弟,年纪与宝玉相仿,生得也是眉清目秀,风流倜傥。
他因其身份特殊,又兼有些小聪明,颇得贾珍的喜爱,便被安排负责管理贾府的戏班。
贾府的戏班,养着数十名年轻貌美的戏子伶人,平日里除了在府中演出,偶尔也会到外面去应酬,是贾府迎来送往,以及主子们消遣娱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贾蔷年纪轻轻便掌管着这么一个重要的部门,自然是有些得意忘形,再加上他本身也年轻爱玩,对戏班的管理便有些疏忽和懈怠。
他常常只顾着与那些戏子们厮混玩乐,或是将戏班的银钱拿去挥霍,对戏班的日常排练、剧目编排、以及戏子们的生活起居等,都管理得一塌糊涂。
导致戏班的演出水平下降,戏子们也怨声载道,人心涣散。
宝玉自从顿悟了“乐理初通”之后,对戏曲也有了一些了解和欣赏能力。
他偶尔也会到戏班去听听戏,看看排练。
他发现,贾府的这个戏班,虽然底子不错,有一些颇具天赋的年轻戏子。
但因为管理不善,许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比如,他们排演的剧目,大多是些老掉牙的传统戏文,缺乏新意,难以吸引年轻一代的观众。
他们的戏服道具,也大多陈旧不堪,影响了演出的效果。
戏子们的唱腔和表演,也有些程式化和僵硬,缺乏真情实感。
宝玉看在眼里,心中便有些替这个戏班感到惋
他想,若是能对这个戏班进行一些改革和创新,或许能让它重新焕发生机,也能为贾府增添更多的光彩。
于是,他便寻了个机会,找到了贾蔷,向他提出了一些关于戏班经营和剧目编排的建议。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