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摔玉事件?悟性化解危机。

换源:

  贾政又问了几个关于《中庸》和史书中典故的问题,宝玉都对答如流,不仅能准确说出原文,更能引经据典,结合自己的理解,说出一些颇有见地的看法。

比如,当贾政问及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事时,宝玉便答道:“秦始皇焚书坑儒,固然是为了统一思想,巩固统治,但其手段过于酷烈,摧残文化,堵塞言路,实乃暴政之举。最终导致民怨沸腾,二世而亡,亦是咎由自取。可见,为政者当以仁德为本,广开言路,从谏如流,方能长治久安。”

他这番见解,虽然还带着几分稚气,但已然有了一些独立思考的影子,不再是人云亦云。

贾政听着宝玉的回答,心中的惊讶之情愈发浓厚。

他原以为宝玉只是记忆力好些,没想到他对经义的理解,以及对史事的评判,竟也如此不凡。

这孩子,当真是个可造之材。

只是,贾政素来不喜将情绪外露,更不愿过早地夸赞子女,以免他们骄傲自满。

于是,他依旧板着脸,沉声训诫道:“你今日所答,尚算差强人意。但学问之道,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你如今所学,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切不可因小有聪明,便沾沾自喜,懈怠了学业。须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日后当更加勤勉刻苦,方不负我与你祖母的期望。”

宝玉恭敬地应道:“是,父亲教诲,孩儿谨记在心,定当加倍努力,不敢有丝毫懈怠。”

贾政挥了挥手,说道:“嗯,你且退下吧。”

宝玉行了一礼,便退出了书房。

待宝玉走后,贾政独自坐在书案后,摩挲着手中的书卷,久久不语。

他想起先生对宝玉“神童下凡”的评价,想起宝玉今日对答如流的从容,以及那些颇有见地的看法。

他那颗素来古井无波的心,也不由得泛起了一丝涟漪。

或许,这个儿子,真的能给贾府带来不一样的未来。

只是,他依旧不愿将这份期许表露出来,只是在心中暗暗下了决心,日后定要对宝玉的学业更加上心,严加督促。

随着年龄的增长,宝玉在荣国府内的行动也日渐自由起来。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能局限在贾母的院子或是自己的小书房里。

只要有奶妈或丫鬟跟着,他便可以在府中的各处行走玩耍。

荣国府占地广阔,亭台楼阁,花园甬道,曲径通幽,对于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来说,处处都充满了新鲜和诱惑。

宝玉常常会趁着奶妈和丫鬟们不注意,偷偷溜到一些平日里人迹罕至的角落去探险。

比如,下人们存放杂物的库房,或是花园里那些荒废已久的亭榭。

这些地方,虽然有些杂乱和阴暗,但在宝玉看来,却充满了神秘感,仿佛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日,宝玉又溜达到了府中一处偏僻的库房。

这间库房似乎已经很久没有人打理了,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旧物,落满了厚厚的灰尘。

有破损的家具,有褪色的布料,还有一些不知用途的瓶瓶罐罐。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和尘土味。

宝玉小心翼翼地在杂物堆中穿行,东看看,西摸摸,希望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忽然,他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几本用油纸包着的旧书。

那油纸已经泛黄变脆,上面积满了灰尘。

宝玉好奇地将油纸包打开,只见里面是几本线装的古籍,书页已经发黄,边角也有些残破。

他随手拿起一本翻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还配有一些奇怪的插图,画的是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

宝玉仔细辨认了一下书名,似乎是《神农本草经》的残卷。

他心中一动,这竟是一本医书。

他前世虽然对医学并无涉猎,但此刻身处这个缺医少药的时代,又亲眼见过林黛玉体弱多病的样子,心中对医学知识便有了一种莫名的渴望。

他想,如果自己能懂一些医理,将来或许能派上用场,至少也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和身边的人。

于是,他便将这几本落满灰尘的医书悄悄地藏在了自己的怀里,带回了房中。

从那以后,宝玉便在闲暇之时,偷偷地翻阅这些医书。

这些医书大多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内容也颇为艰涩难懂。

但宝玉凭借着超凡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以及“闻声知雅意”的天赋,竟然看得津津有味,丝毫不觉得枯燥。

他将书中记载的各种药材的名称、性状、产地、功效、用法用量等,都一一记在心里。

他还对照着书中的插图,辨认那些奇形怪状的草药。

遇到不理解的病理和术语,他便会暗中向府里略懂医理的下人请教,或是从清客相公们的谈话中寻找答案。

渐渐地,他对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都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也认识了不少常见的药材,知道了它们的寒热温凉之性,以及升降浮沉之用。

某日,他又从库房里翻到了一本名为《本草纲目拾遗》的残卷。

这本书是前朝一位名医对其先祖所著《本草纲目》的补充和修订,里面记载了更多《本草纲目》中未曾收录的药材,以及一些新的方剂和用法。

宝玉如获至宝,立刻潜心研读起来。

这本书的内容比之前的几本医书更加丰富和深入,但也更加艰涩难懂。

宝玉废寝忘食地读着,将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味药,都深深地刻在脑海中。

就在他看完这本《本草纲目拾遗》残卷的最后一页,合上书本的那一刻,他脑中再次轰鸣一声。

仿佛有无数关于药材的知识在他脑海中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顿悟】

“基础药理”。

这个顿悟,让他对中医的药理知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