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辣椒帮主 名声渐起 【求收藏】

换源:

  陈小七蹲在门槛上,嘴里叼着根狗尾巴草,心里头跟打翻了调料铺似的——又辣又苦。

“他娘的,哪个缺德玩意儿给老子起这么个外号?”他磨着后槽牙,一脚踢飞了脚边的石子儿,

“‘辣椒’‘辣椒’的,现在满大街都这么喊,连卖豆腐的王婆子见了我都挤眉弄眼问:‘小辣椒,啥时候改名儿啊?’”

正烦着呢,忽然巷子口传来一声吆喝:“辣椒帮主,好!”

陈小七眼皮都没抬,权当没听见。

可紧接着——

“辣椒帮主,好。”×2

“辣椒帮主,好!”×3

……

转眼间,这帮混小子们都跟中了邪似的,此起彼伏地喊起来:

“辣椒帮主,好!”×10086

陈小七额角青筋直跳,拳头捏得嘎嘣响。这帮兔崽子,分明是故意臊他!

可偏偏每声“好”都喊得字正腔圆,活像戏班子练嗓门,让他想发作都找不到由头。

“好!好!好!”

机械般的问候声浪越来越响,陈小七终于憋不住了,“腾”地站起来——

却见那群小子齐刷刷后退三步,一个个憋笑憋得脸红脖子粗。

“他奶奶的......”他忽然泄了气,挠挠头竟笑了,“行啊,辣椒帮主就辣椒帮主!”

说罢把破草帽往头上一扣,大摇大摆走进人堆里,所过之处“好”声如潮。

反正......当个辣味十足的帮主,好像也不赖?

——时间分解线——

那么回到一个月前,在铁手帮夜袭丐帮失败后不久。

一天清晨,陈小七如往常一样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翻动着地面,播撒着种子。

朝阳透过破败的屋檐,在他手中的辣椒籽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些辣椒籽是小九花了整整四个月时间培育出来的,每一颗都凝聚着他她的心血。

“七哥!七哥!”

阿茂风风火火地冲进后院,脑门上的汗珠在阳光下泛着红光。

他一把扯下腰间皱巴巴的布告,差点被门槛绊了个跟头,“您快看看这个!”

陈小七放下手中的辣椒,拍了拍沾满泥土的衣襟。

他展开那张泛黄的宣纸,只见上面用市井俚曲般的打油诗写着:

“丐帮有个陈小七,红果做料香十里。”

“铁掌帮主辣哭鼻,从此人称辣椒王!”

落款处画着个滑稽的辣椒人像,头顶歪歪扭扭戴着丐帮的破毡帽,活脱脱就是陈小七的漫画形象。

“这都什么跟什么...”陈小七哭笑不得。

他不过是把现代川菜馆里学来的辣椒配方用在了这个时代,怎么就成了“辣椒帮主”?

他要不是因为4个月前,他获得了辣椒,尝试种了出来。大明想要获得辣椒这一调味料,至少还差100年左右的历史呢。

阿茂兴奋地手舞足蹈:

“七哥,您可出名了!现在全南京城都知道咱们丐帮出了个‘辣椒帮主’!”

昨儿个裘千斤在我们这儿闹事,喝了一口小六子做了手脚的酒,辣得当场跳进秦淮河,现在还在医馆躺着呢!

陈小七正想说什么,庙门外突然传来熟悉的叫卖声:“辣椒酱!辣椒面!辣椒帮主亲传秘方喽——”

两人挤过围观的人群,看见王大娘正挎着崭新的红漆食盒,给排队的人们分发试吃的小碟。

她今天特意系了条绣满辣椒纹样的围裙,活像棵移动的辣椒树。

食盒上还用金粉写着“辣椒帮主秘制”六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大娘!”陈小七挤到前面,“这‘辣椒帮主’的名号是怎么回事?”

“哎哟我的帮主哎!”

王大娘一巴掌拍在他背上,震得他怀里的辣椒籽簌簌直落,

“您还不知道呢?昨儿个裘千斤在你们丐帮喝的酒,被辣得当场跳河,现在满城都管您叫‘专治铁掌帮的辣椒帮主’!”

人群爆发出一阵哄笑。卖炊饼的孙老汉趁机吆喝:“辣椒帮主同款炊饼!两个铜板管饱!”

他摊位上赫然摆着模仿陈小七笔迹的木牌,连那个独特的“七”字尾钩都学得惟妙惟肖。

陈小七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在现代社会,这叫“品牌效应”,没想到穿越到明朝,自己的辣椒生意竟然意外走红。

他注意到排队的人群中不仅有普通百姓,还有几个衣着华贵的商贾模样的人,正对着辣椒酱指指点点。

“七哥,咱们发财了!”阿茂凑过来小声说,

“王大娘说这一上午就卖了二两银子,抵得上咱们过去三个月的收入!”

陈小七却皱起眉头。他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尤其是在这个江湖势力盘根错节的年代。

“阿茂,你去打听打听铁掌帮什么来头,他们帮主在我这儿吃了这么大的亏,不可能就这么了了结束。”

正午时分,陈小七正在后院教小九炒制辣油,醉仙楼的掌柜赵胖子慌慌张张跑来:

“陈...陈帮主!小店来了几位贵客,点名要见你!”

雅间里,三个身着杭绸的商人正围着一碗红油抄手争论不休。

见陈小七进来,为首的白胖男子立刻起身作揖:

“可是研制出‘地狱火’酱料的辣椒帮主?”

“在下杭州五味斋掌柜钱万利,愿以每斤三两银子收购您的秘方!”

“且慢!”黑瘦商人拍案而起,

“我们扬州春华楼出五两!只要帮主肯在酱坛上烙下尊号!”

第三个商人一直没说话,只是从袖中掏出一个锦盒,轻轻打开。

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十锭雪花银。“金陵聚仙楼,每月固定要货,这是定金。”

陈小七心跳加速。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辣椒生意已经不仅仅是养活几个丐帮兄弟那么简单了。

“诸位掌柜,”陈小七拱手道,

“秘方不卖,但可以合作。每月限量供应,先付三成定金,货到付清。”

商人们面面相觑,最终五味斋掌柜咬牙道:

“好!便依帮主所言!不过需立下字据为凭——凡我字号所辖地界,不得转售他人分毫!”

陈小七点头应允,心中却已开始盘算如何扩大生产。

他需要更多的土地,更多的人手,更完善的供应链

这些现代商业概念在这个时代显得如此超前,却又如此必要。

暮色四合时,陈小七拎着新得的二十两定金往回走,心里盘算着如何扩大生产。

转过街角,陈小七猛地刹住脚步——桥头那抹鹅黄衫子不是胡襄儿是谁?

只见她家小厮正往告示栏贴东西,走近一瞧,竟是幅《辣椒使用法》,辣椒旁工整标注着“几颗辣椒”“宜炖肉”之类。

最底下那行簪花小楷刺得他眼皮直跳:“辣椒帮主监制”。

“胡小姐这是......”他话音未落,少女便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转过身:

“少往脸上贴金!”葱白手指突然戳向画角那个狼爪印,

“听说贵帮受到了福星的帮忙,才能这么快的,将辣椒这一行业发展起来。”

“我只不过是让福星踩一下墨,图个吉利罢了。”夜风卷着她发间茉莉香扑过来,混着股陌生的甜辣味。

陈小七随手甩出个油纸包:“新做的辣椒糖,尝尝看!”

“糖?”胡襄儿狐疑地咬了一口,霎时瞪圆了杏眼。

甜味过后,山蜂蜜的醇厚与辣椒的炽烈在舌尖交织,让越来越好奇这个8岁孩童哪儿来的那么多奇奇怪怪的知识?。

“怎么样?”陈小七笑着问,“这叫‘冰火两重天’,先用蜂蜜的甜味麻痹味蕾,再让辣椒的刺激突然爆发。”

夜风拂过桥头,将“辣椒帮主”的名号裹着糖香,送往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而在暗处,一场关于辣椒的江湖纷争,才刚刚开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