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之中,烛火摇曳不定,豆大的火苗在微风中瑟瑟发抖,将昏黄且斑驳的光影投映在在场诸侯们的面庞上,让整个营帐内的气氛显得格外凝重与压抑,仿佛连空气都变得黏稠起来,让人有些喘不过气。
曹操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他身姿挺拔,目光沉稳而锐利,仿若寒夜中的苍狼,冷静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诸侯。
紧接着,他双手微微摊开,以一种诚恳却又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今日,承蒙诸位的信任与推举,我们共立盟主,就此拉开匡扶汉室大业的序幕。自即日起,诸位务必听从盟主的号令,同心协力,一心只为国家社稷着想。切不可因为兵力的多寡、实力的强弱而心生异志,只有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才有可能击败董卓,让天下重回太平。”
言罢,曹操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刘备身上。刹那间,往昔与刘备一同平定时的画面在他脑海中迅速闪过,记忆中的场景鲜活而清晰。
他不禁微微点头,向刘备投去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示意。刘备见状,连忙起身,脸上带着恭敬的微笑,回应着曹操的目光。
曹操踱步来到刘备身旁,感慨万千地说道:“玄德,还记得当年我们一同平定黄巾之乱的日子吗?那时,我们兵力有限,装备也远远比不上如今的诸侯联军,但我们并肩作战,相互扶持,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一次次击退贼寇。时光匆匆,如今局势变得更加严峻,董卓那逆贼祸乱朝纲,搅得天下不得安宁。好在命运使然,你我又能相聚于此,共同商讨救国大计。”
刘备拱手作揖,态度谦逊,诚挚地回应道:“孟德兄所言极是,往昔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日。那时的艰苦奋战,不仅磨炼了我们的意志,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守护天下苍生的决心。如今汉室深陷危难,正是我等挺身而出、报效国家的时候,备定当竭尽全力,万死不辞。”
袁绍端坐在主位之上,身姿端正,神色庄重。他微微颔首,清了清嗓子,随后声音洪亮地说道:“绍才疏学浅,承蒙诸位厚爱,被推选为盟主。在这乱世之中,我深感责任重大,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家的期望。军中事务,我定会严格执行赏罚分明的制度,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罚。国有国法,军有军纪,这是我们军队能够取胜的根本所在,还望各位务必严格遵守,不可有任何违反。”
袁绍一边说着,一边在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自己虽出身名门,家族世代为官,在朝中拥有一定的威望,但要驾驭这些心思各异、各怀鬼胎的诸侯,指挥这场关乎天下局势的大战,绝非易事。他必须要恩威并施,在众人面前尽早树立起绝对的权威,才能确保联军的行动协调一致。想到这里,他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刘备身上。袁绍上下打量着刘备,心中暗自思忖:刘备不过是个小人物,虽顶着汉室宗亲的名号,可他手中的那点兵力,实在是难以与其他实力雄厚的诸侯相抗衡。拿他来立威最为合适。
这时,众诸侯纷纷起身,整齐划一地抱拳行礼,齐声应道:“惟命是听!”那声音整齐而洪亮,在营帐中久久回荡,一时间,众人仿佛真的有了同仇敌忾的气势,仿佛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心中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击败董卓,恢复汉室的安宁。
就在此时,孔融面带微笑,迈着轻快的步伐,主动走到刘备身旁。他微微俯身,轻声说道:“久闻刘将军仁义之名,早已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实乃幸事。此番会盟,乃天下苍生之福,还望能与使君并肩作战,携手共讨国贼,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刘备连忙拱手还礼,态度谦逊至极,回应道:“孔北海过誉了,备不过是汉室宗亲中微不足道的一员,只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国家和百姓做些实事。能与您一同为匡扶汉室出力,深感荣幸。”
一旁的孔伷也微微点头,对刘备表达了友好之意。他看着刘备,眼中流露出一丝欣赏,说道:“刘将军的为人和志向,我早有耳闻。在这乱世之中,能有您这样心怀天下的人,实乃汉室之幸。”
刘备一一热情回应,心中暖意涌动。孔融暗自感慨,刘备虽出身平凡,却有着非凡的胸怀和志向,是个不可多得的忠义之士,日后定要多加结交,与他建立深厚的情谊。
孔伷则想着,刘备为人谦逊有礼,且心怀壮志,或许能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与他交好,对自己日后的发展也定会大有裨益。
袁绍接着神色严肃,目光转向自己的弟弟袁术,缓缓说道:“吾弟袁术,素有才略,在军中也历练多年。我命你总督粮草,负责供应各营所需。粮草乃军中命脉,关乎此次行动的成败,袁公路,你责任重大,万不可掉以轻心。一旦粮草出现短缺,我们的军队将不战自乱。”
袁术一听,心中暗自得意,脸上瞬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窃喜。他心想这可是个肥差,既能掌控军中最为关键的粮草供应,又能在众人面前彰显自己的重要性,说不定还能从中捞些好处,为自己积攒更多的财富和势力。
他连忙站起身,微微拱手,脸上堆满了笑容,语气恭敬又带着几分自得:“兄长放心,我定当尽心尽力,日夜操劳,确保各营粮草充足,绝无短缺之忧。”可实际上,他心里已经开始琢磨如何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巧妙地为自己谋取更多的私利,比如虚报粮草损耗,将多余的粮草中饱私囊。
此时,孙坚大步上前,身姿矫健,气势不凡。他目光坚定,主动请缨道:“我愿为先锋,直捣汜水关,为联军开路!我手下的将士们个个勇猛善战,士气高昂,定能在汜水关前撕开敌军的防线,为联军的前进铺平道路。”
刘备也紧随其后,高声说道:“我亦愿率本部兵马,听从调遣,与孙将军一同出征!我与孙将军曾有并肩作战的经历,彼此配合默契,此次定能再次携手,为匡扶汉室立下战功。”
袁术却不屑地瞥了一眼刘备和孙坚,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嘲讽的语气说道:“哼,就凭你们那点兵力,也想当先锋?莫要去白白送死,坏了联军的大事!我看你们还是乖乖地跟在大军后面,别在这里自不量力,丢人现眼。”
袁术心中满是傲慢与自负,他觉得自己出身名门,家族势力庞大,麾下兵强马壮,孙坚和刘备在他眼中不过是不值一提的小角色,根本不配与他相提并论,更别说担任先锋这样重要且荣耀的职位。
孙坚听到袁术的嘲讽,并未理会,而是转头看向刘备,笑着说道:“玄德,还记得之前我们一同在战场上抵御外敌的日子吗?那时,你我配合默契,相互信任,多次化险为夷。这次若能再度携手,定能打出一番名堂。我们要让天下人看看,我们虽兵力有限,但凭借着勇气和智慧,同样能在战场上取得辉煌的胜利。”
刘备笑着回应:“孙将军英勇非凡,当年并肩作战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为了匡扶汉室,备定与将军同进退,生死与共。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绝不退缩。”
公孙瓒见状,顿时怒目圆睁,双手紧紧握拳,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正要发作。
曹操却先一步站了出来,神色冷峻,目光如炬,直视着袁术,说道:“袁公路,英雄不问出处,兵力多寡并非衡量勇气与实力的唯一标准。孙将军与刘将军皆有报国之志,勇挑重担,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钦佩。我们当以大局为重,不可轻视任何一位愿意为汉室出力的英雄。在这乱世之中,我们需要的是团结一心,而不是相互轻视和诋毁。”
公孙瓒听了,微微点头,对曹操投去赞许的目光,他心里想着,曹操果然有远见卓识,不似袁术那般狭隘和短视。而袁术在曹操的注视下,虽心有不甘,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冷哼一声,别过头去,心中却暗自记下了这一笔。
袁绍的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顿了顿,接着说道:“既然如此,便依孙将军所言,孙将军为先锋,至于刘将军……”
袁绍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刘将军先在后方待命,待时机成熟,再听候调遣。”
袁绍说罢,目光中带着期待,他心里清楚,先锋一职危险重重,但也最容易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此刻他寄希望于孙坚能不负众望,为联军打开胜利的局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