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大营的议事帐内,火光摇曳,气氛凝重。林泽站在简陋的地图前,目光坚定,身后坐着的则是诸多后勤官员。赵云、黄婉儿也在场,二人目光复杂,但并未插言。
“诸位,经过这几次战斗,我们已经看到了后勤体系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解决,未来将极大限制我们的作战能力。”林泽环视众人,开口道,“因此,我提议实施一项全新的‘分区管理法’,重新优化后勤的运作模式。”
“分区管理法?”一名中年官员皱眉问道,“林参谋,此法是否过于复杂?我们现有体系虽有不足,但也不至于一无是处。你是否太急于求变了?”
林泽迎着对方的目光,不卑不亢地回答:“复杂的背后是效率。我们不能再用旧有的低效模式应对如今的战局。”
他走到地图前,用指尖指向几个关键区域:“目前蜀军的后勤运输采取集中式管理,所有物资都需要经过一个总中心再分发到各个营地。这种模式在和平时期尚能运作,但在战时效率极低,甚至会因为某一环节的失误导致整体崩溃。”
林泽顿了顿,继续说道:“‘分区管理法’将后勤按照区域划分,每个区域都设立一个独立的物资管理中心,负责区域内的运输与分发。这不仅可以缩短运输时间,也能有效分散风险。一旦某一区域出现问题,其他区域仍能正常运作,不至于瘫痪整个体系。”
“此法未必能行得通!”另一名官员站起来反驳,“战时资源有限,分区管理势必导致资源分配困难,更不用说各区域之间可能的矛盾了。”
林泽并未被反驳打断,反而平静地说道:“正因如此,我提出了一套更具体的资源优先分配机制。每个区域根据战时需求优先调配急需物资,同时设置临时应急储备,以备突发事件。”
他说完,将一份记录详细分配方案的竹简交给众人传阅。帐内顿时响起了低声议论,不少人露出思索的神情。
赵云在一旁点头表示认可:“此法确实可行。若能成功推行,蜀军的后勤问题将得到极大缓解。”
黄婉儿也开口说道:“虽然初期的推行会有不少困难,但从长远来看,这的确是提升效率的最佳方式。”
两位核心人物的支持让反对的声音逐渐弱了下来,但更多的是一片犹豫和观望的态度。
就在这时,军中一名老资历的后勤官突然站起来,冷冷地说道:“林参谋的提议是好,但你是否想过,这样的改革会触动多少人的利益?”
林泽知道,这是改革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他毫不回避,直视对方说道:“我明白,这会触动某些既得利益者。但蜀汉如今面临存亡之战,不能再让个人利益拖累大局。如果有人因此反对,我愿亲自与他们沟通,甚至承担所有后果。”
老官员冷哼一声:“话说得好听,可实际推行起来,怕是未必能如你所愿。”
林泽沉声说道:“正因如此,我请求将军们全力支持。若无强有力的执行力,这次改革的确会失败。”
帐内一片沉默,所有人都看向主座上的赵云和黄婉儿。最终,赵云率先开口:“我支持林泽。这套方案虽然困难,但值得一试。”
黄婉儿也点头:“既然林泽愿意承担后果,那我也会尽全力配合。”
会议结束后,林泽返回自己的帐篷,却发现黄婉儿已经在等他。她双臂抱胸,目光复杂地看着他:“林泽,你知不知道,今天你站出来提这个改革方案,已经得罪了不少人?”
林泽点点头,毫不意外:“我知道,但我别无选择。如果后勤体系不改,未来我们会有更大的损失。”
黄婉儿冷哼一声:“你倒是果断。不过,我也不得不承认,你的方案确实有价值。”
林泽微微一笑:“多谢将军的支持。没有您的配合,这件事很难推行下去。”
黄婉儿叹了口气,语气中多了一丝松动:“算了,这件事我会全力帮你。不过,有些人未必这么好对付,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林泽点头:“将军放心,我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林泽投入到了分区管理法的试点推行中。他从边境的几个小型营地开始试验,每天都亲自前往营地查看进展,协调各方资源,并与士兵们详细讲解改革的意义和操作方式。
改革的初期确实困难重重。一些原本负责运输的军官对改革表示不满,甚至故意拖延执行进度。而那些习惯旧有模式的士兵们也因为不适应新的流程而出现了不少混乱。
然而,林泽并没有因此气馁。他一次又一次地开会、沟通,甚至亲自参与运输和分配工作,以实际行动打消众人的疑虑。
几周后,分区管理法的成效开始显现。试点区域的运输效率明显提升,物资分发的速度也比过去快了一倍。最重要的是,各营地之间的协调更加顺畅,再也没有出现因为单一中心过于集中导致的物资短缺问题。
某天深夜,林泽正在整理试点改革的最终报告,赵云突然来到他的帐篷。赵云将一壶热酒放在桌上,笑着说道:“林泽,来,陪我喝一杯。”
林泽愣了一下,但还是接过酒杯:“将军怎么有空过来?”
赵云一饮而尽,拍着林泽的肩膀说道:“你的改革成功了。现在连最开始反对的那些老家伙也不得不承认,你的办法的确奏效。”
林泽闻言微微一笑,但他并没有放松。他知道,这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林泽,”赵云语重心长地说道,“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这条路并不好走。无论多难,记住,我们都在支持你。”
林泽郑重地点了点头:“将军放心,我绝不会退缩。”
阳光透过营帐的缝隙洒在地面上,林泽正在桌前整理最近的后勤数据。他的“分区管理法”已初见成效,后勤运输的效率和资源分配的精准度显著提升。然而,他却深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一名士兵匆匆跑进帐内,神色慌张地说道:“林参谋,大事不好了!后勤部的一些贵族将领联名上书诸葛丞相,要求撤销您的改革方案,理由是扰乱军制,威胁后勤秩序。”
林泽听罢,眉头微皱。他早已预料到会有反对,但没想到对方动作如此迅速。他放下手中的记录,沉声问道:“具体是谁领头?”
士兵答道:“以刘府的刘副将为首,他在军中素有威望,而且背后还有几个世家支持。”
林泽点了点头,神色如常:“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士兵退下后,林泽沉思良久。他明白,这次的反对不仅是改革本身的问题,更涉及到蜀汉内部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
午后,后勤部召开了一次临时会议。与会者大多是后勤系统的老牌将领,其中不少人都出身于蜀地的世家大族。这些人平日里享受着后勤管理的权力和便利,如今改革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自然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会议伊始,刘副将便率先发难。他站起身来,语气严厉地说道:“林参谋,你的改革确实提高了一些效率,但同时也给后勤系统带来了无尽的混乱!许多士兵抱怨不适应新的分配方式,甚至出现了物资遗漏的情况。你如何解释?”
林泽镇定自若地站起身,平静地说道:“刘副将,任何改革初期都会面临阵痛,但事实证明,试点区域的运输效率提升了近一倍,物资浪费减少了三成。这难道不是值得坚持的理由吗?”
“效率提升?”刘副将冷笑一声,“可这些所谓的‘效率’是建立在牺牲士兵利益的基础上!我听说,有些伤兵因为没有及时收到药品而延误了治疗,这也是你的‘改革成果’之一吧?”
林泽神色微变,他知道这些说辞并非空穴来风。改革初期确实出现过物资延误的情况,但那些问题已经迅速得到解决。
他正要辩解,一旁的赵云忽然站起,冷声说道:“刘副将,这些问题早已解决。林泽提出的改革,为蜀军争取了更多时间和资源,功劳有目共睹。若无这些改革,你们可知道我们在战场上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赵云的威严让会议室一时陷入沉默,但刘副将显然不打算就此退让:“赵将军,我尊重您的战功,但后勤的事务还轮不到外线将领来指手画脚!林泽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凭什么推翻我们这些人几十年的经验?”
林泽心头一震,知道刘副将的矛头已经直指他本人。这是赤裸裸的权威挑战,但他并未退缩,而是冷静地说道:“刘副将,我从未质疑您的经验,但时代在变,战局也在变。如果我们继续用老旧的方式管理后勤,蜀汉必将陷入危局。您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将领,应该明白,前线士兵流血拼命,后方就更应该提供无后顾之忧的保障。”
刘副将冷哼一声,刚要反驳,黄婉儿站了起来。她扫了一眼在场的众人,语气冷厉:“你们这些贵族将领,不是第一次抱团反对改革了吧?但请你们不要忘记,军队的存在是为了保卫蜀汉,而不是为了满足你们的私利。谁敢拖改革的后腿,我第一个不答应!”
黄婉儿的话犹如一声惊雷,将会议室中的气氛彻底点燃。刘副将脸色铁青,却无言以对。而其他支持改革的人则趁势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会议的局势开始向林泽倾斜。
会议结束后,林泽回到自己的帐篷,刚坐下不久,赵云便推门而入。
“林泽,今天的会你处理得不错。”赵云笑着说道,“不过,那些人不会轻易放弃。接下来,他们可能会想尽办法针对你。”
林泽苦笑道:“将军,我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既然改革已经触及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必然会反扑。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成果来说话。”
赵云点点头:“不错。但我还是要提醒你,必要的时候,不要太过孤军奋战。我们这些兄弟,都会支持你。”
林泽心中一暖,拱手说道:“多谢将军。”
几日后,林泽迎来了新的考验。一支从后勤运往边境的物资车队,在途中遭遇了突发状况,导致粮草严重损失。消息传回后,刘副将立刻将矛头指向林泽,声称这是“分区管理法”导致的混乱,要求立刻废除改革。
诸葛亮得知此事后,召集了后勤的核心成员开会。会上,刘副将滔滔不绝地列举改革的“弊端”,试图逼迫诸葛亮下令撤销改革。
然而,当他发言完毕后,林泽从容地站起,递上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丞相,根据属下的调查,此次粮草损失的真正原因是敌军间谍的破坏,与分区管理法并无直接关系。更重要的是,新的后勤体系已经大幅度降低了物资运输的整体风险,若非如此,这次的损失只会更大。”
诸葛亮仔细翻阅了报告,随后抬头说道:“刘副将,粮草损失的确令人痛惜,但林泽的改革有其必要性。请问,您是否还有其他意见?”
刘副将张了张嘴,却一时无言。
会议结束后,诸葛亮单独召见了林泽。他神色平静,却语重心长地说道:“林泽,改革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你要记住,坚持自己的信念,同时学会在压力下寻找平衡。”
林泽郑重地点头:“丞相教诲,属下铭记于心。”
诸葛亮微微一笑:“去吧。改革需要你这样的人。”
那一夜,林泽坐在营地外,抬头看向星空。他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了风暴的中心,但他无怨无悔。
“蜀汉的未来,值得我拼尽全力。”他轻声说道,目光中透着坚定。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