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刘玄德携民渡江 魏文长倒反襄阳

换源:

  却说曹操纳下刘琮所呈降书,心中喜不自胜。下令先锋许褚引三千铁甲军开路,后续曹洪,曹仁自领本部人马浩浩荡荡,直逼新野。沿途之上刘备人马战不敢战,退又不退。拉扯之间天色已晚。

许褚领兵一路来至新野城下,只见四门大开。曹兵突入,并无阻挡,城中亦是不见一人,新野竟是一座空城了。后续曹洪赶到,见此情景不禁说道“刘玄德此番已是势孤计穷,故尽带百姓逃窜去了。传令下去,今日我军权且在城安歇,来日天明进兵。”

此时曹军各部人困马乏,都已饥肠辘辘,得了将令,皆去卸甲喂马,夺房造饭一时间新野城内人喊马嘶纷乱不堪。

曹仁、曹洪就在衙内安歇。时至初更,狂风大作,守门军士飞报曹仁,城内火起。

曹仁听得军士之言不以为意“想必军士造饭不小心,遗漏之火,且让巡营士卒多加惩戒,不可自惊。”

话犹未了,又有军士来报,西、南、北三门尽皆失火。曹仁大惊失色,再想传令灭火之时,新野城内火势已成,上下通红。

曹仁自知中计,引众将突烟冒火,寻路奔走,闻说东门火弱,急急奔出东门。曹军士卒蜂拥而至,为逃生天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曹仁等有诸将护佑方才脱得火厄,未得喘息,背后杀声震天,却是赵云前来混战,曹兵胆寒不敢回首迎战,只顾四下逃命,奔走之间糜芳刘封领军杀到,曹仁不敌,引军而走。糜芳刘封也不追赶,只是截杀兵卒。

时至四更,曹仁逃至白河,军卒大半焦头烂额,人困马乏。恰好此处白河,水不甚深。曹军士卒纷纷下河,一时间人喊马嘶,喧闹非常。

上游关羽听得下方如此嘈杂,放下令军卒撤了阻碍,霎时间白河水势滔天,直往下游而去。

曹军人马避让不及,俱溺于水中,死者极众。曹仁无奈引众将望往水势慢处而走。行到博陵渡口,又听喊杀声大起,前方一军拦路,当先大将,正是张飞,张飞手舞蛇矛一声大叫:“曹贼快来纳命!”斜刺里许褚拦住张飞,未战数合许褚败退,张飞也不恋战,接了刘备,孔明沿河而上,刘封糜芳早已备好船只,众人一同渡河,尽往樊城而去,孔明使人将船只尽皆焚毁。

天光大亮,曹洪收拢残军去见曹操,诉说新野焚城之事。曹操大怒催动三军,漫山塞野,同至新野下寨。传出将令军士搜山填河,肃清道路,又令大军分作八路,共取樊城。

谋士刘晔进言“丞相初至襄阳,必须先买民心。刘备挟新野百姓入樊城,若大军直进,只怕二县转眼化为齑粉。不如先使人招降刘备。刘备即使不降,亦可使荆襄百姓知我爱民之心。若其来降,则荆州之地,尽可不战而定。”

曹操听从其言,便问:“谁可为使前去招降刘备?”

刘晔说道“徐庶与刘备有旧,现今正在军中,何不命他前去樊城?”

曹操心中迟疑“若使徐庶前去,恐不归矣。”

刘晔笑道“徐庶性情,岂肯贻笑于人?丞相大可放心。”

曹操召来徐庶朗朗而言“我本欲踏平樊城,然百姓何辜?元直可前往樊城说服刘备,如肯归降,免罪赐爵,既往不咎。若是执迷不悟,大军到处,玉石俱焚。吾知元直忠义,万勿相负。”

徐庶受命而行至樊城,刘备,孔明,周宁一一相见,不及诉说旧日之情。徐庶直接说道“曹操使我来招降使君,乃是为了收买民心。当下已经分兵八路,填白河而进,樊城已不可守,使君早做打算。”

周宁连日来在樊城苦思冥想,寻破局之法,未有所获,曹军一路势如破竹,虽有损伤,终究是取了新野。如今曹操人马近在咫尺,樊城城破,已在旦夕。

刘备欲挽留徐庶,徐庶答谢“使君不忘旧人,元直深感五内,今日为使,某若不归,恐惹人笑。老母如今安然无恙,全赖平川谋划,虽然我身陷曹营,此生绝不为曹操出一策。使君身边有孔明与平川辅佐,大业可期。”言毕,辞别刘备回转曹营。

徐庶既走,刘备问策孔明,该当如何。孔明直言“为今之计只能弃樊城,取襄阳。再做打算。”

刘备自知理应如此,只是百姓相随许久,不忍相弃。便又问孔明可有他法。

孔明言到“先使关羽往江岸整顿船只,再令孙乾简雍人遍告百姓,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便同过江。赵云,周宁护送家眷,张飞断后拒敌。”

兵随将令草随风,刘备按照孔明建议,各人随即各司其职。

两县之民听罢孙乾简雍的通告,齐声大呼“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刻而行,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人多舟少,两岸哭声不绝。多半百姓愿随者同去,也有不愿继续奔波者留下。

刘备立于船上,抬眼望见此番情景,心中大恸,口中哀叹“只为备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有何面目生于天地之间?”悲愤欲绝便欲投身滚滚江中,左右急救,所见之人无不落泪。船至南岸,回顾百姓,仍有未渡者。刘备复令关羽催船而渡,方才上马,再奔襄阳。

一路跋涉,军民行至襄阳东门,只见城上旌旗林立,鹿角封门。刘备勒马高呼“刘琮贤侄,曹操势大而蔡家献城。不容我刘备,刘备自有死战而已,只是百姓无辜,不可再遭涂炭,可快开门接纳百姓,我自离去。”

刘琮闻刘备喊声,既愧且惧,默不出声。蔡瑁,张允叱军士乱箭射下。城外百姓死伤无数。

忽然城头一阵大乱,只见一将,引数百人径冲上城楼,口中暴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故主之弟,今为救民而来,且还不入城。你等不收也便罢了,竟然射杀百姓,此等行径,与畜生何异?”

众视其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乃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

当下魏延杀散门军,放下吊桥,冲着城下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诛卖国之贼!”

张飞见得城头大乱心中大喜,眼看吊桥落下便欲杀入城内,刘备拦住张飞,叮嘱道“休要惊了百姓。”

张飞提马擎枪刚要入城,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声喝道“魏延小卒,安敢造乱,可识我大将文聘么?”

魏延大怒,挺枪跃马,便来交战。两下军兵在城边混杀,喊声大震。刘备眼见如此按住张飞说道“本欲保民,反害民也。这襄阳不入也罢。”孔明说道“既然如此,江陵乃荆州要地,不如先取江陵。”

刘备点头同意,于是引着百姓,尽离了襄阳大路,往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心向刘备,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随而去。

魏延与文聘交战,本不落下风,怎奈数百军卒混战之下皆已折尽。

魏延见事不可为,拨马而逃,欲寻刘备,却寻不得,长叹一声,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却说刘备同行军民共数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队伍浩浩荡荡,其行甚缓。行不多久

忽然哨马来报“曹操大军已屯樊城,正在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而来。”

众将皆言“江陵要地,足可拒守。只是民众数万,日行十馀里,如此何时才能到了江陵?不如弃了百姓,先取江陵,在做打算。”

刘备泪如泉涌“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百姓不曾弃我,我又安能弃之?不必多言,云长可先行江夏求援。我自携民而走。”

关羽领命,带伍佰亲随急驰江夏。赵云,周宁护送家眷混于百姓之中一路前行。糜夫人怀抱阿斗,连日来风餐露宿,已是疲惫不堪。周宁暗自计算,此去江陵三百余里,挟民而走,日行不过十里。曹军寻舟渡江,想来数日便至。生离死别且看这五日之内了。

曹操占了樊城,一面令人寻舟追击,一面使人渡江至襄阳,召刘琮相见。刘琮惧怕,不敢往见。蔡瑁,张允欲将刘琮挟至樊城。

王威密告刘琮蔡瑁张允,有挟持之意。刘琮暗恨,又自后悔。两难之下,询问王威“我欲弃城而走,将军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王威大惊急忙问道“将军意欲何为?”

刘琮泪如雨下向着王威深深一拜“我掌荆襄,本非所愿。舅父包藏祸心,母亲心向外人。如今外敌兵临城下,只有我兄长在外苦苦支撑,刘玄德素有仁义之名,我却不敢轻易与之。为今之计只能与我兄长合兵一处在做打算,只有我二人同心戮力,方能驱除外患,他日不管我二人谁做荆襄之主,都不愧对父亲在天之灵。”说罢痛哭失声,连连下拜。

王威听完也是泪眼婆娑,当下立誓“少将军且放宽心,某就是拼的一死,也势必将你送到江夏。”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