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周公瑾错失城池 鲁子敬出使南郡

换源:

  却说周瑜阵前受曹仁辱骂,一口鲜血喷涌而出。随即跌落马下。众将将其抢回。周瑜清退左右于程普坦言,此乃一计。

程普询问计将安出,周瑜一笑道:“日前中箭,吾身已无大碍,今日阵前呕血落马,只欲令曹仁知我病危,必然欺敌。可使心腹军士去城中诈降,说吾身死,料想今夜曹仁必来劫寨。汝可于四下埋伏,则曹仁可擒也。”

程普闻言连呼大妙。遂依计而行,令帐下举起哀声。众军大惊,尽传言都督箭疮大发而死,各寨尽皆挂孝。

曹仁白日胜了一阵,回到城中与众商议,言周瑜怒气冲发,金疮崩裂,以致口中喷血,坠于马下,料想不久必亡。正论间,忽报吴寨内有数十个军士来降,其中有二人,原是曹兵被掳过去的。曹仁忙唤入详细问之,军士曰:“今日周瑜阵前金疮碎裂,归寨即死。今众将皆已挂孝举哀。我等寻了空挡,回归本寨报于将军。

曹仁初闻周瑜身死,心中大喜。仔细思索之下却心生疑虑。众将商议今晚便去劫寨,夺周瑜之尸,斩其首级,送赴许都。更有座下陈矫进言:“劫营之计当早做决断,不可迟误。”

曹仁将送信之人屏退,于众将说道:“尔等且忘了赤壁黄盖诈降之事?周瑜素有计谋,不可不察。”

曹洪道:“此一时彼一时,周瑜中箭人尽皆知,今日更是呕血落马,机会难得。”

曹仁心中犹豫不决,一时不言。陈矫又道:“既然如此,将军可率人携引火之物,到了周瑜大营,一不探营,二不抢寨,只是四处纵火。如若周瑜诈死,定然将其逼迫出来,如若周瑜已死,焚其营寨也算报了丞相在赤壁之仇。”

曹仁遂令牛金为先锋,自为中军,曹洪、曹纯为合后,只留陈矫领些少军士守城,其余军兵尽起。初更后出城,径投周瑜大寨。一路之上并不掩饰行踪,灯秋火把照如白昼,来到寨门五里处扎住阵脚,先锋牛金带队先行,到了周瑜营寨但见虚插旗枪。

牛金心中暗笑,果不出曹仁所料,吴兵已有埋伏。当即一声令下,随行军师纷纷将引火之物抛掷出去,周瑜大营瞬间火起。

周瑜在旁见曹兵纵火,已知计谋落空,令旗摆动四下炮声齐发:东边韩当、蒋钦,西边周泰、潘璋,南边徐盛、丁奉,北边陈武、吕蒙。一齐向牛金杀来。

牛金见吴兵齐现却并不慌张,指挥军兵且战且退。后方曹仁听见前方炮响,全军向前,不过数里,眨眼便至。接应到了牛金合兵一处,与周瑜人马混战厮杀。

战至天明,双方各自鸣金收兵。忽然有军士向曹仁禀报:“昨夜混战之时有一队人马趁乱取了南郡。”

曹仁按叫不好,终究是中了周瑜的奸计。当下退意萌生,既然南郡已失,只得投襄阳而走。当即传令各部,即刻退兵。

周瑜见曹兵欲退,欲率部尾随掩杀,但见曹仁虽退,却并未失据。便放弃掩杀之念,转部取南郡。

周瑜,程普率众军,径到南郡城下,见旌旗布满,敌楼上一将高声喝道:“周都督别来无恙!吾奉军师将令,已取了此城。”

周瑜定睛观瞧,乃是刘备手下大将常山赵子龙。不由得心中大怒,便命众将攻城。登时城上乱箭射下。吴兵本就鏖战一夜,仓促之间如何攻得上去。周瑜眼见事不可为只得下令退兵。

几番思量之后,令甘宁率部径取荆州;凌统引军径取襄阳,待两城在手然后再取南郡未迟。正分拨间,忽然探马急来报说:“赵云自得了南郡,遂用兵符,星夜诈调荆州守城军马来救,却教张飞袭了荆州。”又一探马飞来报说:“夏侯惇在襄阳,被赵云差人持兵符,诈称曹仁求救,夏侯惇即出兵救援,却教云长袭取了襄阳。

周瑜闻听曹军二城皆被人所夺,惊诧莫名不禁问道:“那赵云怎得兵符?”

程普长叹:“赵子龙取了南郡,自然拿住陈矫,兵符令箭自然尽在其手。”

周瑜怒气攻心双目尽赤,不禁大叫一声顿时金疮迸裂,跌于马下。

且说曹仁,引兵投襄阳,路途之上遇南郡溃退残兵,曹仁使人收拢之后问询得知“南郡却是被刘备大将赵云攻破,留守的陈矫已被其拿住。”

曹仁得知此事心中隐有不安,遂引兵疾行以防夜长梦多。路至一半,却见一队人马浩浩荡荡而来,为首的不是旁人乃是夏侯惇。

曹仁急忙停住队伍上前询问:“将军不在襄阳,怎地到了此处?”

夏侯惇面露怒色,讪讪说道:“有人持子孝兵符,诈称南郡有失,请我速速救援。我引兵来救,却不想才出城池,却被关羽那厮取了襄阳。”

曹仁暗道:“大事不好,襄阳既失,荆州亦在所难免,三城之兵,十数万人如今竟成了孤军!”

果不其然,时候不大又有探马来报,荆州亦被张飞所得。

曹仁眼见刘备连取三城,荆襄之地在做徘徊已然事不可为,遂同夏侯惇,曹洪等人商议班师会回许昌罢了。众将已无战心,点头应是。

再说周瑜听闻赵云取南郡,关羽袭襄阳,张飞夺荆州。三镇重地竟然皆被孔明算计,惊怒之下箭疮崩裂,昏死过去。众将急忙再三劝解。

周瑜愤恨交加怒声道:“若不杀诸葛村夫,怎息我心中怨气!程德谋可助我攻打南郡,定要夺还东吴。”正议间,鲁肃至。

周瑜见鲁肃到来,与之相诉:“吾欲起兵与刘备、诸葛亮共决雌雄,复夺城池。子敬既来,当助我一臂之力。”

鲁肃忙道:“公瑾且慢,此事尚不可为。主公现攻合淝不下,与其相持日久。公瑾若是再与刘备,孔明互相绞杀,倘曹兵乘而来,其势危矣。况刘玄德旧曾与曹操相厚,若逼得紧急,献了城池,一同攻打东吴,如之奈何?”

周瑜听鲁肃之言甚是有理,只是余怒未尽继续说道:“吾用计策,损兵马,费钱粮,那刘备与孔明却去图现成,岂不可恨!”

鲁肃劝慰:“公瑾且耐。容某亲见刘备,将理来说他。若说不通,那时动兵未迟。”诸将尽皆劝慰周瑜:“子敬深谋远虑,其言甚善。”

于是鲁肃引从者径投南郡来,到城下叫门。赵云出关相问。

鲁肃答话:“我要见刘玄德有话说。”

赵云回话:“子敬先生见谅,吾主与军师在荆州城中,并不在南郡。”

鲁肃遂想不入南郡,径奔荆州。正欲转身,忽听有人呐喊:“来人可是鲁肃鲁子敬?”

鲁肃循声而看,只见是赵云身旁一年轻文士呼唤自己。自己却与他并不相识。既然相问必有缘由,鲁肃勒住马匹,出言答道:“正是鲁肃,不知阁下何人?”

来人拱手施礼:“吾乃赵将军随军主簿,周宁周平川。久闻鲁先生之名特来一见。先生既到城下,何不入城一叙。”

鲁肃有要事在身,自觉不便耽搁遂婉言相拒:“周主簿盛情子敬心领。只是我寻你家主公有要事相商,不便久留,周主簿见谅!”

周宁笑道:“鲁先生所言要事莫非是这南郡?若为此事先生可随我入城一叙,我虽不才,这南郡之事,却也能做得了主。”

鲁肃一惊转而看向赵云。赵云笑道:“子敬先生勿扰,我家军师却是吩咐过,南郡政事周主簿可全权负责。”

鲁肃听赵云如此一说不由得更是惊讶“看那周主簿甚是年轻,也不过二十五六岁,竟然能得孔明如此看重,独领一城政事。且看赵云对其也甚为新服。看来此子不容小觑。”想到此处,冲着赵云,周宁一拱手:“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众人携手入城,周宁吩咐设宴款待鲁肃。席间鲁肃言道:“周主簿,前者曹操引百万之众,名下江南,实欲来图皇叔刘备。幸得东吴杀退曹兵,救了皇叔,所有荆州九郡,合当归于东吴。今曹兵以退,皇叔却用诡计夺占荆、襄各郡,使江东空费钱粮军马,而皇叔安受其利,恐于理不合。”

周宁放罢酒盏笑道:“久闻江东鲁子敬乃高明之士,今日何故出此无知之言?孙刘联盟共退曹操,怎就成了吴军杀退?

鲁肃闻言连连摆手:“周主簿此言差矣,孙刘联盟刘皇叔兵不过万,将不过关张赵云。何来共退曹兵一说。三江口战蔡瑁,赤壁烧战船皆是我家周都督所为。彼时皇叔不过于江夏坐享其成而已。”

赵云陪坐一旁,听鲁肃如此言语,不禁怒意丛生。方要讲话,却见周宁不怒反笑:“周都督三江口战蔡瑁,却有几分英雄气。只不过这赤壁一说,子敬却有些言不由衷啦。我家军师行鬼神之术借了三日夜东南风,才有了周公瑾的赤壁纵火。子敬又不是不知,何故不言?”

鲁肃见周宁如此说来,顿时无言以对,思虑多时终于忍不住问道:“既然同心抗曹,今日皇叔却独占城池,周主簿既然也是通情理之人,于情于理这可说的过去?”

周宁听罢,顿时颜色一正,对着鲁肃言道:“先生既觉得我是通情达理之人,我便实不相瞒。其实我家主公虽占了几座城池,却是不日便走,这城池你家都督若要,直接取了便是。”

鲁肃闻言心中大喜,遂问道:“平川此话当真?莫不是哄骗与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