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鲁肃南郡问平川 刘琮荆州拜周宁

换源:

  周宁于鲁肃会于南郡,鲁肃前来讨要城池,周宁却说荆襄之地,刘备不日便走,江东要取,自便取之。鲁肃听闻惊诧莫名,忙问此话当真?

周宁言道:“荆襄之地,本属刘景升。我家主公本是以客身暂居于此。只因曹操南下,刘景升归天,蔡氏包藏祸心,假传遗命推少公子刘琮为荆襄之主,而后以身降曹图他蔡氏的荣华富贵去了。长公子刘琦三番五次请我家主公主持大局,这才有了两家联盟共抗曹操。如今曹兵已退,自当还政于长公子刘琦。鸠占鹊巢之事,皇叔是断不可为的。”

鲁肃听周宁言语,但是有几分道理。便又问道:“既然如此不知刘皇叔何时离开,又打算去哪里呢?”

周宁故作惊讶的说道:“自是去讨伐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本是大逆。身为汉臣不为匡扶汉业,岂不同那曹操一样,成了乱臣贼子?至于何时离开,自是荆襄平定后,没了后顾之忧,便可离去了。如若不然,怎能安心伐曹?”

鲁肃闻言,心中暗自不喜。心道,刘玄德起兵伐曹,乃是这周宁用言语诓我。且不说荆襄之地短期内如何平定,即便尽数归你刘玄德,区区数郡焉能和整个北方抗衡?想到此处,面对年少周宁鲁肃面含讥讽道:“周主簿能言善辩,实在佩服。皇叔伐曹,占据大义。我东吴若取荆襄便成了乱臣贼子。”

周宁听鲁肃言语渐冷,却也不紧不慢。只是说道:“世人皆言鲁子敬是个老实人,却不尽然。我只让你取荆襄诸郡,想不到你却想着攻打?这是让人大失所望?”

鲁肃冷笑道:“周主簿有话不妨直说,何故总是来回兜圈子?”

周宁理了理思绪慢慢说道:“刘景升可是尚有两子呢,如今皆在荆州。长子刘琦虽占大义,可次子刘琮却是名义上的荆襄之主。他二人现在皆欲拉拢我家主公,我家主公仁德,不愿看他兄弟二人相争,这才要一走了之。而两位公子争权夺势,必要寻其盟友,而这就是你家周都督的机会,以他的能为,帮助任何一方岂不是胜券在握?索要几座城池作为报酬,岂不是天经地义?”

鲁肃闻言,吃了一惊急忙问道:“刘景升二子皆存?那刘琮不是对曹操下了降书顺表嘛?后来听说不知所踪,竟然还在荆州?”

周宁展了展袍袖,淡淡的说道:“举兵投降的是蔡氏一族,刘琮不过是被裹挟罢了。曹操占领江陵时,蔡瑁本欲押送刘琮去见曹操。不料刘琮心生悔意,自觉断送刘氏基业有愧于自家祖宗。恰好手下有一老将王威,王威时常感念景升仁德。竟带着刘琮逃至夏口,以求我主庇佑。我主携民渡江之后,刘琦便从江夏迎出,恳请叔父与其同至夏口为其兄弟二人主持公道。后来我家军师过江为孙刘两家会盟而奔走,刘景升二位公子的事便暂且放下。如今曹兵已退,荆襄之主犹在。子敬不找那刘氏弟兄,却向我等讨要城池。这是何等道理?”

鲁肃沉吟半晌复问道:“不知皇叔对二位公子如何看待?”

周宁神秘一笑:“同是刘氏宗亲,我主岂能夺二位侄儿的基业?若是张氏,王氏坐领这荆襄之地,我同我家军师却要少不了谋划一番。”

鲁肃听了个半懵半懂,辞别周宁连夜回到周瑜处,将事情经过一一禀报。

周瑜听罢不住冷笑,这刘玄德端的是好算计。他为贤名,不肯对刘景升子嗣下手。却要我东吴枉做坏人。届时那刘玄德必定以替侄守土为名尽占荆襄九郡。

鲁肃进言道:“公瑾之言确有道理,刘备起兵伐曹多为搪塞之言,不过刘备若是久居荆襄必定会与刘氏二子生隙,彼时公瑾可在这二子之中选出一人辅之,则荆襄之地可得。若是刘备真的离开荆州之地,就凭那两个黄口孺子,公瑾还不是手到擒来。眼下既然三地齐失,倒不如静观其变以图后事。”

周瑜愤恨之意未消,忽孙权遣使至。信使传令:“主公围合淝,累战不捷。特令都督收拢大军,速拨兵马赴合淝助战。”周瑜只得班师回柴桑养病,令程普部领战船士卒,来合淝听孙权调用。

再说周宁,使人送信至刘备处,将南郡种种据实禀报。刘备与孔明看罢信件。

孔明勃然大笑道:“平川可堪大用矣。原本我想那鲁肃必来荆州寻主公讨要城池,想不到平川寥寥数言竟将鲁子敬打发了。倒也省了主公一番口舌。”

刘备闻言亦是欣喜,继而想到既然荆襄已定,赐婚之事便可提上日程,当下书信一封直言欲将云长之女许于周宁,要周宁暂且放下南郡事宜,即刻赶赴荆州完婚。一时间荆州城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糜夫人向刘备道:“平川迎娶二叔之女乃是大事,然其孑然一身,一直以来四处奔波,想必身上也无甚浮财。夫君应当多赐些金银与他,一来以安其心,二来也可使二叔面子上漂亮些。”

刘备欣然纳之,吩咐下去,荆州城内黄沙垫道,净水泼街。悬五色旗帜,制七彩云罗。荆州百姓无不雀跃。

非止一日,周宁已然来至荆州,关羽携女亦至。摆下三牲定了六礼。刘备做主将婚期定下。周宁与云长之女互相见过甚为满意。关羽之女名凤字银屏,生的花容月貌又有一身不凡的武艺。周宁暗自感叹自己艳福不浅。

关羽对周宁本就十分推崇,如今周宁又成为自家女婿,更是百般维护。

亲事已定,刘备,关羽,张飞,孔明,周宁共商荆州诸事,刘琦,刘琮坐于一旁。说道鲁肃之事刘琦恼怒不已,想起刘琮前番降曹之事不禁埋怨:“琮弟之前何其愚也,做下那等错事,若不是叔父力挽狂澜,你我兄弟安有命在?”

刘琮面露羞愧,口不能言。刘备劝解道:“往事已逝,多说无益,幸得琮儿悬崖勒马,不曾一错再错。江东鲁肃已被平川搪塞过去,只是荆襄之后如何,二位贤侄有何打算。”

刘琦言道:“我自恶疾缠身,荆州之事叔父可自行决断。”

刘琮面色萧索拱手言道:“单凭叔父做主。”

刘备看向孔明,孔明只笑不言。却听得周宁说道:“二位公子且慢,且听我一言。”刘备亦面带微笑,与众共听周宁分说。

“刘景升本与江东孙权本有世仇,今荆襄初定,江东携赤壁大胜余威在侧。迟早必定染指荆襄。二位公子欲使我家主公主事荆襄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先有孙刘联盟在前,而我家主公独占荆襄之地必定引得江东周瑜怀恨在心。从而刀兵相见。所以此事应慎重而行。”

刘备不解,遂问道:“那以平川之意,该当如何?”

周宁一笑缓缓说道:“二位公子人中龙凤,掌管区区九郡之地不在话下。南阳,江夏,襄阳,章陵,南乡,长沙,武陵,零陵,桂阳。此九郡之中襄阳为要冲之地,主公可自为驻扎,南阳,江夏,诸郡已定。琦公子身体孱弱,不便征伐,可掌管此四郡。长沙,武陵,零陵,桂阳虽未尽复,可琮公子乃是荆州之主,一纸敕令也尽可平定。如此一来,二位公子同理荆襄之地,主公一旁辅佐。上不负刘景升昔日收容之情,下不绝主公护佑子侄之意。主公坐镇又可威慑江东周郎。如此当是上策。”

刘备看向孔明,孔明言道:“平川此言甚合用兵之道。只是不知何人可陪同琮公子收复四郡?”

周宁起身相拜:“自襄阳我与琮公子一见如故。今日愿与琮公子结为兄弟,兄弟之事,平川当仁不让。”

孔明听完,先是一愣继而哈哈大笑:“平川真是个妙人。”转头看向刘琮。“不知琮公子意下如何?”

刘琮何尝不知,事到如今他们兄弟二人不过是傀儡。只不过刘备心念父亲当初收容之情,不愿对他兄弟二人逼迫太甚。如今周宁说是与自己结为兄弟,何其可笑。不过是自己尚有荆州之主的名头,而周宁想用这名头兵不血刃的拿下四郡罢了。有道是一步错,步步错。事到如今,后悔又能如何?

想到此处,刘琮抢先一步站起身形。对着周宁深施一礼。口中说道:“承蒙平川不弃,当日襄阳城下平川一番高论使刘琮振聋发聩,如若不是平川当头棒喝,焉有刘琮后来的幡然悔悟?既然平川欲助我收复四郡,还愿与我结为兄弟,琮自然求之不得。请叔父做主,与我二人做个见证。今日我便与周宁结为异姓兄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