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攻心为上,诱敌深入

换源:

  岳穆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很好,看来咱们这次,算是一箭双雕了。既削弱了严家,又拉拢了蒋家,可谓是两全其美啊。”

岳穆端起酒杯,又道:“来,胡大人,今日咱们不醉不归,尽情庆祝一番!”

“遵命,遵命!”

胡知府忙端起酒杯,陪着岳穆喝了起来。

一时间,府邸内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在这片觥筹交错之中,岳穆的心中,却泛起了一丝波澜。

他知道,眼下虽然一切尽在掌控,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要彻底平定稻城,拿下这个粮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更何况,朝廷大军随时可能杀到,自己还要尽快回三关,准备迎战。

想到这里,岳穆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而此时此刻,在这片曙光之下,无数的枭雄豪杰,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他们或持剑,或执戟,或手握兵符。

他们背负着各自的使命,立誓要在这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

而岳穆,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员。

那些将士,把生死置之度外,只为跟随自己,去实现那个宏伟的梦想。

如今,自己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前方的路,还很漫长。

想到这里,岳穆的眼中,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岳穆举起酒杯,对着窗外,轻轻地说了一句:“父亲,您在天之灵,请保佑岳穆,一定不负您的嘱托,光复大乾,匡扶社稷!”

说完,岳穆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那是一种视死如归的豪情,催人奋进。

岳穆深吸一口气,将酒杯重重地放在桌上。

“来人,备马!我要启程回三关了!”

岳穆的声音,如同一声号角,响彻云霄。

他们或许出身寒微,或许来历不明。

但他们怀揣着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誓要在这乱世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而岳穆,正是这股力量中的佼佼者。

且看他如何策马扬鞭,如何一路披荆斩棘。

又看他如何谱写千古奇功,如何成就万世之名。

一切的一切,都将在这场大唐风起的乱世中,找到答案。

三关,岳穆的大本营。

所有的将士都在加紧训练,磨砺技艺,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尤其是那三百名斩马刀手,更是日夜不停地操练。

他们每个人都清楚,肩负着扭转战局的重任。

一旦到了真正的战场上,他们必须发挥出百分之百的实力,才能不负岳穆的期望。

而此时,负责坐镇军营的,正是岳穆的心腹李勇。

这位军中大将,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

岳穆临走前,曾吩咐他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迎敌。

因为根据密探的消息,李靖的大军,随时都有可能杀到。

这天清晨,当朝阳刚刚升起,李勇就披挂整齐,在校场巡视。

看到将士们个个斗志昂扬,他的心中也不禁一阵轻松。

就在这时,一个斥候急匆匆地跑来,大声禀报:

“启禀将军,前方发现敌情!李靖的大军已经渡过了黄河,正朝我们这里进发!”

李勇闻言一惊,连忙问道:“可知对方兵力几何?与我军相距多远?”

斥候答道:“属下初步估计,对方至少有五万大军。若是从速度上看,最多三天,他们就能抵达我军军营!”

“什么?这么快?”

李勇大吃一惊。

虽然他早就知道敌军迟早会来,但没想到来得竟如此之快。

“这可如何是好?公子还在稻城,短时间内恐怕赶不回来。我军虽然训练有素,但寡不敌众,恐怕难以硬拼啊。”

想到这里,李勇愈发焦虑。

他在校场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一筹莫展。

“将军,属下倒是有一计。不过不知当讲不当讲。”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在李勇身后响起。

李勇回头一看,竟是王铁。

这位年轻的小将,乃是岳穆的另一心腹。

“王将军有何高见?”

李勇连忙问道。

王铁上前一步,神秘兮兮地说:“我看啊,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伺机诱敌。”

“诱敌?”

李勇有些不解,“这话怎讲?”

王铁解释道:“李靖虽然兵多将广,但对我军的实力恐怕还一无所知。如今他们一路追击,势必会越来越疲惫。而我军若是佯装败退,一路诱敌深入,等他们锐气已尽,再伺机反击,岂不是事半功倍?”

李勇闻言眼前一亮:“妙啊!就依你所言,咱们就来个声东击西,诱敌深入。等公子回来之时,我们再里应外合,必能一举击溃敌军!”

说干就干,当天晚上,李勇就召集众将士,秘密商议具体计策。

几番讨论之后,一个周密的计划渐渐成型。

李勇当机立断,下令全军做好准备。

士兵们开始头一天,李勇带领主力部队,故意在城墙上树起大旗,装出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

而王铁则率领另一支军队,偷偷从城中撤出,朝远处的山谷埋伏。

果不其然,当天傍晚,李靖的大军就气势汹汹地杀到了三关城下。

“岳穆的手下听着,本将奉天子之命,前来剿灭叛贼。尔等若是识相,就赶紧缴械投降。若是负隅顽抗,定叫尔等死无葬身之地!”

李靖端坐在高头大马上。

城头上的李勇却不为所动,反而哈哈大笑。

“李将军真是好大的口气!岳穆将军尚未归来,你就想灭我三关?未免也太小看我军了吧?”

说着,李勇一挥手,身后的军士立刻擂起战鼓,吹响号角。

顿时,整个三关城内,杀声震天。

李靖见状,眉头紧皱。

他本以为三关守将见自己兵临城下,定然慌不择路。

哪知这帮人竟然如此有骨气,丝毫不见慌乱。

“看来,这三关,不好拿啊。”

李靖喃喃自语。

他转身吩咐身边的副将:“传令下去,全军就地安营,明日一早发动总攻!”

副将领命而去,很快,李靖的大军就在三关城外,搭起了座座军营。

马嘶人喧,云集千帐。

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