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换源:

  与此同时,太和殿内,气氛庄严肃穆,香烟缭绕。先皇驾崩,举国哀悼,文武百官皆身穿素服,在灵堂前跪地守灵。

“上官大人,您看这事儿闹的…”

一个留着两撇八字胡,挺着个大肚子的官员凑到上官恒身边,压低声音说道。

“这三皇子年纪轻轻就掌了权,以后这朝堂之上,还有咱们说话的地方吗?”

上官恒面容冷峻,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慎言。”

那官员讪讪地闭了嘴,眼珠子却滴溜溜地转,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这时,一个身穿黑色锦袍,腰间系着玉带的年轻男子龙行虎步地走了进来。

他剑眉星目,鼻梁高挺,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正是当今圣上的三儿子,如今的摄政王——萧景琰。

萧景琰一出现,原本窃窃私语的大臣们立刻噤声,纷纷低下头,做出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

萧景琰走到上官恒面前,微微躬身,语气温和地说道:

“上官大人,父皇生前最是器重您,如今父皇驾崩,您可要节哀顺变,保重身体才是啊。”

上官恒缓缓睁开眼睛,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看着面前这个年轻的皇子,心中冷笑一声。

这小子装得倒是挺像那么回事,可惜啊,他有个女儿,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多谢王爷关心,老臣明白。”上官恒拱手回礼,语气不卑不亢。

萧景琰点点头,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沉声道:

“诸位大人,父皇驾崩,本王心中悲痛万分,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朝中事务繁多,还需仰仗各位大人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大臣们纷纷应声附和,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辅佐摄政王。

萧景琰满意地点点头,正准备再说些什么,突然,一个禁卫军统领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声喊道:

“报——!”

“何事如此惊慌?”萧景琰眉头一皱,沉声问道。

话还没说完,一阵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紧接着,一群身穿盔甲,手持长矛的禁卫军便冲进了太和殿。

“怎么回事?!”大臣们从未见过如此阵仗,一个个面露惊慌之色,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奉皇后娘娘懿旨,封锁太和殿,所有人等,立刻接受搜查!”

为首的一名禁卫军校尉声如洪钟,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什么?!”大臣们顿时炸开了锅,像一群被捅了窝的马蜂。

“大胆!皇后娘娘这是何意?竟敢如此对待我等朝廷重臣!”

一个身材矮胖,留着两撇山羊胡的官员跳着脚喊道。

“就是!我等皆是朝廷栋梁,岂能容你这般羞辱?!”

“放肆!皇后娘娘懿旨,岂容你们质疑?!”

那校尉一声怒喝,吓得那官员脖子一缩,不敢再言语。

上官恒眉头紧锁,目光扫过那群如临大敌的禁卫军,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安。

他跟大内总管刘瑾是多年的老相识,两人之间颇有些交情,便不动声色地走到一旁,压低声音问道:

“刘公公,这是怎么回事?皇后娘娘为何要如此大动干戈?”

刘瑾苦着一张老脸,压低声音说道:

“上官大人有所不知啊,方才御膳房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有人在皇后娘娘的饭菜里下了毒!”

“什么?!”上官恒大吃一惊,“下毒?谁这么大胆子,竟敢在宫中行凶?!”

“是啊,这事儿可闹大了!”刘瑾擦着额头上的冷汗,“皇后娘娘震怒,下令封锁太和殿,彻查此事,谁也不能离开半步!”

“这……”上官恒眉头紧锁,心中思绪万千,还没等他理出个头绪,一个清冷的声音就在旁边响起。

“刘总管,此事可有眉目了?”

上官恒转头一看,只见三皇子萧景琰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正一脸严肃地盯着刘瑾,想来应该是听了很久。

“尚未……”刘瑾苦笑。

若真的有,他还用在这里发愁么。

上官恒捋着胡须,眉头皱得更紧了,他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既是御膳房出了问题,为何不先将御膳房的人等控制起来,严加审问?老夫看这阵仗,倒像是要……”

“哎呦喂,我的上官大人,您这回可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刘瑾连忙打断他的话,左右看了看,确定周围没人注意这边,才凑到他耳边,用气声说道,“如今这宫里,谁不知道这后宫之中,想让娘娘‘病倒’的人,可海了去了!”

上官恒恍然大悟。

他深深地看了刘瑾一眼,心中暗道,这老狐狸消息倒是灵通,看来这后宫之事,比那朝堂之争还要凶险几分啊!

想到这里,上官恒不动声色地将目光转向了不远处的萧景琰。

只见萧景琰脸色铁青,双手紧紧地握成拳头,眼中似乎有火焰在燃烧。

上官恒心中冷笑一声,这小子表面上装的倒是挺像那么回事,可这副气急败坏的样子,分明就是做贼心虚!

“上官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萧景琰感受到上官恒的目光,猛地转过头来,眼神凌厉地盯着他,语气中带着一丝压抑的怒火。

“难道您是在怀疑本王吗?!”

“本王不承认没有做过的事儿。”

半个时辰后,上官淑寝宫内,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娘娘,奴婢已经打听清楚了,摄政王殿下在太和殿上当众否认了下毒之事,而且……”

小宫女翠儿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禀报着,说到关键处却突然顿住,似乎是在犹豫什么。

“而且什么?吞吞吐吐的,还不快说!”

上官淑秀眉微蹙,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

“而且……而且奴婢瞧着,摄政王殿下当时的神情,不似作伪……”

翠儿咬了咬嘴唇,最终还是硬着头皮说了出来。

上官淑闻言,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

她挥了挥手,示意翠儿退下,自己则是在原地来回踱着步子,脑海中思绪万千。

萧景琰那小子的秉性,她再清楚不过了,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这次机会?

可他若不是幕后黑手,那又是谁想要害她?

思虑间,更是烦躁不安。

“娘娘,您要去哪儿?”翠儿见上官淑突然转身朝外走去,连忙追问道。

“去看看赵元。”上官淑头也不回地丢下一句话,便径直离开了寝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