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威逼利诱

换源:

  赵瑞龙嘴角勾起一抹阴骘的笑,眼神中闪烁着狡猾的光芒,对高育良说道:“育良书记,既然咱们已经打开天窗说亮话,那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我今天斗胆来访,其实是来给你送上一份‘大礼’,哦不,更准确地说,是一份能让你在吕州大放异彩的‘政绩’!”

高育良眉头微皱,静待下文。

赵瑞龙继续说道:“你初到吕州,根基未稳,要想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让上上下下都对你刮目相看,你就得拿出实打实的政绩,把吕州的GDP这块大蛋糕做大做强!否则,换届之时,你拿什么去争取更高的职位呢?那些空泛的大道理,我就不多说了,想必你也心知肚明。”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你的前任就是个例子,太过迂腐,太过固执,不懂得变通,结果呢?只能灰溜溜地让位,给你腾出这个位置来。现在,我送到你面前的这份‘政绩’,是你站稳脚跟、一展宏图的绝佳机会,你没有理由拒绝,也拒绝不了!”

高育良听着赵瑞龙的话,心中暗自盘算。赵瑞龙的言辞看似温和,实则暗藏机锋,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刀,直刺要害。他深知,在吕州这块地界上,得罪了赵瑞龙,就等于给自己挖了一个深深的坑,仕途升迁之路将会变得异常艰难,甚至彻底断送。

高育良不禁想起了赵瑞龙背后的那位省委书记赵立春。赵立春在官场上的影响力,可谓是呼风唤雨,无人能敌。高育良心里清楚,自己要想在吕州有所作为,就必须得和赵瑞龙打好交道,否则,前途堪忧。

况且省委书记赵立春家里就一儿一女——赵瑞龙和赵小惠。赵立春对独子赵瑞龙的宠溺显而易见,但赵瑞龙未能从政,而是选择了经商。

赵瑞龙作为一个商人,充分展现了商人的本性,这一点在高育良初次见到他时就已察觉。赵瑞龙找上自己,试图通过提供大项目来换取政绩,这无疑是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典型行为。高育良对此心知肚明,他深知商人无利不起早,因此对这个“见面礼”保持警惕。

然而,高育良也确实需要项目来做政绩,以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他希望在吕州做出成绩,提升GDP,进而有机会晋升到汉东省首府京州市。因此,他不能刚到任就与赵瑞龙硬碰硬,更不能得罪省委书记赵立春。

此外,从与高育良一同赴任的林城市市委书记李达康的话语中,高育良推测出赵立春很可能会升迁,而他们这两位新赴任的市委书记则有可能是下一届选举进入省委体系的候选人。

“赵公子,咱们就直截了当吧!”高育良轻轻放下茶杯,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几分温和,仿佛一位老练的棋手,在斟酌下一步的布局。

赵瑞龙嘴角一扬,手中的烟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精准落入烟灰缸,发出“啪”的一声脆响。“育良书记,我就喜欢你这股子痛快劲儿!我的‘湖上美食城’,那可是个大手笔,一旦落成,吕州的风景线上又多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高育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心中却在快速盘算。他知道,赵瑞龙的话里话外,都藏着诱人的饵。“赵公子,项目是好项目,但咱们得按规矩来,对吧?我得亲眼看看,亲自评估,才能给你答复。”

赵瑞龙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拍了拍胸脯:“育良书记,你放心,我这人讲究的是实打实的诚意。只要你点头,吕州的项目,随你挑,政绩嘛,自然也是水到渠成。”说到这里,他故意顿了顿,压低了声音,“还有,我爸那边,一句话的事儿,京州市的位置,对你而言,不过是囊中之物。”

高育良内心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他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城市风景,心中自有计较。“赵公子,你的心意我领了,但原则问题,不容马虎。我会亲自去考察,如果项目真的利国利民,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赵瑞龙见状,心知火候已到,便不再多言,起身欲走。就在这时,高育良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角落里的礼品袋,心中顿时明了。“赵公子,请留步。”他转身,拎起礼品袋,语气坚定,“这些东西,你带回去。我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靠的是实力,不是这些。”

赵瑞龙一愣,随即释然,接过礼品袋,眼中闪过一丝敬佩。“育良书记,佩服!那我们就静待佳音了。”说完,他潇洒转身,留下一抹自信的背影。

高育良望着赵瑞龙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他迅速拨通了市委副秘书长的电话,一番详尽的询问后,心中已有了计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