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成长之路

换源:

  没过多久,王贵和岳飞便跟在周先生身后,一同来到了中堂。他们恭恭敬敬地请岳安人上前见礼。东边,王院君满脸笑意地陪着岳安人;西首,王员外和周先生也各自稳稳坐定。王贵和岳飞这两个少年,则像两棵挺拔的小树,安静地站在下首。

周侗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安人,今日请您到此,实在是有要事相商。我见令郎聪明伶俐、才俊出众,心中便起了个念头,想收他为螟蛉之子,所以才特意请您过来,一同商量商量。”

岳安人听了这话,眼眶一下子就红了,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她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说道:“这孩子出生才三天,就遭遇了洪水那场可怕的灾难。我承受着先夫临终前的重托,多亏了恩公王员外夫妇收留我们母子,这份恩情我都还没来得及报答呢。我既没有三男两女,就只有这么一个骨肉至亲,只盼着他能接续岳氏的一脉香火。这事儿啊,实在是难以从命,还望您别见怪!”

周侗连忙站起身,拱手说道:“安人,您先别着急拒绝。我可不是冒冒失失地来唐突您。我见令郎题诗时展现出的抱负,就知道他日后必成大器。可要是没有名师的点拨,那可就真是‘玉不琢,不成器’了,多可惜啊!我虽然不敢夸口自己有多厉害,但这一身本事也是实实在在的。我之前教了两个徒弟,可他们都被奸臣给害死了。现在虽说在教这三个小学生,但跟令郎比起来,那可真是差远了。我说的这螟蛉之事,和过继可不一样,既不用更名,也不用改姓,就是暂时认作父子称呼。这样一来,我就能把我平生的本事,毫无保留地传给令郎。等以后我百年之后,只要令郎能把我这把老骨头掩埋在土里,不让我暴尸荒野,也就算圆满了。还望安人您能慷慨应允啊!”

岳安人听了,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岳飞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声说道:“既然不用更名改姓,那请爹爹上坐,孩儿这就给您行拜见之礼。”说着,他便快步走上前,朝着周侗“咚咚咚”地磕了八个响头。各位看官,这可不是岳飞不遵从母亲的命令,就随便拜认别人为父。他啊,早就仰慕周先生的才学,一心想要周先生教导他诗书、传授他武艺,所以才这么痛快地拜了周先生为父。谁能想到,这八拜之礼,竟然拜出了一个武昌开国公、太子少保、总督兵粮、统属文武都督大元帅来!

岳飞拜完周侗后,又朝着王员外和王院君恭恭敬敬地行了礼,接着又来到岳安人面前,深深地拜了几拜。岳安人心里是又悲又喜,却又无可奈何。王员外赶忙吩咐下人安排筵席,还派人去请了张达和汤文仲,来给周侗贺喜。王院君则陪着岳安人在后厅亲切地叙着话。当晚,酒席散了之后,大家都各自回去休息,这事儿就先不提了。

第二天,岳飞便进馆开始刻苦攻书。周侗见岳飞家里贫困,生活艰难,便让他们四人结为兄弟。他们各自回家,把这事儿跟父亲一说,父亲们都特别欢喜。从那以后,周侗便把自己会的十八般武艺,全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岳飞。

时间就像离弦的箭一样,过得飞快,夏天过去了,秋天又来了。转眼间,岳飞已经长成了十三岁的少年。他和众兄弟们一同在书房里,从早到晚地刻苦攻书。周侗的教学方法十分精妙,在他的教导下,他们四个没几年时间,就都变得能文善武,个个都有真本事。

有一天,正值三月,天气暖洋洋的,到处都是花香。周侗对岳飞说:“你在馆中,和众位弟兄用心写文章。我有个老友志明长老,他是个有德行的高僧,一直住在沥泉山。我一直都没去看过他,今天正好没事儿,我去探望探望他就回来。”

岳飞听了,眼睛一亮,连忙说道:“爹爹,难得今天天气这么好,您一个人在路上多寂寞啊。不如带我们一同去走走,这样我们既能给您作伴,又能去认认那位高僧,您看怎么样?”

周侗想了想,觉得这主意不错,便说道:“也罢,那就一起去吧。”于是,他带着四个学生,出了书房门,让书童把门锁好。

五个人一同朝着沥泉山走去。一路上,春光明媚,桃花和柳树都争着展示自己的美丽,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大家的心情也变得格外舒畅,一路上说说笑笑,欢欢喜喜的。

快到山前的时候,周侗突然停住了脚步,眼睛紧紧地盯着东南角上的那座小山,心中暗自琢磨:“这可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

岳飞见周侗一直盯着小山看,便好奇地问道:“爹爹,您在看什么呢?”

周侗指着小山,说道:“我看这小山的山向特别好,土色也很不错,来龙得势,藏风聚气,这风水简直没得说!就是不知道这是谁家的产业?”

王贵听了,大大咧咧地说道:“先生,这山前后周围的一大片地,都是我们家的。您要是以后……死了,就葬在这儿也没问题。”

岳飞听了,连忙喝道:“休得乱道!”

周侗却笑着说:“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人谁不会死呢?只要你们学生以后别忘了我就行。”说着,他又对岳飞说道:“我儿,这话你可得记着,千万别忘了!”

岳飞连忙应声:“晓得!”

一路上,大家闲聊着,不知不觉就早早到了山前。他们沿着山路往上走,还没走半里路,就看到一片茂密的树林里,出现了两扇柴扉。周侗便让岳飞上前去叩门。

不一会儿,一个小沙弥打开了门,探出头来问道:“谁呀?”

周侗连忙说道:“烦请你通报一声,就说陕西周侗,特来探望。”

小沙弥答应了一声,便转身进去通报了。没过多久,只见志明长老手持拐杖,笑容满面地走了出来,热情地迎接着他们。

二人来到客堂内,相互见礼后,便坐了下来。四个少年则像忠诚的卫士一样,侍立在两旁。长老和周侗先是叙了些寒温,接着又谈了半日的旧话,还问起了周侗近日的起居情况。

周侗说道:“小弟就靠这几个小徒了。这个岳飞,乃是小弟的螟蛉之子。”

长老听了,眼睛一亮,说道:“妙极!我看今郎骨格清奇,必非凡品,这也是吾兄您修来的福分啊!”一面说着,一面吩咐小沙弥去备办素斋招待他们。

看看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当夜,他们便打扫出一间净室,留师徒五个安歇下来。长老则自己到云床上打坐去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