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贝鲁特的黎明

换源:

  晨雾笼罩着贝鲁特郊区的难民营,临时搭建的塑料棚顶凝结着露珠。赵启轩蹲在泥地上,帮一个叙利亚男孩调整智能手环的语音传感器。男孩缠着纱布的左手正指着手环上的全息椰枣树,树干纹理中隐约浮现出阿拉伯语的《雅辛章》诗句。

这是我们村最后一棵椰枣树。阿里的声音带着颤音,九岁的他已经是四个弟妹的家长。赵启轩注意到男孩脚踝上的定位器闪烁着红光——这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防止人口贩卖特别加装的。

林博士,约旦河西岸的孩子们无法同步故事库。志愿者娜迪亚抱着笔记本电脑挤过来,她头巾下的发丝里还沾着连夜检修太阳能板的沙粒。林小夏迅速敲击着平板电脑,全息屏上的数据洪流在晨光中折射出彩虹。

试试用卫星信号直连。林小夏的手指在空气中划出数据流,她的智能眼镜投射出巴勒斯坦地区的网络覆盖热力图。这位来自深圳的工程师总爱在工装裤口袋里装着华为芯片,此刻正取出一枚放进娜迪亚的设备:用这个试试,我们在敦煌研发的量子加密模块。

当《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全息影像在塑料布围成的教室里展开时,二十多个孩子突然安静下来。也门女孩法蒂玛突然举手,她手臂上的烧伤疤痕在投影蓝光中泛着微光:为什么故事里的山洞没有叙利亚的壁画?

赵启轩的心猛地揪紧。他调出后台数据,发现孩子们最常搜索的关键词竟是废墟坟墓。林小夏默默修改了推荐算法,将《辛巴达航海记》与大马士革古城的3D复原影像关联起来。

这是文化篡改!联合国官员米歇尔突然闯入,他的意大利手工皮鞋陷入泥地。这位来自罗马的文化遗产专家举起平板电脑:你们的全息影像改变了《一千零一夜》的原始版本!

法蒂玛怯生生地递过自己的绘画本,上面用水彩描绘着戴着智能手环的山鲁佐德。我们给故事加了新结局,她指着画中女主角手腕上的太阳能充电器,现在她不用讲故事,可以用科技救宰相的女儿了。

米歇尔愣住的瞬间,阿里突然扯了扯赵启轩的衣角。男孩从裤兜掏出一块古老的泥板,上面刻着苏美尔楔形文字:这是我爸爸在废墟里捡到的,能放进手环里吗?

林小夏小心翼翼地接过泥板,用光谱分析仪扫描表面。当乌鲁克时期的星图与现代天文数据在全息屏上重叠时,孩子们发出惊叹。米歇尔的表情缓和下来,他掏出手机开始拍摄:也许我们可以合作建立跨文明数据库。

黄昏时分,孩子们聚集在太阳能充电站前。法蒂玛将自己录制的故事上传到云端,背景音里传来她母亲哼唱的传统摇篮曲。赵启轩看着手环上跳动的数据流,突然发现每段语音都对应着不同颜色的光点——绿色代表希望,蓝色象征记忆,而红色则是需要心理干预的信号。

看!阿里指着天空,叙利亚边境方向的云层中,一架载着物资的无人机正闪烁着微光。那是哈桑在开罗调试的设备,机身上用阿拉伯文和中文写着:文明不会消逝,它只是换了种方式呼吸。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