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用大大的锅铁铝锅熬粥。
粥的火候跟砂锅粥不一样。
要大火熬,再转到小火。
一上午都在备材料,炸花生米,而身后的林小虞还在问今天要去哪个景区。
“小虞,你现在三岁,要去上幼儿园。”
临终前,父母一直在给林小虞找学校,好不容易找到,他们存到的钱给她上幼儿园,也就是遗产几万块中的一部分。
不过最近创业买食材被我用了。
也挣回来了。
这也算是够交学费。
况且妹妹也有很深的感情。
这小不点还真会招来生意,就连算数也是遗传的。
林家祖坟冒青烟了,家里还出个幼儿园神算手。
“什么是幼儿园啊?”林小虞表示不懂。
“幼儿园就是能让你增加知识地方。”
“不懂。”
林晨换一种说法:“那就是能让你接受更好的教育。”
“听不懂。”
林小虞玩着积木,只想安安静静堆着,不想听到自家哥哥说什么送幼儿园。
这地方肯定没有哥哥。
哥哥带自己出去玩的地方才叫增长知识。
林晨沉默继续弄着食材。
“今天我们去东湖公园,我给你讲解历史。”
“好!”林小虞十分依赖他,不可能会离开他。
收拾好东西,林小虞帮忙将东西抬上去,林晨看着她积极样子,实在忍不住笑了。
“妹妹,你很害怕去幼儿园?”
“嗯。”
“为啥?”
“那里没有哥哥。”
林小虞有些难过地撅起嘴,眼神委屈,看来她是知道什么地方。
林晨也没再提,现在才八月初。
什么手续都办理好了。
到开学那天她拒绝也不能让她出来。
两人来到东湖这边。
来到这里是下午接近傍晚时间。
东湖正在搞着大秀,许多路灯挂满了红灯笼,据说来这里拜一拜黑娘子。
湖面有不少小艇,女歌姬在弹着琵琶唱着歌。
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
林晨瞄了眼就将三轮车停放在门口。
而他拉着小推车前往附近民宿位置。
安保也没说不能摆摊,只需要一根华子就能解决事情。
“哥哥,我也想玩灯笼。”
“成,哥给你买一个,挂在我们小摊位。”
两人快步行走,买了灯笼后,看见一家闪亮亮金漆招牌,上面写着【弓】【米】【弓】。
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粥字。
只不过拆开来读就有点意思。
在外头招牌下写着【特价鲍鱼粥,98块一份】
林晨不跟人抢生意,去前面走走,兴许人多。
今天林晨要定价九十九元一碗粥,卖一百碗,多一块都不舍得,看我多心疼这群顾客。
支棱好摊位,林晨摆放着锅碗瓢盆。
东湖风景区依旧是张建军管理。
所以今天有节日,他也会出席。
与此同时,网络上一天都不得安宁。
在微博上,有个小哥摊位后援会,里面全是美食爱好者。
“那小哥今天在凤凰楼吗?”
“不在。”
“那黄庐山呢?挨个角落找遍了吗?”
“也不在!”
“实不相瞒,我还去了厕所找了一遍!(偷笑)”
“你果然很重口味,还热乎吗?”
“回归正题,一定要吃他的美食才算活着吗?”
“不,只能说尝个鲜,我顶多是执念,自从吃了那份汤圆,我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之后我很幸运,每次都能遇见他!”
孙诗诗打完这段话,望着窗外乌泱泱人群,每个人提着小灯笼在游玩。
一下子就穿越到古代。
“闺女,来喽~”孙剑国端着热气腾腾的鲍鱼粥来到她面前。
孙诗诗洋溢笑容的脸忽地拉胯。
这粥看起来软绵绵,但是水太多,导致米粒没有冒出来,其次,闻到一股腥味,鲍鱼没有彻底洗干净,姜丝放的不够多。
通过视觉嗅觉就能从表面判断这碗粥能不能吃。
所以,味觉就不用上场了。
“爸,你真是用心良苦。”
“当然啦。”
孙诗诗皮笑肉不笑,将那粥推到他面前。
“要不父亲试一试?”
站在旁边的陈碧莹看热闹。
老孙的拿手好菜似乎不受欢迎。
也是,这女儿一点也不会装,父亲慈祥,女儿孝顺,还上演你让我,我让你。
“乖女儿,你看你都饿瘦了!”孙剑国心疼道。
“不嘛,我感觉我胖了!”
“不,你瘦了。”
孙诗诗不想说直接喝不了那种粥。
难怪开在风景区的店铺没有生意。
原来是自己父亲将特定大厨给炒鱿鱼。
还说自己亲自出山,今天就出来,整一个鲍鱼粥。
“爸,菜就多练!”
“你,你什么意思!?”孙剑国激动道。
“诶,父慈但是女儿不孝,不好意思,这碗粥我拒绝。”
她一分一毫都不给自己亲爹留余地。
孙诗诗忽然眼睛定了定神,琼鼻微皱。
“什么东西,好香啊。”
孙剑国哈哈大笑。
“老婆,你听见没?女儿都说我的粥很好喝。”
同样陈碧莹也闻到奇特香味。
“女儿,是外面散发味道。”
“是啊。”
孙诗诗直接站起来,奔出去。
“喂喂,回来啊!我的粥你还没尝过啊!”
任凭孙剑国怎么大喊大叫,始终没喊到人回来。
搞不懂了!我的海鲜粥怎么了?
陈碧莹轻声道:“你心里没点数吗?那么腥闻不出来?”
“哪里腥了?”
“算了,不想跟你这种味觉失灵的人说话。”
“……”
孙剑国看着鲍鱼粥陷入一片沉思。
…
而外头,高挑起灯笼射出昏黄,光线里腾出白色水雾来,被风一吹,便四散飘去。
路人禁不住开启抽起鼻子。
偶尔有几个停下脚步。
站在摊位面前看看锅中熬煮什么材料。
不难闻出是浓郁米香。
是饭呢,还是粥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