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解围

换源:

  眼见海寇全军覆没,提辖宋义站在城墙上,表情复杂。

“宋提辖,我等还不出战么?海寇都被杀光了。”一个军官焦急的问宋义。

“出城!”宋义咬牙切齿,带着众官兵下了城墙,各持兵器,打开城门,一起冲了出去。

“县尊大人,这一战很是不易,您可一定要兑现承诺,论功行赏啊。”一个拄着长矛的乡勇笑嘻嘻冲陈处墨说道。

“放心,都是自家兄弟。”陈处墨拍着胸脯,信誓旦旦。

陈处墨等人正在检验首级,瓜分战利品,却见扬州城墙方向尘烟滚滚,数百轻骑朝自己冲了过来。

“官兵?他们来干什么?”方总镖头不满的嘟囔道。

一个乡勇嘲讽道:“我等拼命杀敌,这帮孙子坐在城墙上看戏。眼见海寇全军覆没,他们倒是精神起来了。”

“哼,不管他们。这伙海寇是我们歼灭的,他们想来抢功,已经晚了。”陈处墨不屑的说道。

官兵的骑手行动敏捷,分进合击,将陈处墨一行团团围住。

“尔等何人?何处而来?”宋义高声问道。

“鄙人姓陈,乃是幽州商贾,家中排行老二,人们都叫我陈小二。这些水手,都是幽州的弟兄。我等是来扬州购置粮食的,偶遇海寇作乱,这才奋起反击。”陈处墨不想暴露“青牛县县令”的身份,胡编了一个“陈小二”的名号。

“缴械!”

宋义骑在高头大马上,手持点钢长枪,厉声命令道。

陈处墨楞了一下,冷冷问道:“这位官爷,如何称呼?”

“我乃是扬州提辖官宋义!尔等既然来到我扬州地界,就要遵守扬州的规矩。”宋义趾高气扬,居高临下的看着陈处墨。

“敢问宋提辖,凭什么缴我们的械?”陈处墨问道。

“哼,尔等既是水手,奈何私藏军械,在我扬州地界耀武扬威?是何居心?”宋义厉声喝道。

陈处墨冷冷一笑:“私藏军械?若非我等有兵刃,存了个反抗之心,早就被海寇斩尽杀绝了。尔等既是官兵,吃着官饷,保境安民,本是职责所在。指望不了诸位相救,我等草民无可奈何,只能自救了。”

张闻西也帮腔道:“我等只是来扬州买粮的。在尔等治下,扬州海域海寇猖獗,民不聊生,我们不备些兵器,难道把脑袋伸出来让海寇来砍吗?”

听陈处墨这么说,不少官兵垂首不语,脸上有羞愧之色。只有宋义的心腹们还在吆三喝四。

方芷寒把雁翎刀入鞘,言语间也有嘲讽之意:“呵呵,宋提辖,好威风!好煞气!有这么大精神头,何不用在海寇头上?”

宋义狞笑一声:“本提辖剿灭这股海寇,众人皆知。这一战打的很是不易,你们说是不是啊?”

“没错,宋提辖带着我等剿贼,这一战委实不易。”宋义的心腹齐声笑道。其余的官兵对视一眼,没有做声:听宋义的语气,分明是想抢功。

陈处墨冷笑一声:“恭喜宋提辖大破海寇,凭着战功,只怕是要受赏了吧?”

几个宋义的心腹跳下马,去抢地上白须佑介的首级。李元芳目露杀气,挡在前面。

“李都头,无妨,这颗狗头就让给宋提辖吧。”陈处墨笑道。

方芷寒上前一步,右手握在雁翎刀的刀柄上,粉面含愠,厉声喝道:“姓宋的,我等拼死血战的功劳,你也要抢,要不要脸?”

李元芳、方总镖头和众乡勇镖师看着洋洋得意的宋义,面有怒色。

陈处墨微微摇头:“无妨,百十个海寇,在陈某眼里都算不上什么大的功劳。我等在来的路上,在海上还灭了一股海寇,不妨把功劳也安在宋提辖头上。作为交换,宋提辖不得缴我等的械,不得阻碍我等入城。”

宋义瞳孔收缩,声音满是杀意:“嘿嘿,一码归一码。缴不缴械,进不进城,全凭本提辖号令!”

“既然谈不妥,人头就不能给你了。”

陈处墨面色阴沉,冲手下使个眼色,众人将手里的兵器握的更紧。

“尔等不听本提辖号令,是想谋反么?众军听令,把这伙逆贼拿下!”宋提辖厉声呵斥道。

号令既出,众官兵却面面相觑,没有一个敢贸然上前的。

“提辖大人,这帮弟兄都是大夏臣民,不可贸然拿人。”

“他们杀贼有功,若是抓了他们,岂不令大夏军民心寒?”

几个军官冲宋提辖拱手相劝。一方面是良心上过意不去,另一方面是知道陈处墨等人凶悍善战,贸然去拿他,逼到绝路,只恐徒增伤亡。

宋提辖呵呵一笑,盯着陈处墨:“依我大夏律令,除非是大夏官军,其余人等不得私藏铠甲。就凭你穿的这身甲胄,本提辖就有理由抓你坐牢了。”

陈处墨楞了一下,发现自己的这身行头,比绝大多数高级武将的护甲还要精良,的确是太高调了。

古代时,一副精良铠甲的价值远远高过兵器。杂兵都是穿的皮甲或布甲,最多在皮甲上镶嵌一些铁片。只有大夏边军,才能装备铁片全身扎甲。在大夏王朝,私藏或私制铠甲,乃是灭三族的死罪。

张闻西嘴硬:“这是我们陈少东家家里祖传的铠甲,穿出来合情合理。”

“祖传铠甲?依大夏律令,不得私藏铠甲,陈家难道是想夷灭三族么?”宋义狞笑一声。

陈处墨心头一凛,升起一丝惧意。然而想到了林竹贤和白芷月,立刻平静下来,不再害怕。

老子私炼钢铁、私锻铠甲的事儿,大夏前任林相和白马寺少卿白芷月都知道。他们都没说什么,你区区一个扬州提辖,凭什么威胁陈某?

眼见陈处墨柴米不进,宋义正要发作,却听见身后马蹄声声,一个传令的骑兵急奔而来,气喘吁吁喊道:“崔刺史有令,放商贾陈先生一行进城,不得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