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摇了摇头,“亮认为,此举不妥。”
慕辰好奇,追问道。
“有什么不妥?”
诸葛亮在原地踱步片刻,目光落在了一旁的房契上。
“这些房契都有出处,只要王爷用来贩卖任何货物,他们都会知道王爷是背后的东家。”
“尤其是李家,他们做海盐的生意,他们的盐铺子几乎遍布整个岭南。”
“若是王爷用他的铺子来卖精盐的话,李云锋第一时间得知了消息,便会想方设法破坏王爷的生意。”
“那本王该怎么做?”
慕辰皱眉沉思。
这么多好铺子,难道一个都不能用,都要转手卖了吗?
正当慕辰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诸葛亮突然走到那几张房契前面,从上面拿出一张。
“这个铺子,或许可以作为精盐铺子。”
慕辰定睛一看,顿时面露惊讶之色。
“这铺子不是苏家送过来的吗?可以用吗?”
“王爷有所不知,苏家和李家平时里看上去有所往来,实际上苏家的地位却比李家要低不少。”
“盐铺子极为赚钱,再加上李家的家主李云锋最会趋炎附势,地位如同青云一般扶摇而上。苏浩山没少在背后偷偷给李家使绊子,我已经让人查过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诸葛亮这个提议就完全可行了。
就算苏家发现是他在经营盐铺子,在他的生意做大之前,苏家肯定不会也不敢插手。
等到他的生意做大之后,苏家就是想要做什么也来不及了。
想通了这一点后,慕辰面带兴奋地拍了拍腿道。
“那就这么办!”
刚好苏家送过来的铺子都是现成的,虽然是一楼,但都十分宽敞。
诸葛亮说的那个铺子,据说除了苏家以外没人知道它的东家是谁。
确定了铺子,当天夜里慕辰便将这件事告诉给了金履生。
金履生连夜带着家人搬到了那铺子的附近,过了几日,所有精盐都准备好了。
慕辰让方城亲自带人将他目前手头所有的精盐都送到了铺子里。
又过了几日,一切都准备就绪。
万事俱备,就等着开张了,慕辰心中十分激动。
除去让方村长他们贩卖的那批精盐外,这是他手里的精盐第一次正式亮相。
要想让他的精盐打出名头,没有一个特定的名号是不行的。
慕辰给他的精盐起了个名字,又能让人一眼认出来,又通俗易懂。
“秦盐铺……”
看着送到王府的牌匾,诸葛亮不住地点头。
“真是一个好名字!”
慕辰眼神几乎在发着光,神情激动。
“这就是我们以后的金矿啊!”
品牌效益是很重要的,所以慕辰要一举打响秦盐的名号,让日后的人们想到秦盐,就知道是质量和品质的保证。
只不过这盐铺子刚刚开张,他还得想点办法促销一下,让普通的老百姓也知道这秦盐的好。
第二日,琼州城里十分热闹。
许多百姓手拿着一张张特制的纸条,挤在城里的一家铺子外面,神情激动。
他们前方的铺子门窗紧闭,那铺子的牌匾上面蒙着一块红布,铺子的周围还摆放着几个鲜花扎成的花篮。
周围路过的人不明所以,看到这家铺子还没开张就如此红火,忍不住拉了一个最外面的老伯问道。
“老伯,这家铺子是卖什么的?为何大家如此热切?”
老伯生怕自己买不到这传说中的精盐,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道。
“你不知道吗?这是之前城里一直在传的精盐铺子,老汉我一直听说这精盐比海盐要好,就托人抢了一张什么折扣券,听说用这个折扣券买精盐比买海盐还要便宜呢!”
听到老伯这话,路人一脸怀疑。
“这精盐真的有那么好?若是真的比海盐好,还需要用这种方式卖吗?”
路人摇了摇头走开了,也有一批路人在听说了这件事情后纷纷赶过来凑热闹的。
慕辰坐在对面的一家酒楼二楼,看着自己的秦盐铺外面的盛况,满意地点了点头。
“今日开业这么热闹,日后便不用愁了。”
诸葛亮点点头,语气中带了一丝感慨。
“这精盐在秦国司空见惯,可在这大夏国却是稀缺的货物,还未面世便受到百姓们的广泛喜爱,主公日后便不用发愁银钱一事了。”
听到诸葛亮这话,慕辰并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
系统交给他的任务是一年之内让琼州城升到二级,他如今不过是迈出了小小一步。
虽说这盐是非常暴利的营生,但是光靠这个,也没办法带动整个琼州城的经济。
“这只是一个开始,日后我希望琼州城的百姓家家户户都能够富起来,吃得起精盐。”
城里要开一家精盐铺子,这件事情早就传到了李云锋的耳朵里。
听闻今日这盐铺子要开张,李云锋特意派了家里的小厮去打探情况。
慕辰的目光落在了下方人群里那几个人身上,冷笑一声。
“这李家可真是不消停,生怕这凭空出现的盐铺子抢了他的生意,这就派人来捣乱了。”
诸葛亮神色淡定,用羽扇点了点下方的几个人。
“主公无须担心,我已经派了人马守着,只要他们敢有任何异动,我们的人便会将他们一举拿下。”
诸葛亮想的十分周到,慕辰顿时松了一口气。
“秦盐铺子,今日开张了,感谢各位父老乡亲捧场!”
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金履生从一旁留出的小路来到了铺子前,他的身后还跟着金喜和另外一个伙计。
金喜的手里捧着一个托盘,托盘上面放着一根金丝楠木做的木棍。
“吉时到了!”
一道嘹亮的喊声响起,随之便是一阵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金履生接过木棍,伸长了手在那牌匾上蒙着的红布上微微一挑。
那红布瞬间落了下来,露出了后面的牌匾。
百姓们大多不识字,看着那金灿灿的牌匾,只觉得十分气派。
“乡亲们,我们秦盐铺今日开张,凡是手里拿着折扣券的人,可以用折扣券上面的数字打折来买我们的精盐。”
一个挤在前面的老伯忍不住问道。
“掌柜的,这打折是什么意思?”
金履生按照慕辰告诉给他的,解释道。
“这打折,顾名思义就是给大家按照纸条上的数字进行降价,比如这精盐是十两银子一斤,你手里有个两折的折扣券,便可以用二两银子买到一斤精盐。”
听到金履生的解释,周围的百姓们纷纷低头查看自己手上的折扣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