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各怀鬼胎

换源:

  在看清折扣券上面的数字后,一个百姓一脸欣喜若狂地抬起头举着手中的折扣券大喊。

“我是两折的折扣券,给我来十斤!”

“我是三折,我也要十斤!”

看到百姓们一脸热切的样子,慕辰满意地点点头。

和他预想中的局面差不多,折扣券可以让更多老百姓品尝到精盐,只要他们口口相传,精盐的名头定然很快就会传遍整个大夏国。

“主公这一招着实高明,看来这精盐的名头马上就要名满天下了!”

诸葛亮一脸感慨。

“只是若是如此下去,我们的损失会不会太大?”

他们现在手里的精盐都是通过收购便宜的毒海盐加工而成的,除去运输和加工的费用,到手的利润不过三成。

如今慕辰用这种办法给自己的精盐打出名声,虽然可以得一时之利,可是长此以往下去,对他们来说恐怕反而会造成负担。

听到诸葛亮提出的问题,慕辰笑了笑,一脸神秘地道。

“山人自有妙计……”

诸葛亮看着故意卖关子的慕辰,顿时陷入了沉思。

下面的百姓已经挤成了一团,要不是慕辰有先见之明,让金履生请了护卫在周边拦着,恐怕这些百姓都忍不住要进去哄抢了。

金履生看到老百姓们热情如此高涨,笑呵呵地道。

“大家别着急,今日是我们秦盐铺第一天开张,精盐管够,每一个人都能买到!”

“只不过折扣券最多只能买二十斤精盐,多了便需要原价用银子来买。大家先排好队,一个一个来。”

折扣券的数量有限,但是架不住有些人贪心,因此便只能用这种方式来限购。

听到金履生说精盐管够,百姓们这才开始按照金履生说的乖乖的排起了队。

一旁混在人群中的李家小厮趁机挤进了卖盐的队伍中,还有一个小厮则是一溜烟小跑着离开了。

这一切都被对面酒楼上的慕辰和诸葛亮看在眼里。

看到那小厮离开了,慕辰冷笑一声。

“亮,你派人盯着李家那边了吗?”

慕辰扭头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点点头,一副运筹帷幄的神态,端的是淡然自若。

“放心吧主公,那三家我都盯着呢。”

虽然李家是以海盐为立身的根本,可是其他两家未必就不会动心思。

毕竟这卖盐可是相当暴利的行业,老百姓可以不穿绫罗绸缎,但是却不能不吃盐。

与此同时,城中李府内。

李云锋面沉似水,坐在大堂的主位上一言不发。

下方坐着李家的几个盐铺子的掌柜,他们看到李云锋这个样子,大气都不敢吭一声。

“哼!找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李云锋看到他们这个样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这么多天我让你们留意精盐的来路,结果呢,人家的铺子都开起来了,你们竟然丝毫没有察觉!”

下方的几个掌柜面面相觑,谁也不愿意先开口,生怕李云锋把怒火牵扯在他们头上。

“都哑巴了?”

看到几个掌柜在这里装死,李云锋终于忍不住了,直接将手边的茶杯扫到了地上。

就在这时,一个小厮急匆匆地跑了进来,看到这一幕,猛地跪在了地上。

看到这个小厮,李云锋立刻追问道。

“我让你去盯着那家新开的盐铺子,你去看过了吗?那里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形?”

听到李云锋这些问题,小厮立刻一五一十地将现场的情况告诉给了李云锋。

听完小厮的禀告后,李云锋陷入了沉默。

一旁的掌柜们面露惊奇之色,他们听说过打折卖东西的,可是这什么折扣券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

打两折,那不就赔了吗?

就算是赔本赚吆喝,那这也太亏了!

想到这里,刘掌柜站起来,带着点谄媚和讨好地开口道。

“家主,我觉得你不用担心这个什么秦盐铺,依我看他们根本不懂得经营之道,也就是仗着这独一无二的精盐所以才吸引了那么多人。”

“诸位看着吧,要是他们再这么下去,要不了几天,这秦盐铺自己就得关门。”

李云锋的脸色仍然很不好看,他半信半疑地看着刘掌柜。

“你说的是真的?”

刘掌柜点了点头,满脸自信。

“我当了这么多年掌柜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做生意的,他们这样分明是自寻死路!”

说完这句话,刘掌柜看向一旁的其他几个掌柜。

“诸位掌柜们,你们怎么看?”

现下他们都没有什么好办法,生怕李云锋再发火,见李云锋好不容易消了火气,纷纷附和道。

“刘掌柜说得对,这突然冒出来的劳什子精盐一定长久不了!”

“没错没错,这盐铺子是要有盐矿的,我就不信他们的矿能撑得起这么卖!”

岭南里一大半的盐矿都在他们手里,剩下的都是一些不能吃的毒海盐,这突然冒出来的铺子没有盐矿,根本成不了气候。

想明白了这一点后,李云锋顿时松了一口气。

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看向了在场的几个掌柜。

“诸位都是我李家待了很久的老人了,只要你们踏踏实实替我李家赚钱,我李云锋一定不会亏待你们的!”

几个掌柜知道李云锋的为人,心中不相信李云锋会给他们什么额外的好处,却也只能纷纷恭维着李云锋。

苏府内。

苏浩山手里盘着两个硕大的核桃,听着手底下人的来报,皱眉盘算着。

自从他知道那个铺子要卖精盐以后,他的心中可谓是十分震惊。

因为那个铺子是他送出去的,他亲自送到了岭南王府的铺子,如今竟然成了一个精盐铺子。

而且铺子的掌柜还是前段时间岭南王从李家人的手底下救出来的那个金履生。

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这个铺子是岭南王开的。

原本苏浩山对这精盐的来路还有几分好奇,可是自从知道这铺子是岭南王开的以后,他便有些歇了心思了。

毕竟民不与官斗,他们现在刚刚得罪了太子,若是贸然将这件事情告诉给太子,到最后慕辰没掀起什么浪花,反倒显得他们大惊小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