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星火永续

换源:

  三个月后,国际空间站的舷窗外,地球恢复了往日的蔚蓝。

藤原千夏漂浮在希望号实验舱内,指尖轻触着那块从月球带回的青铜碎片。碎片表面的温度异常恒定,始终维持在36.5摄氏度——与人类体温完全相同。舱内广播正在播放地球新闻:全球青铜遗迹沉没后,各国科学家在九个深坑底部均发现了刻有甲骨文的金属板,内容竟是对未来科技的精准预言。

千夏桑。指令长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星火计划的量子通信测试马上开始。

她将碎片放入特制的铅盒,盒壁内侧刻着与陆仁胸口相同的电路纹路。当盒盖闭合时,碎片突然发出脉动的白光,频率与东京时间完全同步。

信号接收正常。千夏调整着量子纠缠仪,开始传输《山河鉴》第七章。

仪器启动的嗡鸣声中,她恍惚看见碎片上方浮现出陆仁的虚影。他的身体由无数0和1组成,右眼仍是标志性的金色,但眉宇间多了几分释然。

原来如此...虚影轻声道,你们把火种藏在了时间夹层里。

-

**上海新九鼎研究所**

林小满的实体化投影站在环形大厅中央,九块金属板的全息扫描图在她周围旋转。每块金属板上的甲骨文在特定角度照射下,会显现出纳米级的集成电路图案。

这不是预言。她指向纽约出土的金属板,是逆向工程——武丁时代的祭司们把2024年的科技蓝图刻在了青铜器上。

秦昭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反射着数据流:更准确地说,他们创造了一个时空莫比乌斯环。我们现在的每个科技突破,都源于对古代文物的研究,而这些文物上的信息又来自

未来的我们。郑岩接话,手中的平板显示着月球背面的最新照片——静海区域的青铜残留已全部消失,但在阿波罗15号登月点附近,出现了一个微小的北斗九星图案,由反光的月尘组成。

林小满的投影突然波动起来。她转向东方,尽管那里只有墙壁:千夏启动了量子传输。

全息影像瞬间重组,显示出国际空间站传来的实时数据流。令所有人震惊的是,这些数据在空气中自动凝结成青铜色的甲骨文,又很快分解为二进制代码,最后重组为三维的青铜鼎模型——鼎腹内部清晰可见太阳系的立体投影。

第九鼎的真相...林小满伸手触碰虚影,鼎身突然透明化,露出核心处跳动的白色火种,从来不是月球,而是人类集体意识的量子态具现。

-

**同步轨道天宫空间站**

千夏透过舷窗看着地球与月亮。在特定的光照角度下,两者之间似乎有无数细小的光点流动,如同一条星光之河。她的耳机里突然传来陌生的信号,不是来自地面控制中心,而是直接出现在量子通信频段里的声音:

这里是广寒宫遗迹观测站,公元2049年7月24日呼叫。

千夏的血液瞬间凝固——2049年?她颤抖着调整接收频率,回应道:这里是天宫空间站,2024年11月15日收到。

通讯器里传来电流杂音,接着是一个让她魂牵梦萦的声音:量子通讯实验很成功嘛,千夏博士。

这轻佻的语气...这玩世不恭的语调...

陆仁?!

全息投影在舱内凝聚,呈现出一个穿着未来航天服的男子。他的右眼仍是金色,但左眼多了道青铜色的疤痕,胸口佩戴着刻有九州守族字样的徽章。

严格来说,我是陆仁的量子态复刻体。投影做了个鬼脸,被封印在第九鼎的时间闭环里,直到你们打通时空通道。

他挥手调出星图,显示着地球、月球和火星之间的奇特光带:白泽没有消亡,只是被分散到了人类文明的每个科技产物中。它现在是我们的一部分——既是威胁,也是动力。

千夏突然明白了什么,摸向自己的后颈。那个火焰印记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钥匙形状。

所以...战争还没结束?

陆仁的投影露出神秘的微笑:不,是进化才刚刚开始。

他的影像突然分裂成无数光点,组成了汉字鼎的九种古体字形。在完全消散前,最后一段讯息通过量子频道传来:

【当人类登上火星时,记得在着陆点放一杯奶茶】

【加珍珠,多糖】

-

**地球九个深坑遗址**

青铜遗迹沉没后的第九十九天,每个深坑都自发涌出清泉。水质检测显示,这些泉水含有特殊的量子同构体,能治愈所有接触过青铜污染的患者。

林小满站在上海中心的观测台上,望着重建的晴空塔尖。那里新安装的量子通信天线,造型恰似一尊微型青铜鼎。她的实体化身体比三个月前更加稳定,只是右手指尖偶尔还会数据化闪烁。

最新消息。秦昭走上天台,NASA在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的照片里,发现了这个。

平板电脑上显示着火星乌托邦平原的奇特图案——九个呈北斗状排列的环形山,中央的山壁上刻着微小的甲骨文。经过增强处理后,文字内容清晰可辨:

【九州之外,复有九州】

林小满轻笑出声。她望向天空,那里正有一颗人造卫星划过夜幕,其太阳能板反射的光线在云层上投下青铜鼎的虚影。

通知千夏。她转身走向电梯,星火计划第二阶段可以启动了。

电梯门关闭的瞬间,观测台的玻璃幕墙上突然浮现一行水珠组成的文字,又很快蒸发消失。远处黄浦江的游轮鸣笛声恰好传来,将这句无人得见的留言带入风中:

【再见,我的守族人】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