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厅内,将领们带着各自的思绪与命令,鱼贯而出。
他们脸上的神情各异,有沉思,有锐利,但更多的是一种被“人心才是真正的战场”这句话点燃的,混杂着坚定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张澈并未立刻离开。
他独自站在巨大的军事地图前,地图上,代表敌我双方的标记犬牙交错,而那三条被他点出的敌军补给线,此刻如同三条纤细的绳索,勒在卡西乌斯大军的咽喉。
他知道,这五千份新增印的《汉律问答》,将如同五千支无形的箭矢,在切断物质补给的同时,精准地射向敌军士兵们那颗早已动摇的心。
与此同时,城南的印刷工坊内依旧灯火通明。
苏拉亲自坐镇,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此刻正小心翼翼地检查着新铸的铜活字模。
改良后的印刷机旁,工匠们挥汗如雨,每一次油墨的涂抹,每一次压印的落下,都似乎带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公平”、“共治”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在扉页上熠熠生辉,仿佛预示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这些小册子,不仅仅是律法的条文,更是希望的种子,是撬动旧秩序的杠杆。
它们将被连夜打包,一部分通过秘密渠道,随着那些投诚的罗马士兵的口述与亲身经历,再次涌向敌占区;另一部分,则会在明日清晨,伴随着汉军的军事行动,更加公开而广泛地散发。
城中各处,马库斯组织的义勇队也未曾停歇。
他们按照李思明划分的区域,悄无声息地将新一批的《汉律问答》分发到各个坊市的隐秘联络点。
民众对新制度的信任,在一次次“讲法堂”的解惑和卫生法规带来的实际改善中,已经生根发芽。
如今,当他们看到这些内容更加翔实、印刷更加精美的小册子时,那份认同感只会愈发强烈。
他们会成为新秩序最坚实的拥护者,也会成为瓦解敌人意志的无形力量。
远在数十里之外的预设战场,李陵和他麾下的三支轻骑营已经潜伏了数个时辰。
夜色是他们最好的掩护,战马被裹紧了口鼻,士兵们紧握着冰冷的兵刃,目光锐利如鹰隼,注视着远方那片沉睡的黑暗。
他们是张澈手中的利剑,只待一声令下,便会撕裂这片宁静。
赵飞提供的名单和卡西乌斯的详细计划,让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那不仅仅是一场武力的绞杀,更是一场精准的、针对敌人指挥系统弱点的外科手术式打击。
张澈的目光从地图上移开,落向窗外。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整个城市都在他的意志下,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各个部件各司其职,默默积蓄着力量。
那些被捕获的奸细,此刻恐怕还在幻想着卡西乌斯的“和平谈判”能够奏效,却不知他们的主子早已落入了一个更大的圈套。
卡西乌斯以为他还在台伯河边遥控指挥,以为他的底牌只有那些不断散发的传单。
他错了,大错特错。
张澈缓缓吸了一口气,空气中似乎已经弥漫开一丝若有若无的硝烟味。
他知道,当太阳从东方地平线探出第一缕光芒时,卡西乌斯将会收到一份他毕生难忘的“惊喜”。
那将是法律与刀剑共同谱写的序曲,是人心向背的最终裁决。
他走到桌案前,拿起那份赵飞冒死带回的情报,以及两名奸细的供词,将它们一并投入了身旁的火盆。
火焰升腾,将纸张吞噬,化为灰烬。正如那些即将被粉碎的阴谋与抵抗。
张澈闭上双眼,脑海中再次清晰地浮现出整个作战计划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可能出现的变数及其应对。
片刻之后,他睁开眼,眸中一片清明,再无半分犹豫。
他知道,时辰,快到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