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元老院暗涌

换源:

  天刚亮,阳光洒在帕拉蒂尼山巅的神庙上。

一夜之间,那些用拉丁文和希腊文混杂书写的告示,如同幽灵般出现在元老院广场的石柱上、图拉真市集的墙壁上,甚至是一些贵族府邸的外墙。

它们措辞严厉,直指元老院核心成员的阴谋——“废黜保民官”、“封锁东方商道”、“独揽大权”。

最初发现这些告示的是早起的奴隶和面包师。

他们大多不识字,但告示上那股不同寻常的肃杀之气,以及周围人压低的惊呼,让他们本能地感到不安。

很快,识字的市民、小商贩、退伍老兵围拢过来,一字一句地念着,每一个敏感词汇都像一记重锤敲在他们心上。

“废黜保民官?他们怎么敢!”一个铁匠铺的学徒涨红了脸,他父亲曾是百人队的士兵,对保民官的敬重根深蒂固。

“封锁东方商道?那我们从丝绸之国运来的香料、丝绸怎么办?这分明是要断我们的财路!”一个穿着体面的商人忧心忡忡。

他刚从亚历山大港进了一批货,指望着能在罗马卖个好价钱。

恐慌、愤怒、猜疑,像瘟疫一样在人群中蔓延。

一些人想起了卡西乌斯在元老院会议上对汉军的微妙态度,一些人则联想到了最近城内巡逻队异乎寻常的调动。

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在告示的催化下,迅速串联成一条指向元老院阴谋的证据链。

张澈站在自己府邸二楼的窗边,俯瞰着街道上逐渐汇聚的人流。

赵飞刚刚从外面回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和凝重:“将军,成了!全城都贴满了,现在到处都在议论这件事。元老院那边肯定也知道了,估计很快就会有动作。”

李思明则显得更为沉稳:“将军,此举虽能暂时搅乱元老院的阵脚,但也让我们彻底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接下来,他们必然会疯狂反扑,搜捕幕后之人。”

张澈微微颔首,目光深邃:“我就是要他们乱。卡西乌斯想试探我,我也要看看他的底牌。至于反扑,他们首先要怀疑的,恐怕不是我们这些‘盟友’,而是他们内部的‘叛徒’。”他想到了马克西姆斯,那个在元老院会议上屡次试图反驳却被压制的保民官。

这张告示,既是敲打元老院,也是在间接声援马克西姆斯,看看他是否能抓住这个机会。

正如张澈所料,元老院很快便得到了消息。

卡西乌斯在自己的府邸中暴跳如雷,他将一个珍贵的希腊陶瓶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是谁?是谁干的!给我查!把所有贴告示的人都抓起来!”他的声音因愤怒而嘶哑。

一名元老院的书记官颤抖地报告:“领袖,告示是用拉丁文和希腊文写的,笔迹模仿了多种风格,显然是刻意为之。而且张贴范围极广,几乎覆盖了城内所有重要区域,非少数人能够完成。我们的人正在清除,但市民中已经传开了。”

卡西乌斯喘着粗气,努力平复情绪。

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控制舆论,稳住人心。

“立刻召集元老院卫队,加强城内巡逻!对外宣称这是某些心怀不满的叛国者,意图分裂罗马、挑拨我们与汉朝盟友关系的卑劣行径!另外,派人去汉军营地,‘问候’一下张将军,看看他对此事有何看法。”他

很快,一队元老院卫兵出现在街头,粗暴地撕扯着墙上的告示,驱散聚集的民众。

一些试图争辩或反抗的市民,被当场逮捕。

高压之下,街头的喧嚣暂时平息,但暗流却愈发汹涌。

市民们不敢再公开议论,但眼神中的怀疑和不满却更加浓烈。

马克西姆斯的信使,那个自称普布利乌斯的年轻人,再次秘密找到了赵飞。

这一次,他显得更加焦急:“赵将军,元老院已经开始大肆搜捕了!马克西姆斯大人处境危险,他让我转告张将军,元老院正在策划一场针对所有异己的清洗,他希望张将军能尽快采取行动,否则……”

赵飞将普布利乌斯带到了张澈面前。

张澈看着普布利乌斯,平静地问:“马克西姆斯大人希望我如何行动?”

普布利乌斯恳切道:“大人,只要您能公开表态,谴责元老院的独裁行径,支持保民官的合法权益,罗马的公民和军队中,尚有良知者一定会响应!卡西乌斯他们,并非铁板一块!”

张澈沉吟不语。

公开表态,意味着与元老院彻底撕破脸,甚至可能引发内战。

汉军虽然精锐,但毕竟兵力有限,在陌生的土地上介入他国内政,风险极大。

但他同样清楚,如果任由卡西乌斯清除异己,巩固权力,那么“封锁东方商道”的密令迟早会变成现实,汉朝的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

“普布利乌斯,”张澈缓缓开口,“请转告马克西姆斯大人,让他务必保重自身安全,耐心等待时机。汉军作为盟友,不会坐视罗马陷入混乱,更不会容忍任何损害盟约精神的行为。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更确凿的证据,以及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普布利乌斯”

送走普布利乌斯后,李思明忧虑道:“将军,马克西姆斯那边恐怕等不了太久。卡西乌斯的手段,我们都见识过。”

张澈走到沙盘前,上面是罗马城的简易模型。

他手指轻轻拂过代表元老院的建筑模型:“卡西乌斯现在最怕的,是民心不稳。我们贴出的告示,只是第一步。它虽然引起了骚动,但手抄的东西,传播范围和速度都有限,也容易被他们销毁和掩盖。”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我军之中,可有擅长雕版或铭刻的工匠?”

李思明一愣,不明白张澈为何突然问起这个,但还是如实回答:“军中辎重营确有几名随军工匠,负责修缮兵器、制作军械部件,其中有两三人祖上是刻碑的,有些铭刻手艺。将军有何吩咐?”

张澈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很好。让他们放下手中的活计,带上他们所有的工具,立刻来见我。另外,把我们带来的所有典籍,尤其是那几卷《考工记》的抄本,一并取来。我有一个想法,或许能让我们的‘声音’,响彻整个罗马,而且,经久不息。”他看着窗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力量,即将在这古老的城市中诞生。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