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装备加特林的浅水快艇

换源:

  “一般要行动的时候,舰队肯定要做支援掩护,但是现在的国际环境是不可能让舰队开炮的。”

而且军舰往往要停留在12海里的领海范围以外,距离海岸线的距离实际上很可能超过30海里。

之前的战斗案例中,蛙人都是用皮划艇接近敌人海岸,然后在距离3-5公里的地方下水渗透。

这样一来,他们回来的时候要么赤手空拳,要么只剩下轻武器,撤退要么利用人家的渔船,要么就要暴露我们的线人和情报人员。

如果有一支队伍,专门负责把暴露的蛙人从敌人的海滩接应上,并且运送到军舰,那么就不用付出那么多的代价了。

“在被追击的时候,敌人往往没有什么装甲部队,就是一群轻步兵。”

“我们完全可以用加特林机枪和榴弹发射器来压制他们,给撤离的特战队员争取时间。”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肖海毅总结道“是需要打造一支,以快艇作为交通工具,以加特林机枪为主要武器的接应救援部队?!”

“没错!”杨栋确定道“在鹰酱那边已经有了。叫SWCC河流特战部队。”

杨栋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听过这支部队,因为大多数的军迷目光都被“海豹”“三角洲”“贝雷帽”“强力侦搜连”之类的部队所吸引。

和他们相比,SWCC有点籍籍无名。

但是内行的人都知道,这只部队的实力绝对不弱。

海豹每次行动都会有他们存在,负责掩护撤离和火力支援,他们的成员要么曾经是‘海豹’要么将来是“海豹”。所以也被称作“海豹的伴侣”。

“不单单是这个!”杨栋补充道“印度洋那边的海岛现在这么猖獗,咱们作为五常之一不可能一直看着,很可能会排出舰队去护航,到时候这种特战艇也会派上大用场。”

“你打一份报告上来,让武钢和龙百川在会议上提出,集思广益一些,然后上报舰队司令部。”

“快艇部队的设想是没问题的,但是那四千万的精锻机···”

“我自己掏钱!”

“你有四千万?!”肖海毅瞪大眼睛看着这个手下,怎么看也不像有四千万的样子啊。

“额,上学的时候做了点投资~”

零六年的股票和世界杯,零七年的金融危机,他都没放过。

军人不准炒股,所以他是用他老爹的账户炒的。

顺道投资了几家独角兽企业,现在除了股份和两栋楼外,手里还有一两个小目标的现金。

拿上四五千万来满足一下自己的小爱好,也不算什么。

成就感这玩意儿,可没法用钱来衡量。

“我想的是,精锻机弄来以后,先把蛙人大队所有的95都换成重枪管型号,这样打的更远也更准。”

海军陆战队的任务是什么?

抢滩!

从海水到海滩,短的两三百米,远的超过一公里。

这种地方往往又没有什么掩护,不打则已,一打就是血战。

所以各国的海军陆战队比起陆军来都更注重单兵的精准射击和短兵相接。

“枪管更换完毕后,在大比武和射击考核上肯定能出成绩,出了成绩咱们才好跟上面要经费!”

“然后,趁机提出建立舟艇支援部队的想法。”

“在上面考虑调研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机器,对现拥有狙击枪进行改装,大幅度的提高现有装备的作战能力,并且积累工艺。就算不能弄出成型的装备,手搓几把精品用来应急也是可以的!”

“嗯~”肖海毅站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了几下。

“这个,也是比较容易出成绩的办法。”

“咱们做出的成绩越多,上面肯定就会给更多的资源,到时候你那台机器的磨损费用,也能解决。”

“就算不能解决,部队也可以给政策做出补偿!”

什么政策补偿?当然是部队采购了!

一支部队需要的资源那么多,从营房建设到食品采购,再到各种耗材供应,随便弄一点都够弥补的了。

他的精锻机从哪儿来的?当然是狗系统给的了。

之前编写了联合执法平台的程序后,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系统,给他奖励了一台精锻机,不过需要花钱购买。

对于这一点,杨栋也没有办法。因为这东西国内本身就是短板,而且有钱也从国外买不到。

目前国内有的几台精锻机,还是八十年代和西方的蜜月时期从奥地利引进的。

当时本身是可以全部替换,可是为了战备的需要,害怕将来精锻机遭到毁灭性打击让自己造不出足够的枪管来,当时军方和工业部门特意要求步枪用钻孔生产。而且当时国内有足够的多的深孔加工的工人,为了备战也必须把他们的工艺保留。

这就造成了,九五步枪用的钻孔枪管,而95班用机枪用的冷锻枪管。

很多出去参加比赛的选手,会直接把班用机枪背上,支用弹匣冒充步枪,因为机枪打得更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