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共情引擎

换源:

  清晨六点的云城还浸在薄雾里,陈默把印有“云城地铁维保”的蓝色工装往身上套时,袖口蹭到了昨晚整理的资料。

纸页窸窣作响,最上面那张是李涛给的旧地图——第三象限的位置标在地铁十号线末班车终点站下方,用红笔圈了三个感叹号。

“哥,头盔。”小杰提着两个印着“工程”字样的安全帽推门进来,发梢还滴着水,“我爸以前修地铁时偷拿的,够真吧?”他晃了晃手里的工具包,金属碰撞声清脆,“液压剪、万能钥匙、信号干扰器全齐了,昨晚蹲在五金店门口等老板开门才买到。”

陈默扣紧领口的纽扣,指腹蹭过工装左胸的工牌——“王建军”三个钢印字有点硌手。

这是他凌晨翻遍小区群,找了个跑运输的邻居借的:“王叔,就用半天,保证不脏不皱。”邻居拍着胸脯应下时,他正盯着手机里小杰发来的地铁安保巡逻表,心跳快得像敲鼓。

“走。”陈默把资料塞进工具包最底层,转身时瞥见茶几上那张泛黄的照片。

照片里穿白大褂的青年正冲他笑,背面的“光,需要传递”被晨光镀了层金边。

他伸手摸了摸相框边缘,金属凉意顺着指尖爬进心脏——那是他第一次觉得,照片里的人或许真的和自己有关。

地铁十号线末班车终点站长椅上,穿制服的保安正低头刷短视频。

陈默余光扫过他胸前的工作牌“张全”,和小杰对视一眼。

两人弯腰扛起装着液压剪的工具箱,脚步声在空旷的站厅里格外清晰。

“维保的?”保安抬头,目光在他们的工牌上停留两秒。

“十号线地井线路老化,调度中心让我们来做压力测试。”小杰熟稔地掏出伪造的工单,手指点着最下面的红色公章,“您看,盖了运维部的章呢。”

保安眯眼凑近,陈默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烟草味。

三秒后,保安挥了挥手:“下去吧,后巷有个生锈的铁门,密码……”他压低声音,“6789,别说是我说的。”

地下三层的空气带着陈年老霉味。

小杰用液压剪剪开铁门挂锁时,陈默的手机在裤兜震动——是系统提示:“距离目标地点剩余30米。”荧光手电筒的光扫过墙面,霉斑中隐约能看出“云城科研中心”的字样,油漆剥落处露出底下的“特殊项目实验区”。

“到了。”小杰的声音突然发闷。

陈默抬头,眼前是道半人高的防爆门,电子锁面板蒙着灰,旁边的标识牌上“第三象限”四个字被擦得发亮,像有人常来擦拭。

小杰蹲在电子锁前,工具包摊开一地。

他咬着手电筒,指尖在便携电脑上翻飞:“这锁是十年前的老型号,我爸修地铁时教过我……”话音未落,“滴”的一声,锁芯弹出。

门内的空间比想象中小。

靠墙摆着台一人高的金属机器,表面布满螺旋状纹路,顶部的指示灯像沉睡的星子。

机器正面刻着一行小字:“烟火值累计达标,解锁隐藏功能。”陈默伸手触碰那些纹路,金属凉意透过掌心窜进胳膊,像触到了某种沉睡的脉搏。

“看这儿!”小杰的声音从墙角传来。

陈默转身,见他正扒开堆叠的牛皮纸袋,泛黄的手稿散了一地。

最上面一页字迹潦草:“共情是人类最强大的连接器。只要点燃一个人的善意,就能引发一场燎原之火——林宇2015.3.12”

陈默的呼吸突然滞住。

他蹲下身,指尖抚过“林宇”两个字——这是李涛提到的前任绑定者,是照片里那个穿白大褂的青年?

手稿边缘画着系统界面的草图,任务框、烟火值、技能卡,和他现在用的系统分毫不差。

“机器在动!”小杰的惊呼让陈默抬头。

金属机器顶部的指示灯开始闪烁,红、橙、黄,像被风吹动的火苗。

陈默下意识摸向口袋里的系统终端,刚触到外壳,一阵尖锐的刺痛从太阳穴炸开。

无数画面涌进他的脑海:穿外卖服的小哥在暴雨里把雨衣披给流浪猫,雨水顺着头盔缝隙流进他领口;扎马尾的女孩蹲在便利店门口,把热豆浆塞进拾荒老人颤抖的手里;戴红领巾的小学生踮着脚,把够到的桂花塞进邻居奶奶的菜篮……每幅画面都带着滚烫的情绪,喜悦、心疼、温暖,像有人把他的心脏放进了熔炉。

“陈默!陈默!”小杰的手重重拍在他肩上。

陈默猛地回神,发现自己不知何时跪在了地上,眼眶发烫。

机器的指示灯已转为稳定的暖黄色,屏幕上滚动着一行字:“共情记忆库已对接,当前容量:78%。”

“警报!警报!”刺耳的蜂鸣声突然炸响。

陈默抬头,墙上的监控摄像头红光闪烁——安保系统重启了。

小杰拽着他冲向机器,手指快速敲击操作面板:“他们改了备用电源!还有三分钟就会锁死所有出口!”

“芯片!”陈默想起李涛说过的话,“原型机的核心数据在主板芯片里。”他抄起桌上的螺丝刀,撬开机器侧面的挡板,指甲缝渗出血也没知觉。

蓝色芯片入手的瞬间,机器发出一声轻鸣,屏幕上的字变成:“传递者已确认,愿光永不熄灭。”

“走!”陈默攥紧芯片,拉着小杰钻进墙角的通风管道。

金属管壁硌得后背生疼,小杰的工服被划破一道口子,露出里面的白T恤。

警报声越来越近,陈默能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和小杰急促的喘息:“往左!往左!我记得地图上这边通到垃圾处理站!”

爬出管道时,晨雾已经散了。

陈默蹲在墙根喘气,看着小杰从兜里摸出皱巴巴的纸巾擦汗。

远处传来保安的喊叫声,小杰突然笑了:“刚才在管道里,我以为咱们要变成系统任务失败案例了——社死小任务说不定是在地铁里学狗叫?”

陈默望着逐渐亮起的城市天际线,芯片还攥在手心,被体温焐得温热。

小杰的问题随着晨风飘过来:“如果这真的是改变社会的力量,你打算怎么用?”

“先让它照亮离我们最近的人。”陈默说。

他想起王奶奶的小黑板,想起评论区那句“原来我们也可以成为别人的光”,想起记忆库里那些微小却滚烫的善意。

风掀起他的工装衣角,他摸出手机,屏幕上是小杰凌晨发来的“烟火手册”新版界面——“共情挑战赛”的图标正在闪烁,像颗蓄势待发的星。

回到观察站时,天已经大亮。

陈默把芯片插进终端机,数据如溪流般涌进“烟火手册”后台。

他熬红的眼睛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共情指数评估模型需要整合任务完成度、情绪反馈值、受助者回访……小杰,把昨天王奶奶数学课的录像调出来,我需要样本数据。”

小杰趴在桌上打哈欠,闻言坐直身子:“哥,你昨晚到现在没合眼吧?”

“等这个模型上线就睡。”陈默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咖啡杯里的液体早凉了,“你看,当用户完成帮邻居取快递的任务,系统不仅记录烟火值,还会分析取件时说的‘您腿脚不方便,我顺路’带来的情绪波动——这才是共情的核心。”

凌晨四点,第一行代码写入完成。

陈默点击“发布”键时,窗外的天空正泛起鱼肚白。

屏幕上跳出新提示:“共情挑战赛上线成功。当前参与人数:0。”他盯着那个“0”,突然笑了——就像王奶奶第一次举着小黑板站在广场上时,台下也只有八个小学生。

手机在此时震动,是小区群的消息弹窗不断跳出。

陈默划开屏幕,未读消息数从99 跳到158 ,最上面一条是张阿姨发的:“小默,我孙女说想参加你们那个什么挑战赛,她想给楼下独居的刘爷爷送自己烤的饼干!”

他望着屏幕上“共情指数:0.3%”的数字,把终端机轻轻抱在怀里。

晨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共情引擎”的芯片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像极了记忆库里那些温暖的瞬间。

而此刻,距离“共情挑战赛”上线,不过三小时。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