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北京时间。
天宇资本总部大厦灯火通明。
苏芷若比往常更早到达,刚走进会议室,就见林薇神情严肃地走来,手中捧着一叠打印出来的文件。
“出事了。”
她的语气前所未有地沉重。
—
文件第一页是截图。
标题赫然是:
【黑色档案揭秘:李天宇资本起源资金或涉“地下信托”洗钱链条?!】
发布源头,是一家来自北欧的“金融透明组织”,有一定国际公信力。
文内配图、分析图表详尽:
列出李天宇早期所创建的一家投资壳公司;
指出该公司与一家已在欧洲被调查的“家族信托”有关联交易;
强调其中一笔500万美元资金流转“不明来源”,并疑似用于“资金漂白”。
文章结尾极具杀伤力地指出:
“若消息属实,李天宇或将失去国际市场投资人信任。”
“其个人信用、天宇资本评级、国家背书也将遭到重创。”
—
林薇声音发紧:“我们已经确认,全球多家媒体跟进转载了这份档案。”
“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同步开启临时信用审查。”
“新加坡与阿联酋主权基金临时冻结了下一轮注资计划。”
苏芷若深吸一口气,强行镇定。
“立刻召集团队,启动危机公关。所有发言统一口径:此为不实指控,造谣中伤,保留法律追责权利。”
林薇点头,却迟疑着说:“那……真实情况呢?”
苏芷若沉默了三秒:
“我不知道。”
—
三分钟前,李天宇还在瑞士。
刚刚下飞机。
面对铺天盖地的推送,他第一时间浏览了全文,脸色却没有明显波动。
赵启明冲上来:“老李,要不要发声明?”
“急什么。”他淡淡地说。
“假的,越解释越像真的。”
“真的,那就必须等我先想清楚,它是怎么来的。”
—
两个小时后。
全球财经圈哗然。
CNN头条滚动播放:
“李天宇原始资本被指涉地下信托系统,全球投资人开始集体观望。”
“天宇资本一夜蒸发市值800亿,全球第一的宝座能否守住?”
—
与此同时,国内也开始舆论爆发。
社交平台上分成两派:
一派支持:“李天宇当年白手起家,那点模糊资金流转很正常,西方资本就是看不得东方人成功!”
一派质疑:“有证据就得查清楚,不能只因为他是我们这边的就当看不见。”
甚至连官媒也转发评论:
“资本起点关系制度正义,信任大厦不可失基。”
—
此时,天宇资本高层紧急闭门会议。
赵启明摔桌子:“说到底,五年前那一笔‘快速启动资金’,是你从哪弄来的?”
李天宇终于说话了:
“确实,有一笔‘借来的’钱。”
“但我没做任何违法的事。”
“借我那笔钱的人,是个死了的朋友。”
—
这句话一出,会议室一片死寂。
赵启明愣住:“谁?”
“沈劲。”
—
那是李天宇创业初期,在深圳认识的一个地下融资中介。
两人同岁,同为底层出身,彼此惺惺相惜。
沈劲当年因家道中落,混迹各种信托圈,手上有不少灰色资本管道。
李天宇那时候拿不到银行贷款,是沈劲主动找上门,说愿意“借他一笔钱”周转,但附加条件是:
一、不要问资金来源;二、三年后若成功,帮他赎回父母老房;三、永不公开。
那笔钱,是500万美元。
李天宇靠它,渡过了创业最艰难的阶段。
一年后,沈劲在一次“信托断链”危机中失踪,疑似溺水身亡。
尸体至今没找到。
李天宇私下帮他完成了承诺。
可现在,五年后的今天,这份恩情变成了把他推向信任崩塌的导火索。
—
“我可以承认这笔资金的存在,但不能让它毁了整座天宇。”
李天宇终于做出决定:
“发布声明——资金来源已掌握完整线索,愿意全程配合全球调查机构,公开财务审计。”
“并将天宇所有历史交易数据,提交独立第三方监管!”
—
晚上八点,天宇资本发布公开信:
“本集团接受全球金融机构共同审查。”
“我们不怕揭开过去,因为我们无愧于每一位投资人。”
“但我们也呼吁,别让人性的信任,被操纵成武器。”
全球再震!
—
苏芷若回到办公室,看到李天宇一个人坐在沙发上,闭着眼。
“累了?”
“累。”
“但不能停。”
她走过去,蹲下身,轻轻握住他的手:
“这一次,不只是舆论战,而是信任战。”
“你会赢。”
李天宇没睁眼,却用力回握了一下:
“因为你在,我不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