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蛋笑了,是打心眼里高兴。他现在压根没心思娶亲,就是觉得像回到了家——不光有远房表叔,队里所有人都像亲人一样。
睡了一觉后,铁蛋精神头十足。他走出山洞,外面阳光明媚,暖洋洋的。小鸟叽叽喳喳叫着,柳树已经冒出了嫩黄的新芽。
县委的刘芳、王志先也在,正和刘东、老孟、张大年他们开会。不用问都知道,还是在讨论招兵的事儿。这种事不用铁蛋操心,他坐在太阳底下抱着枪,掏出昨天从据点顺来的枪油,找了块软布仔细擦枪。他的枪是最新的,也被擦得最亮,跟刚从仓库里拿出来似的。
会开了老半天,铁蛋擦完枪,又趴在树后练了半小时瞄准,那边几个人还在争。尤其是戴眼镜的王志先,平时文绉绉的,这会儿跟张大年争得脸红脖子粗。张大年想法简单,觉得只要是山里的穷青年都能招,不用查太细,人越多越好,就算人手一根木棍也能吓唬二鬼子,所以反对刘东和老孟提的条件。
没想到王志先要求更严,他想了想说,加入游击队得符合三个条件:第一得是穷苦出身;第二不能有污点,当过土匪、国军或者跟地主有牵连的都不行;第三,跟国军、伪军有关系的,不仅不能招,还得开除。他说这是为了保证队伍纯洁,免得再出李二蛋那样的奸细。
张大年可不认同:“李二蛋当汉奸是因为管不住下半身,哪有那么多混球为了这点事不要命?”他本就看不惯王志先书生样,觉得打鬼子靠的是真刀真枪,不是耍嘴皮子。而且王志先这话明显有针对——老孟以前当过土匪也干过国军,铁蛋弟弟被国军抓了壮丁,难道要把他们赶走?张大年脾气一上来就骂王志先瞎搞,招一群绵羊根本没法打仗。
王志先就斥责张大年警惕性太低,说队伍不纯洁早晚会吃亏。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从争论变成互相挤兑。张大年嘴笨说不过,气得直瞪眼,但心里更憋屈:游击队招兵关你县委什么事?本来游击队和县委就互不隶属,招兵这事本该游击队自己说了算,王志先明显是越权了。
王志先也不痛快,觉得这群人就是山林莽汉,吃了亏还不长记性。他可是省师范专科学校肄业的大学生,要不是鬼子来了,早毕业了,自然有点清高。而且他对刘芳有点意思,想表现自己的理论水平,才急着总结出一二三来。
刘芳心里清楚,她和王志先都不懂打仗,军事上还得听刘东的。等刘东拍板说“有多少枪招多少人,先选身强力壮、跟鬼子有仇的年轻人,出身不重要,只要愿意打鬼子就行”,刘芳立刻同意,王志先这才没再坚持。
可刘东刚想聊下一个议题——怎么保护山里百姓,张大年和王志先又吵起来了。张大年说让民兵和村民在路口设岗哨,发现敌人就传递消息、转移群众;王志先却说山林太大,不如把多余枪支给民兵,让各村自己对付敌人,游击队留着精干力量支援。张大年火了:“现在就三个民兵队,这么多村子怎么顾得过来?”王志先也实话实说:“游击队能打仗的就十来个人,就算以一当百也拦不住敌人啊!”
老孟蹲在旁边吧嗒吧嗒抽烟,一声不吭。尤其听到王志先说要排除当过土匪、国军的人,他心里直犯嘀咕:老子以前是干过那些,但现在就想打鬼子,凭啥不让人加入?刘芳急得直给王志先使眼色,他却跟没看见似的,越说越来劲。
刘东又气又笑,一拍桌子:“别争了,这事我和老孟解决!”这话一出,张大年觉得自己被排除在外,扭头就走;王志先也郁闷,开会不就是商量事吗,怎么能这么武断?刘芳赶紧批评王志先:“得尊重游击队,他们在前线拼命,县委就是配合,别瞎干涉。”王志先这才嘟囔了句“我也是为队伍好”,没再说话。
刘东急得直挠头:本想赶紧定了招兵的事,再去搞粮食、防敌人,结果会没解决问题,反而惹出一堆矛盾。连一向稳重的老孟都挂不住脸,还让张排长他们看了笑话,要是传到军分区,吴司令和赵政委还以为游击队和县委闹不团结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